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行为学研究是近年来受各国科学家关注的一门学科,但国内对其系统研究专著极少。本书是作者们数十年野外对昆虫及其各种行为观测、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并剖析主要的昆虫行为,如昆虫的取食行为、访花传粉行为、趋光和负趋光行为、趋泥与吸水行为、聚集与迁飞行为、防卫和攻击行为、求偶与交配行为、产卵行为、社会行为、以及特殊的洞穴昆虫与行为等。本书也综述分析了昆虫行为与环境的各种关系,包括昆虫寄主、环境变化和气候变暖对昆虫行为的影响、气候与昆虫行为变化以及昆虫的行为机理等方面。同时,该书也系统分析了昆虫与人类的各种关系以及昆虫行为在各领域的应用。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调查中发现的北京林业昆虫522种,其中43种仅鉴定到属。本书包括了北京新记录216种(书内用“北京*”表示),包含36个中国新记录种和3个中国新记录属,3个新异名(其中1个为属的异名);包含的范围从原始的弹尾目到全变态的脉翅类(蜻蜓目、半翅目粉虱科、蚜总科及蚧总科的种类未列入本书)。每种均配以精美的生态图片,共870余张(均列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本书是积累北京昆虫多样性的基础性资料,也是认识北方昆虫的重要工具书。
本书收录北京林业(包括园林及果树)常见昆虫629种,包含北京新记录61种(书内用“北京*”表示),其中7种中国新记录及1个新异名。这些昆虫多数是林业上常见的植食性昆虫,一部分为天敌昆虫,另有个别为在林地内常见但与树木关系不大的种类。每种均配以精美的生态图片,共1300余张(均列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本书是积累北京昆虫多样性的基础性资料,也是认识北方园林绿化昆虫的最佳工具书。
《新版世界蝴蝶名录图鉴》是迄今我国记载中外蝴蝶种类*多、*全的著作。这套书共有4册,分为凤蝶总科、蛱蝶总科、灰蝶总科、弄蝶总科。一般说来,世界蝴蝶都能从本书中查出来,全书共收录世界蝴蝶17科、47亚科、1700属、15337种。它也是记载中国蝴蝶种类*全的著作,共收录中国蝴蝶12科、34亚科、443属、2233种,使我国同其他国家相比,成为世界上蝴蝶资源*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该书是蝴蝶研究、昆虫研究、生物教学、科学普及、环境保护、美术欣赏等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青藏高原昆虫地理分布》 系统讲述了青藏高原自然概况,青藏高原昆虫组成概要,并详细记述了青藏高原昆虫29个目,369科,3515属,10630种昆虫。
该书由我国从事医学昆虫区系和分类研究的专家们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工作,并参考了外有关文献、专著编写而成。全书共十三章,包括蚊、白蛉、蠓、蝇、蚤、人虱、臭虫、蜚蠊、蜱、恙螨及革螨13大类的形态特征和属以上各分类单元的鉴别特征,以及分科、属及重要种类的检索表。所含重要种类共计944种(亚种),并有80幅插图和369个图版。这是一部用于我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鉴定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专著,可作为医学昆虫和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以及卫生防疫工作的参考。
本书是广东省白蚁学会常务理事集体编写的白蚁防治教材。全书分十章,包括绪论、昆虫学基础、白蚁分类学、白蚁生物学、白蚁生态学、白蚁防治药剂学基础、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技术、建筑物白蚁的治理、水利白蚁防治及农林作物白蚁防治。本书作者都是从事白蚁研究及防治多年的科技工作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新技术的密切结合,着重介绍近年的白蚁防治技术,附有近百幅插图,图文并茂。本书是培训白蚁防治工作者的教科书,也是白蚁研究工作的重要参考书,并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和房屋、水利、农林、邮电、交通等行业及储物仓库的有关人员的参考书。
蝴蝶与蛾类是自然界中 丽且被研究 多的生物之一。毛虫是蛾类幼虫和蝴蝶幼虫的统称,它们复杂的形态、有趣的习性和奇特的行为令人着迷,值得大家去欣赏和密切观察。《毛虫博物馆》是一部科学性与艺术性、学术性与普及性、工具性与收藏性 结合的毛虫 科普读物,详细介绍了全世界具代表性的600种毛虫及其近似种。展示了它们在体型、颜色和适应性方面的多样性 每种毛虫都配有其成熟时两种高清原色彩图,一种图片与物种真实尺寸相同,显示出物种的多样性;另一种为重点部位特写图片,突出体表的细微结构。此外,每种毛虫均配有相应的成虫蝴蝶或蛾子的黑白图片,并详细标注了尺寸和基本信息。全书共1800余幅插图,不但真实再现了各种毛虫的大小和形状,而且也展示了它们的地理分布。每种毛虫都附有信息表,简要总结了该物种的关键信息:所在
本书概括了我国东北昆虫化石的中生代地层侏罗世和白垩世(165Ma至125Ma)分布和时代,介绍了同一地层已经发表的重要昆虫、脊椎动物类群和植物化石标本,依据已知的昆虫系统发育关系,以及昆虫与伴生植物、脊椎动物和其他生物之间协同演化关系等,特别阐述了昆虫取食及授粉、拟态、繁殖等行为的演化;从渐变态的蜉蝣目开始,到全变态的鳞翅目昆虫,全书详细厘定了我国东北中生代地层已经报道的23个目级阶元昆虫类群的异名录,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属种,书中提供了完整的特征描述和照片;同时在精彩而专业的描述中穿插着30多个有关昆虫文化或者研究趣事的小故事。该书不仅可以成为专业研究者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以作为昆虫爱好者、科普宣传者有趣的阅读材料。
本书是一本科普读物,介绍身边的自然博物;200多幅摄影和精美绘图,形象生动地直观呈现平时就在我们身边但不常留意的物种,共分三大类:花、鸟、虫。其中花介绍了从公园到原野到深山等花类植物28种。如野迎春、玉兰、桂花、芙蓉花、银杏、蜡梅、酢浆草、鱼腥草、杜鹃花、珙桐、兰草等。鸟介绍了水禽、林禽、猛禽等23种,如青头潜鸭、夜鹭、黑水鸡、大红鹳、小 、绿头鸭、燕子、红嘴相思鸟、杜鹃等。虫介绍了20种,包括灭 物种与珍稀特种,如凤蝶、天蛾、黑带食蚜蝇、胡蜂、蚕、萤火虫、天牛、蝉等。
