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遗传学》包括绪论、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园艺植物性别的决定和花性分化、细胞质遗传、数量性状的遗传、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遗传物质的变异、群体遗传与进化、园艺植物主要性状的遗传等内容。全书概念准确、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每章有思考题,以便学生复习训练。 《园艺植物遗传学》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园艺、园林、农学、林学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园艺、园林科研、生产的参考用书。
19世纪至20世纪初,欧洲的博物学家们以间谍、殖民地官员、传教士等身份来到亚洲和美洲,探索、采集、研究当地的神奇植物,并把优良品种引进欧洲。 本书讲述了茶、草莓、牡丹、人参等10种植物的欧洲发现者们冒着生命危险漂洋过海,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终将这些植物传播到欧洲的历险传奇,还原了当时波谲云诡的国际风云和世界各地丰富多姿的风土人情,营造了身临其境般的阅读体验,并以小贴士的形式 插播 了关于主题植物的植物学小常识和趣味冷知识
这本书采用对比手法,简明扼要地描述了林奈与班克斯的故事。二者都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大博物学家,既有着相似的理想和抱负,如为自然建立秩序,用自然为人类服务,实现国家经济自足等,也有着专属于自己的发展博物学的方式。法拉将著作分为七章,按主题描述了他们的异同。 正像作者自己所承认的,这本书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史学著作,从其尾注的数量和类型可以明显反映出来:参考书目较少,且主要依赖二手文献。但作者确是一位材料驾驭和逻辑论证的高手,特别是她对视觉材料的分析,令读者印象尤其深刻。这本著作的另一个特色是,强调了博物学与海外探险、帝国扩张的关系,作者详细描述了两位博物学家,特别是班克斯,如何利用自己与权力机构的关系,来实现博物学与国家之间的共同发展。
植物学实验教程(第三版)赵遵田苗明升主编北京内容简介本书依据高等师范院校植物学教学大纲,在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内容包括植物形态解剖学部分和系统分类学部分,共设33个实验。书中介绍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测量技术、细胞结构、种子植物形态结构、孢子植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种子植物主要科、属的特征和植物标本制作等,以及植物学基本实验技术与方法,还附有常用植物学实验仪器和常用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
读者朋友,您也许是喜欢户外运动和野外观花的驴友,也许是植物分类学的爱好者,也许是需要进行样方调查的生态学工作者,总之,只要您需要在野外识别植物,本书就会成为您的好帮手。本书介绍了山东野生维管植物711个分类群(含665种,10亚种,36变种),约占野生种类总数的一半,山东常见的植物在本书中均能找到,包括房前屋后、路旁或田边生长的常见杂草。
《植物营养学》是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或土壤农化专业的农业部指令性教材。同时可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的种植类与有关类别的各专业,如农学、园艺、植保、植生以及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参考教材;对从事土壤肥料、肥料生产、农业环保等有关人员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业务管理干部以及有关大专院校师生也都有参考价值。下册是在学生掌握了上册植物营养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肥料的种类、品种、性质和特点;肥料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与生物有效性;肥料对作物生长发育、产品品质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各类肥料的有效施用与科学管理的原则与技术。本教材基本上反映了我国近年来肥料研究与实践工作的成就,并从全面维护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高度阐述了要充分利用有机废弃物,广辟有机肥源以及加速物质循环在高产、优质、高效农
本书是由科学出版社组织编写的高等师范院校新世纪教材配套《生命科学学习指导》丛书中的《植物生理学》教学分册。全书分为三部分:部分为植物生理学复习指南,按章节编排,共11章。第二部分为植物生理学考试模拟试卷。第三部分选登了近年来部分综合性大学、科研院所、师范大学和农林院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植物生理学试题供参考。 本书内容涵盖面广,分析清晰,题型灵活多样,题量充足,图文并茂。可供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和农林院校中相关专业的在校本科生学习植物生理学课程和报考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人员复习时使用,也可供任课教师出题时参考。本书对函授、自学、专升本等各类人员的植物生理学课程学习和考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本书对中学生物教师及参加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的学生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教材在保证系统的阐述植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简明扼要,尽可能避免与后续课程内容的重复。并配以较多的实物插图和图解,以利于学生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引导其抓住重点、掌握教材的主要内容。全书共分两篇。篇为种子植物形态解剖学;第二篇包括植物系统与分类学。本书在简要描述被子植物科的特征基础上,配以花程式、花图式和大量实物插图,以利于学生掌握植物常见科的特征和培养学习植物学的兴趣。 本书可供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高等农林院校等相关院校植物学专业和中医药类院校中药学专业师生作为教材或参考书。
