室内植物有改变室内环境的神奇力量。它们枝繁叶茂,造型优美,有助于营造建筑坚硬混凝体内部如同绿洲一般的柔软氛围,给我们忙碌的生活带来静谧和安宁的感觉。通过与绿植的接触和互动,加强了我们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培养与植物的联系,对我们和我们的环境有很多积极的影响。本书含130多个植物的概况介绍,包括观叶植物,多肉植物和仙人掌,特别是植物世界的稀有品种,还介绍了详细的养护知识,包括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技巧,确保植物的健康茁壮成长。适合所有级别的室内种植爱好者,从新手、有经验者到经验丰富的种植能手。本书为介绍室内植物的基本情况、养护知识的 指南。截至2024年11月,在美国 书店家庭园艺类榜 名,园艺与园艺学参考类 名,园艺百科全书第2名。
本书主要内容为:将深圳市的主要公园按六大区域进行梳理和介绍。其中每个区域的重点公园都分几个模块做了详细介绍。这些模块包括:手绘导览图页、公园介绍(中英文对照)、重要景点和设施、游玩攻略、自然环境、周边配套。每个区域的最后还有该区域内其他公园的名片集,并对这些公园做了简单介绍。全书最后还附有索引,罗列了近前座深圳市大小公园的名称和地址,便于读者查找。这本书将拉近公园与市民的距离,提升公园的教育功能,让市民更了解身边的公园,让公园更好地服务市民、美化生活,更是对深圳成为“千园之城”的一大美好纪念。
本书是波兰博物学家卜弥格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他生前 出版过的著作,1656年在维也纳出版。书中详细介绍了二十几种中国或亚洲的动植物,如菠萝、桂皮、松鼠、麋鹿等,并配有若干与之相应的彩色版图,画面十分生动。每幅版画标有中文和拉丁文的名称对照。此书是来华传教士所写的 本关于中国动植物的书籍,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全书包括23幅手工上色图版,其中一幅为折叠插页,另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彩色摹本,羊皮面。此次出版,采用原大原色原装仿真影印,从内容与形式上“复刻”这件珍稀藏品的精彩面貌。
梅花山 自然保护区于1985年4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5月经 批准列为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福建西南部,是武夷山脉南段与博平岭之间的玳瑁山的主体部分。《梅花山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图鉴》编纂于全面及深入的野外调查工作之上,期间共采集标本970号,累计达到1824份。此图鉴凭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蕨类植物学专家团队对标本的 鉴定,详尽地记录了福建梅花山 自然保护区中的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多样性,包括13目、27科、86属以及239种。在分类编排上,科级分类遵循蕨类植物PPGI系统,而属级与种级分类则按照字母顺序进行排序。
你知道巧克力、口香糖、枫糖浆的甜味来自哪些植物吗?你能在路边找出粮食小米的“古老祖先”吗?你想和博物达人一样准确分辨草丛中的每一株野花吗?你知道家门口的树竟是地球冰川期的幸存者吗?想亲眼见证植物的奇妙,充满好奇心的孩子需要这样一本“入门秘籍”:《中国儿童植物百科全书》由中国植物学专家、园艺工程师、博物学家、科普作家和 童书编辑联合打造,是帮助中国孩子系统认识植物、探秘自然世界的知识“藏宝图”。本书以人类观察、利用、保护植物的过程为基本线索,涵盖植物分类学、器官、生态、农作物、园艺、本草医药等知识,内含110多个主题页、近500个知识点、1200多幅植物摄影和知识示意图,以及拓展思维的趣味版块。阅读本书能帮助孩子以草木涤荡心灵,以知识开拓眼界,以观察训练专注力,培养受益终生的兴趣爱好,治愈
《延庆植物图鉴》共分4章。第一章,延庆自然地理及植被概况;第二章,延庆植物调查新发现,重点介绍了64种《北京植物志》未记载的植物,包括2种《中国植物志》未记载的植物;第三章,延庆重点保护植物,共有7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5种、北京市一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北京市二级重点保护植物58种,其中18种既是国家也是北京市重点保护植物,并简要介绍了部分重点物种的生存和保育状况;第四章,延庆植物各论,按照植物自然分类系统排列,共收录延庆维管束植物137科605属1242种(变种),其中蕨类植物13科19属33种,裸子植物4科7属14种,被子植物120科579属1195种,基本包括了绝大多数延庆维管束植物。各类基本依据《北京植物志》所采用的分类系统进行编排,以方便使用。全书每种植物全部配有野外实地拍摄的生境、植株及花果
《草木深圳》是一部大众普及的植物科普读物,分为郊野篇和都市篇两本。《草木深圳·都市篇》介绍了植物的基础知识,精选了深圳常见的160种园林植物,每种植物包含中文名、别名、拉丁名、科属、类型、生态环境及分布、生境、花期、果期等基本档案,多角度、多状态的精美图片和文字描述,力求将很准确、完整的植物信息传达给读者。附录中的科属花期索引表则以花期和科属为线索,让读者了解当月都有哪些植物会开花。书后还附有可撕下的折页,包含全书出现的所有植物小图和名称,方便读者出门随身携带。
四川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地貌及气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丰富的植物种类,是四川省的宝贵财富,清理好四川省丰富的植物种类,是对全国物种多样性的一个贡献,将为研究植物的演化、植物区系、植被、生态等提供科学依据。在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四川植物志》是基础的科学资料,编写《四川植物志》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四川省植物资源进行科学而的清理,使其能为四川省的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提供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四川植物志》作为科学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已为世界所重视,而要认识和研究生物多样性,必须首先知道物种多样性,《四川植物志》的编写,就是对四川省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和记载,其科学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本书从远古时代到大航海时期,直至 的现代引种狂潮,详细介绍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前世今生和蔓延轨迹,以及与人类文明交织的故事。