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野外较常见的植物700种,主要包括有文献记载可食用的植物、据研究证实有毒的植物、常用于中药的植物等。每一种植物均配有突出植物识别特征的彩色图片,并对植物的别名、识别、分布、药用、食用、毒性等信息进行了简要的文字描述。本书内容按照野外观察植物的感官认识的层层深入进行编排,首先按照植物的大小、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本、水生或陆生等进行大体分类,再根据叶的形态进一步分类。读者可以通过查阅本书中每一植物的特征性图片及植物特征文字描述对植物进一步鉴别。本书适合中医药学、植物学、农学、园林学等专业人员及植物爱好者参考阅读。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纪录片同名图书由纪录片主创团队编写,图书在精编解说词基础上增加了丰富史料和300余幅高清图片,是典藏级国民植物科普书。 全书力图把跨越了46亿年历史长河,在中国境内形成的异彩纷呈的植物图景通过图文形式展现给大众。全书系统、完整地讲述了水稻、茶叶、竹子、桑树、大豆、柑橘、杜鹃等数十种植物是如何塑造中国文明,又如何影响世界的故事。这是一次对中国植物的朝圣之旅,是一部中华文明的寻根行动,是一次对自然生灵的致敬,是一次对大众自然知识的普及,是一次关于生命之间如何平衡的思考。 文字,是经久不衰的艺术;图像,是佐证经典的方式。全书将纪录片以饱满的图文形式定格,这不只是一场植物的视觉盛宴,也是一次植物带给人类的灵魂震撼。以植物生命为尺度,渴望人们对生命做一次沉思。
一棵树会散射出有毒的汁液,一颗亮红的种子能让心跳骤停,一丛灌木可以引发难忍的疼痛,一株藤蔓可以把你迷倒,一片叶子可以诱发骇人的战争。 千万别小瞧了植物王国!深不可测的邪恶早已悄悄潜伏。 艾米 斯图尔特,我们非常熟悉的作者 《鲜花帝国》《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醉酒的植物学家》都来自她!这一次,她历数全世界数千种植物中那些*让人着迷却又邪恶异常的植物,将它们以从A到Z的顺序,按照不同的 邪恶属性 致命、致痛、致幻、成瘾、过敏、侵略性 逐个点将! 自然可亲可爱,也可敬可畏。植物,可能是菜,是药,也是毒。 请你保持愉悦而又警醒的心情,开始阅 毒 之旅! 《纽约时报》*畅销科普作品!
本书涵盖了植物生理学常用的实验方法与研究技术,所选实验内容大多数经多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和完善。此外,我们还挖掘了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各课题组科研工作中目前常用的植物生理实验相关项目,设计成实验。参加编写的人员均为多年从事植物生理学教学的一线教师及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骨干教师,保证了所选实验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在出版纸质教材的同时,部分重点实验还配套制作了数字化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实验技术,拓宽视野。
红河地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南部,地处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横贯东西,境内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既有海拔3074.7米的高峰,也有海拔76.4米的河谷,在大气环流与错综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气候类型多样,具有独特的高原型立体气候特征(属热带、亚热带立体气候),雨量充沛,形成了优异自然环境,孕育着种类繁多,形态结构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极高,其综合性自然保护价值在国内是较为少有的。 本书整理出红河地区昆虫名录,计17目212科1409属2668种。这是首次对红河地区昆虫多样性的系统报导,记载云南省新纪录种1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种,近危物种7种。此外,本书附有红河地区部分已知昆虫物种图片,计7目57科564种。本书的出版对摸清红河地区昆虫多样性家底具有现实意义。
本教材主要包括植物的形态结构,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及系统演化,植物区系地理,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植物的生态适应,植物种群的特征及其动态,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与结构、群落生态、群落动态等,世界植被分布的规律及世界主要植被的环境特点、群落特征及其分布。
本书是一部关于红树林植物桐花树、白骨壤及其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学术专著。书中以作者多年的国家基金、香港基金研究成果为基础,并汇集了各学者对桐花树和白骨壤的遗传多样性、个体生物学、种群学和群落生态学、污染生态学、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以及栽培管理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本书内容分3编10章,从桐花树和白骨壤的生物学、湿地系统的基础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等三个方面加以抽提归纳出具有特色的理论或规律。 本书可供大专院校生物系、地理系、海洋系、林学系、环境科学系等师生参考,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以及湿地、海洋、环境、林业、渔业等科技管理与决策人员参阅。
《北京林业大学校园植物导览手册(2015年9月版)》为作者纭七柒耗时3年,仔细鉴定并整理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植物,并进行详细绘制而成的校内植物导览手册,本书可作为北京林业大学及相关院校进行实地植物认知及实习的重要指导读物,也可供对植物学有兴趣的一般读者参考使用。
《神农架川*栖息地植物特性和食源植物》系统介绍了濒危动物——川*(Rhinopithecus roxellona)的栖息地植物群落构成、栖息地植物区系特征、食源植物特点、不同季节栖息地选择、食物组成、食源植物营养成分及食性选择等内容,旨在为川*栖息地群落结构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生态学理论基础。《神农架川*栖息地植物特性和食源植物》是作者近年来调查研究成果的总结,具有丰富的手资料,研究方法有所创新,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具有原始创新性。 《神农架川*栖息地植物特性和食源植物》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林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参考教材,也可以作为植物生态学、植物营养学、动物生态学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科研工作者的参考资料。