《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教材:植物学(修订版)》可供高等农业院校农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林学、园艺、园林、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环境保护、生态学和蚕学等专业使用。内容包括:绪论、植物细胞、植物组织、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植物界的基本类群、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等。 在编写过程中,根据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大纲,总结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有关著作、文献和兄弟院校的植物学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体现了本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保持了适合农业院校应用的特色。
本书收录了野外较常见的植物500种,主要包括有文献记载可食用的植物、据研究证实有毒的植物、常用于中药的植物等。每一种植物均配有突出植物识别特征的彩色图片,并对植物的识别特征、分布、药用、食用、毒性等信息进行了简要的文字描述。本书内容按照野外观察植物的感官认识的层层深入进行编排,首先按照植物的大小、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本、水生或陆生等进行大体分类,再根据叶的形态进一步分类。读者可以通过查阅本书中每一植物的特征性图片及植物特征文字描述对植物进一步鉴别。本书适合中医药、植物学、农学、园林学等专业人员及植物爱好者参考阅读。
☆本书收录了 100 种青岛本地能都见到的植物,内容详实,不仅介绍了其历史、特点和生存状况,还有能够见到它们的*地点,是植物爱好者的寻访攻略,也是老师、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出游的纽带。 ☆子孙书 *, 40~500 岁都能结果;青岛市花 耐冬,叫耐冬却不耐冬的山茶花;花之君子 荷花,象征清白、坚贞、纯洁的水生草本植物 本书共有: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乔木、被子植物 灌木、被子植物 藤木、被子植物 草本五个章节,内容生动、具体,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爱上植物、增长知识。 ☆独特的内文设计,使这不仅仅是植物科普书,还是为每位读者量身定做的观察记录册:每见到一种植物,我们可以在目录相应的方框里打 ,并将发现这种植物的时间、地点记录到相应内文页的特定位置;观植物记录还可以写在、画在书中的 我的观察日记 中。
《新世纪高等院校实验教程系列: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包含植物生理学实验的主要内容,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三部分,共88项实验。部分包括水分生理、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长物质、生长发育和抗性生理等7章,共72项实验;第二部分包含10项综合性实验;第三部分包括6项研究性实验,可供不同高校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开设。实验方法经典与现代兼备,试剂配制叙述翔实,正文后附有常用缓冲液、酸碱指示剂的配制以及Hoagland营养液和常用植物组织培养基配方等内容,可操作性和参考性强。 《新世纪高等院校实验教程系列: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可作为高等学校师范/非师范本、专科生物科学及相关专业植物生理学实验教材,亦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及有关科研工作者开展植物生理研究的参考书。全书由西南大学汤绍虎
本教材是徐汉卿教授主编《植物学》的继承和发展。全书共分十一章,通过对组成植物器官的细胞和组织,种子与幼苗,植物的营养器官一根、茎、叶,植物的生殖器官——花、种子和果实,植物的基本类群,被子植物的分科以及植物的系统演化的介绍,使学生对植物的组成、形态和结构、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及植物的类型和系统演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植物学是一门经典的科学,主要内容早已成型,本教材与其他《植物学》教材一样包括了植物学的主要内容,但本教材也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内容更精练,全书仅有30余万字。②本教材使用了大量编者自己拍摄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物照片。③每章后面都有小结和思考题,便于学生自学。 本教材可供农林、师范和综合性大学的本、专科相关专业使用,亦可供上述院校的学生作为复
本书是我国部种子植物幼苗形态学较系统、较完整的科学论著,主要内容包括:①幼苗的形态学特征:详细讨论了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幼苗的外部形态特征,并对幼苗形态学文献中有争议的问题如类子叶、舌状鞘、中胚轴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笔者的看法。②种子植物幼苗的类型及其演化关系:笔者把裸子植物幼苗分为3个类型,8个亚型;双子叶植物幼苗分为18个类型,6个亚型;单子植物幼苗分为21个类型,10个亚型。讨论了各自类型之间的演化路线和进化关系,并从幼苗形态学角度根据幼苗的类型讨论某些分类群的系统位置。③种子植物的起源:在上述的基础上,讨论了种子植物的起源(即裸子植物的起源),双子叶植物的起源和单子叶植物起源,并阐明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双、单子叶植物之间的关系。④种子植物幼苗的内部解剖特征。