Insect fossil treasures from the dinosaur era (165 to 130 Ma) in northeastern China are showcased in Ithis book with their silent stories. Not only their taxonomy and morphology, but also their potential implications on natural sciences are presented here. Besides academic science, we highlight popular science by providing information on extant insects and insect-related stories. Elegant and beautiful photos of fossil and extant insects are shown to illustrate our stories while serving as visual arts. In addition to the 18 insect orders (Chapters 5 to 22), the book also covers fossil sites (1 and 4), palaeogeology (2), co-existing animals and plants (3), palaeo-ecosystems (23), pollination and "flower" visits (24) and insect mimicry (25). Judging by the high diversity and the large population of the fossil insects, insects have certainly played critical roles in the evolution and eco-systems over eons, which in turn have made Insecta a highly successful class.Intended to appeal
本书从大量的文献中,整合出经典的实验及理论实例,内容包括食草昆虫、坚固的抗虫害防护、植物化学无尽的变化、寄主植物如何寻找寄主、寄主植物如何接受寄主、寄主植物的信息对食草昆虫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动植物的进化、昆虫与花互利共生、昆虫与植物的知识等动物和植物方面的知识。此外,本书中还附录了部分植物次级代谢物的化学结构式以及昆虫植物学的方法论,另外还向读者推荐了有关昆虫和植物关系的相关书籍和靠前会议情况。本书可以作为生物专业研究生教材使用,昆虫爱好者或者研究昆虫生物学的学者也可以阅读使用
《王家园昆虫》共记录王家园昆虫1062种,隶属于15目203科,包括11个中国新记录种(其中一新记录属),138个北京新记录种,30种只鉴定到属。每种提供生态照片(均列出拍摄时间,补充的外地图片则列出拍摄地点)、简单的外部形态特征、已知的食性、发生时间及分布。《王家园昆虫》在为北京昆虫多样性积累资料的同时,也可为正在开展的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2014~2016)提供参考资料。书中一些种类在河北、陕西、河南、浙江、辽宁、黑龙江、云南、内蒙古、台湾、湖南、新疆、西藏、海南等地均有超过百种分布。 《王家园昆虫》可为市民、农林生产和科研人士、自然爱好者等提供参考。
《中国土壤拟步甲志》系列专著共4卷。卷已于200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第二卷,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包括鳖甲类昆虫的分类研究概况,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区系分布与系统发育关系推断;各论部分按分类系统编排,描述我国4族18属137种和亚种(含10个新种、5个新记录种)鳖甲各级分类单元的形态特征,逐级编制了检索表,列出各分类单元的引证文献、同名和异名名单、检视标本和地理分布信息。文中附特征图、地理分布图、曲线图等134幅,彩色图版13版,以及中名和学名索引。 本书可作为植物保护、植物检疫、土壤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粮油贮藏、陆地生态学等学科和部门科技人员、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昆虫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导论》在介绍经典昆虫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按照昆虫学各分支学科的特点,精选了国内外近年发展起来的、应用较为普遍的昆虫学实验研究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昆虫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导论》共分13章,内容精炼,其中大部分章节介绍的是目前国内外昆虫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昆虫和螨类标本的采集制作、昆虫饲养、昆虫摄影、科技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昆虫分类学、昆虫生物学、昆虫生态学、昆虫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昆虫分子生物学、昆虫病理学、昆虫毒理学、害虫综合治理、法医、水质监测及垃圾处理昆虫方面经典的或新的实验方法与研究技术等内容。
李有志、曾粮斌、文礼章主编的《华中昆虫研究(**2卷)》为华中三省昆虫学会学术论文集,论文研究层次包含昆虫学的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推广,研究方向涉及昆虫生态、昆虫生理等,地域涵盖湖南、湖北和河南,论文作者以中青年为主体,研究生论文占有相当的比例,同时包含有学科动态和少量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