本书为四川省精品课程 植物地理学 的配套教材,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编排教材内容,系统论述了植物形态结构、植物界各大类群的基本特征、植物分布区和植物区系、植物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植物种群和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以及世界植被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教材注重体现学科的**研究成果,篇幅适宜,语言精练、流畅,图文并茂。
《向世界传播的日本农业革命:人工光型植物工厂》作为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用的教科书,对从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的技术理论到实践应用所涉及的学术基础用语和专业术语都进行了定义和整理。《向世界传播的日本农业革命: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的理论基础就是基于学术理论进行系统设计和生产运营,从而在现有条件下大幅度地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实现植物工厂的优质高产。《向世界传播的日本农业革命: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的专业知识涉及光源、照明、空调、检测、控制、植物生理生态、营养液栽培、加工处理等领域。
本书是1992年首次问世、2002年再版的《植物组织培养教程》一书的第3版。它系统地反映了过去一个世纪国内外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成果,全面地展现了在新世纪里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全书除绪论外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讲述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方法,内容包括对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和原生质体等的培养,以及对体细胞遗传学的介绍,借以给读者一把入门钥匙,从而使读者可以一步步迈入这个在细胞全能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奇妙王国。第2部分列出了21个植物组织培养的经典实验。本书可作为农林和生物类各专业大学生的基本教材,也可供研究生及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实际工作者参考。
《北方地区常见观赏草图谱》是作者2022 2023年进行的北方地区观赏草种类调查的成果集合。《北方地区常见观赏草图谱》收录了近百种北方常见观赏草,对每种观赏草,均简明准确地介绍了其分类地位、中文名、学名、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园林应用,并配有清晰照片,便于读者图文对照,掌握这些观赏草的鉴别技巧,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本书可为从事观赏草分类、繁育、栽培等研究和园林景观设计的人员,以及植物爱好者、园艺爱好者提供参考资料。
陈功锡、田向荣、李爱民主编的《植物分类创新实践教程》分三部分,共八章。**部分为基本技能篇,集中介绍各大类群植物的表观特征,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技术,植物的观察、鉴定的方法与步骤;第二部分为专题实践篇,分十九个专题实践项目,介绍植物各大类群植物的采集、观察和鉴别,植物分类常规研究技术,并结合实例阐述进行植物性状及区系研究的原理、步骤和方法;第三部分为综合应用篇,系统介绍了植物分类野外实习的目的、内容、组织和考核等,在植物园和标本馆进行综合毕业实习的内容要求等。 全书以开放的思路,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根据不同目的训练要求的实际需要,以实践项目的形式,由单项实践训练到综合应用实践,特别是将植物区系研究、植物园和植物标本馆实习等纳入到实践训练范畴*好
本书为植物学*教学团队及省级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在植物形态解剖、系统分类和植物生态学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既对植物学的基本理论作了全面的阐述,又对部分章节的内容进行了简化;既有基础的知识,又增加了植物科学的新发现、新进展。植物细胞、组织、器官部分的内容全面而简洁,系统分类部分的内容简明扼要、系统性强。对代表植物的介绍兼顾了我国南、北地区的物种,便于读者全面了解、认识不同区域的植物种类。为了方便读者自学和复习,每个章节后均附有复习思考题。 本书可供普通高等院校农业生产类和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植物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盐生植物盐芥的组学分析》是作者对盐生模式植物——盐芥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作者利用双向电泳-质谱(2-DE-MS)技术、同位素标记相对和*定量-液质联用(iTRAQLC-MS)技术、高分辨核磁共振(NMR)技术分析了盐芥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并遵循靶向代谢组学思路分析了盐芥的芥子油苷-黑芥子酶系统,进而总结了盐芥应对盐胁迫的生理特征和代谢途径,为深入研究盐芥乃至植物耐盐性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盐生植物盐芥的组学分析》还阐述了植物及盐芥应对非生物胁迫的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研究现状,突出了实验技术要点,对植物非生物胁迫的组学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盐生植物盐芥的组学分析》可供高等院校生物类相关专业师生、科研院所从事植物抗性生理生态学研究的相关科技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