⑤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许多知识对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因此,本书在阐明重要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了其实践性,增加了应用方面的内容。在每章之后都有扩展阅读的知识,其内容与植物学有着密切联系。有助于扩充学生知识面、强化对植物学知识更深入透彻的了解。 考虑到农业生产近年出现的新特点,书中植物矿质营养部分的内容,对微量元素的部分有所加强,对主要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的微量元素缺乏症状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提出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于其应用效果显著,在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并有许多新种类研制出来。本教材对生产中少用或不用的生长调节剂种类略去或只作简介,重点讲述得到广泛应用而同类教材中又较少涉及的种类。不仅
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中实验与实习教学是该门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且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以往使用的植物学实验教材多分成三册(形态解剖、系统分类、野外实习),所编的实验次数过多,而且都为验证性实验,与现行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的目的不相适应。 本教材以培养适应21世纪创新人才需要为原则,以全国高等院校植物学教学大纲为依据,在总结各院校教学实践经验和参考现行同类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充分反映当前学科发展和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本教材把植物学形态解剖实验、系统分类实验和野外实习指导综合在一起,将过去单纯验证性的实验变为探究性、综合性和技能性的实验,力求突出重点,使实验操作方法简明扼要,内容系统并具广泛适用性。通过教学使学生
本书为高等师范院校教材《植物学》第二版下册,各章基本上由原编者修订,主要根据“打好基础,精选内容、逐步更新、利于教学”的精神,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改和补充。蕨类部分增加了“维管植物分类”一节;被子植物一章增加了“植物命名法”、“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各亚纲的特征”等内容,并增添了几个科、属;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动态一章也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增加了“超微结构和微形态学特征在被子植物分类中的应用”一节。各章末增加了复习思考题,书后附主要参考书,便于教师和学生参考。 本书可供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科学校和教育学院主物系(科)用作教材,亦可供综合性大学、高等农、林院校等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分绪论、总论和各论,共十七章。绪论阐述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及应用;总论从实验室基本操作到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都做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内容涉及器官和组织培养、胚胎培养及离体授粉、花粉和花药培养、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无性系变异和离体快繁、无病毒苗木的获得和种质资源保存;各论将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的蔬菜、果树、观赏植物、大田作物、林木和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和应用实例进行了具体和重点介绍。 全书结构精练、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可作为高年级本、专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科研人员使用。
本书是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针对植物根系图像采集、分析研究编写而成的。本书对CCD摄像机标定、图像几何畸变校正、图像拼接、图像边缘检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理论H参数计算的改进方法——增容矩阵算法,对提取植物根系轮廓、根系图像分析提出了新的方向。
本书作者以选取果实成熟和发育为切入点,并将其多年研究结果融入相关章节,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香蕉的研究兴趣,寻找到自己未来研究的方向。该书从香蕉的起源与分类、香蕉的植物学特性、香蕉防腐保鲜技术、香蕉基因组测序、香蕉果实生长发育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本书以科学探究方法与过程为主线,立足于植物学科的发展规律,充分南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中学生物学知识的衔接按照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编排内容。本书强调科学探窗究,注重学生的科学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特设置了“科学思考”、“阅读材料”、“讨论”、“科学未解之谜”、“知识反馈”等多个栏目。书末附有本书主要的参考资料和有关网站。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外文文献能力,精选本学科的一些内容通过英文阅读材料方式呈现,为学生进入双语学习打好基础。 本书可供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高等农林院校等生命科学相关专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