所选物种,或影响深远,或家喻户晓,或长期被误解,或背后藏着引人入胜的故事。书中不仅详述了这些植物的传播与进化历程, 深刻揭示了人类对植物认知的演变,探讨了“入侵”现象背后错综复杂的生态变迁。作者深入探讨了人类与自然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 我们重新审视生态秩序,理性对待入侵植物,守护生物多样性。 本书适合对自然博物、生态学及人与自然关系充满好奇的大众读者。
本书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智慧农业的概念、发展历史和应用前景,对一些智慧农业的典型国家进行介绍。本书还对智慧农业的技术框架、技术要点、核心技术等做了详细的梳理与介绍,对一些典型的应用系统做了重点介绍,同时结合多利农庄自身的发展和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本书中的案例分析均是以多利农庄为依托的典型案例,如多利水肥一体化系统,成都郫县产业化生产项目,imec膜种植技术,质量追溯系统案例、电商系统等,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通过阅读本书,我们期待读者能对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和业务形态有所了解,为智慧农业的应用开发及项目的实施提供一定的指导。
《草木深圳》是一部大众普及的植物科普读物,分为郊野篇和都市篇两本。《草木深圳·都市篇》介绍了植物的基础知识,精选了深圳常见的160种园林植物,每种植物包含中文名、别名、拉丁名、科属、类型、生态环境及分布、生境、花期、果期等基本档案,多角度、多状态的精美图片和文字描述,力求将很准确、完整的植物信息传达给读者。附录中的科属花期索引表则以花期和科属为线索,让读者了解当月都有哪些植物会开花。书后还附有可撕下的折页,包含全书出现的所有植物小图和名称,方便读者出门随身携带。
《植物作用的分子机理》共17章,~10章介绍经典的五大类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赤霉素、乙烯)和其他生长调节物质(油菜素甾醇、茉莉素、水杨酸、多胺、多肽等),系统阐述各类的生物合成、代谢、信号转导、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作用的分子机理;后面7章重点对植物在根发育(含营养吸收)、植物分枝调控、花发育、植物生殖发育、胚胎和种子发育、植物衰老调控以及离体培养中植物的作用和分子机理进行阐述。部分章节还介绍了植物问的相互作用与信号交叉及其协调生长发育与适应性的分子机制。 《植物作用的分子机理》主要面向高年级大学生、研究生及相关科研工作人员,既可用作植物科学和农林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植物相关课程的参考教材,也可供从事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
《植物作用的分子机理》共17章,~10章介绍经典的五大类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赤霉素、乙烯)和其他生长调节物质(油菜素甾醇、茉莉素、水杨酸、多胺、多肽等),系统阐述各类的生物合成、代谢、信号转导、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作用的分子机理;后面7章重点对植物在根发育(含营养吸收)、植物分枝调控、花发育、植物生殖发育、胚胎和种子发育、植物衰老调控以及离体培养中植物的作用和分子机理进行阐述。部分章节还介绍了植物问的相互作用与信号交叉及其协调生长发育与适应性的分子机制。 《植物作用的分子机理》主要面向高年级大学生、研究生及相关科研工作人员,既可用作植物科学和农林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植物相关课程的参考教材,也可供从事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
兜兰属植物曾经令数代园艺家着迷。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原产中国的一些兜兰种类,如杏黄兜兰(P.armeniacum)、硬叶兜兰 (P.micranthum)和麻栗坡兜兰(P.malipoense)等才开始崭露头角,继而西方。它们曾多次获得在兰花界所能得到的奖,因此在那以后,中国的兜兰类植物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本书所涉及的大多数国产种类都曾在野外考察过。本书为之捉供了植物自身及其生境的彩色照片。至于非国产种类,除了进行分类整理外,对每个种至少提供一张彩照和一个简短的描述。为了满足外国读者的需要,所有分类学的描述和讨论都用中、英文书写。此外,对兜兰属的历史、形态与繁育、生态、地理分布、保育、杂交情况、栽培方法、繁殖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也做了简要介绍。 本书适合植物学领域的大专院校学生、教师,从事兰花研究的专业人员,以及兰花爱好者阅读
高黎贡山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植物种类复杂、新老兼备、南北过渡、东西交汇的格局,素有“绿色宝库、物种基因库”的美称,其药用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编写人员在完成《高黎贡山药用植物名录》的基础上,继续收集整理翻译文献、研究鉴定照片和标本,历时6年编写此书。重要药用植物配以显示其生态环境、典型形态特征的彩色照片,力求直观真切、简明实用、准确辨识。本书共记载高黎贡山地区药用植物 115科、279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5种;裸子植物3科、4种;被子植物107科、27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