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现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理论和方法编排了22个实验,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外植体表面消毒、器官分化、快繁技术、茎尖脱毒技术、微型薯诱导、花药培养、人工种子、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及融合、水培技术、非试管快繁技术、遗传转化技术、转基因植株鉴定等内容。本书除基本实验外,还设置了多种植物的快繁、水培等技术,供学生实验时选择参考。本书既突出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实验技能,又增加了训练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实验。
本书以植物个体发育和发育的过程为线索,从不同层次介绍了植物体的形态与结构、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与生化基础、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植物多样性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与机制等。本书在对传统植物学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审视和选择的同时,增加了一些以前被忽视然而却很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尽可能将基础知识与学科发展前沿、发展动态相结合,通过开设适当的“窗口”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生物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开阔眼界,启迪思维。 本书可作为各类大专院校开设植物生物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中学生物学教师或其他读者参考。
中国人,无论在何处看到一片温润的田野,心中都会泛 起一层幸福的细波。 因我们是植物般善良青翠的民族。千百年来,我们从禾 本科植物中获得淀粉,从十字花科植物提取脂肪,从豆科植 物中摄取蛋白质……我们种下数不胜数的蔬菜水果,获取身体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即使用海水煮盐,中国古人也有一道令当代科学家赞叹的工序——添加草木灰,其中,富含人体必需的钾、镁、铜、碘等元素,对保证人体钾—钠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亦是植物般智慧浪漫的民族。我们在茶叶的清香中思考,在谷物发酵的酒精中沉醉,用花朵怀念深爱的女子,用草药化解一次次生命的危机……我们有傲视世界的桑麻工艺,因此,我们的衣着亦来自一簇簇青青的枝叶;我们还有古代世界*的兽医体系,用针灸与草药精心呵护着染病的家畜,在我们眼中,它
本书包含植物的胁迫表征与渗透调节物、植物的第二信使与部分元素、植物的活性氧与抗氧化酶系统、植物代谢的部分关键酶和植物对病原细菌的抗性5个部分,共36个实验,基本涵盖了植物逆境生理学的所有实验操作。本书简明扼要、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植物逆境生理学相关实验体系;既强调基础理论体系与实验技术的结合,也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先进性,语言的通俗性和科学性。
药用植物学是研究药用植物形态、组织、功能、分类鉴定、细胞组织培养、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科学。本教材广泛吸取各教材使用和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改编写而成。内容上,先药用植物形态后植物分类、再药用植物显微构造,由表及里、由宏观到微观,由浅入深;既与普通中学植物学知识相衔接,又突出学科和专业培养目标;图文并茂,插图和实验材料尽量选择日常熟知的植物,使学习内容直观,易学好懂。相关链接精选案例、趣事、课堂互动和补充阅读等内容以使学习过程中更加生动、活泼。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英汉双语21世纪高等院校生命科学实验系列教材)》编著者徐晓峰等。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并结合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十多年来开展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经验,在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既注意到植物生理学科的全貌(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群体),又考虑到植物生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因此我们重点选择了学生以后在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科研、生产等岗位上经常用到的植物生理学相关实验技术,尽量体现较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此外,根据实验室现有设备的改善,尽量增加一些现代实验技术,如植物组织培养、气相色谱法测定激素、CI2310型光合测定系统的应用等,从实验内容和技术方法上体现出一定的先进性。
《植物抗氧化剂及其应用》(作者闵九康)共12章,主要论述了植物抗氧化剂和活性氧的发生及代谢过程;植物抗氧化剂和活性氧的种类及功能;植物抗氧化剂对人类健康的有益作用;植物抗氧化剂和活性氧对胁迫的防卫作用;酚类化合物在环境中的重要功能;植物活性氧在发送信息中的作用以及活性氧和光合作用的关系。 《植物抗氧化剂及其应用》可供大专院校师生、科学研究单位的专家和学者,有关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等阅读和参考。
本书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实验教材。全书共包括三部分内容。章主要介绍了基本知识与实验技术,包括显微镜的使用与保养,基本实验技术,药用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等。第二章编排了19个实验,包括显微实验,形态和分类实验等。附录包括常用试剂配制和《中国植物志》卷册索引。全书为中英文对照,以便于学生在阅读英文文献、撰写英文论文时参考。书后附有显微及药用植物的彩色照片,以便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比参考。 本书可供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使用,也可作为研究生、函授生,白考生以及其他专业本科生的参考用书。
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书分为7章,第1~6章为基础性实验,第7章为综合设计实验,附录为实验室安全及实验过程中常用仪器、材料、试剂、数据等的使用和处理。本教材作为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教材,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基本理论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又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本教材也可作为科研工作者的实验工具书。
《植物基因工程实验指导》包含植物基因克隆、植物的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及分子检测和植物基因的分子遗传与生化研究三个部分,共27个实验,基本涵盖了植物基因工程的所有实验操作。《植物基因工程实验指导》简明扼要、由表及里、深人浅出地介绍了植物基因工程相关实验体系;既强调基础理论体系与实验技术的结合,也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先进性,语言的通俗性和科学性。
本书依据高等师范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在多年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三部分,共81个实验,涉及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我国组织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1983年首次获得了转基因植物,植物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新技术于是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并形成了一个具有无限活力的新领域——植物生物技术。 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该领域的许多*成果,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还从普通本科院校的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力求把生物技术高深理论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特别注重对实践环节的概述。因此,本书是一本内容简明、新颖、实用、可读性强的教材。本书的出版将为生物、农林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的教学提供有力的帮助,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生产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全书分为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植物基因工程与分子标记和植物生物技术实验三大部分,各部分内容相互衔接形成统一整体。
人们常说:铁树开花,哑巴说话。虽说铁树开花在南方并不罕见,但国家一级濒危保护物种一一野生仙湖苏铁一一在深圳的开花结果并不那么容易。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工业污染及其他生物入侵等严重威胁着这一现存早种子植物的生存和繁衍。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在深圳,对于这来自远古时代的植物界“*”的保护已经受到市政府、水务局、科协等有关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截至2008年下半年,深圳市已经组建成一个包专家、科研人员和具有丰富经验的园林工作人员在内的保护小组,其成员经过千余个日夜的辛勤工作,有效的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展开创新性野生仙湖苏铁保护行动,终于使得这恐龙时代的活化石逐渐摆脫濒危的状态,成功复壮并开花结果。这为深圳市文化立市和水文化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写下精彩的一页,为世界
秦路平、黄宝康、周秀佳主编的《上海地区高等 植物名录》以《中国植物志》及其英文版为依据,记 录了257科、3 790种及种以 下分类群的上海地区高等植物名称。内容包括植物种 的中文名、拉丁学名和 别名,标注野生、栽培及用途(药用、观赏、园林、 作物、蔬果,环保等)。本书 大的特点是首次调查记录了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上海地区高等植物名录》主要供植物学、药用 植物学、作物栽培学、园林学、生态学等学科的 学者、研究者以及从事上海经济植物资源利用的工作 者阅读参考。
本书初版自2003年出版以来,得到了国内许多高校师生的认可,特别受到了参加生物学竞赛学生的欢迎。本书初版现已在市场上脱销,作者已经接到部分教师再版的建议。 本书初版内容比较丰富,结构比较完整,40学时的实验教学在体量上也比较合适,因此,再版的时候不再增加新的实验内容。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丰富感性认识,在书中新增了“课外观察与思考”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