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苍等的《九章算术》 早提出正、负数的概念。特别是负数概念的提出,是人类关于数的概念的一次重大飞跃。在印度,直到公元7世纪才出现负数的概念;而欧洲,比印度还晚1000年,直到17世纪才有人提出负数的概念。 《九章算术》提出“盈不足术”,即用两次假设,可以把一般方程式化为盈不足问题,用“盈不足术”求解。而这一解法,直到13世纪才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被欧洲人称为“契丹算法”(即“中国算法”)。 《九章算术》 早系统叙述了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法则,也 早提出了“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并系统地总结了它的算法。 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一书中一开始就宣称:“我将毫不犹豫地引进算术的术语,以使自己变得 加聪明。”笛卡儿的几何学贯穿了 的中国数学的算法精神。标志着世界数学回归东方数学的算法体
中国是一个水域宽广的国家,初期,人们行路多以陆路为主,但对很多依水而居的百姓而言,水路似乎更为便捷,于是先有了舟,后有了船,并逐渐从湖面行驶到江面乃至于广阔的海面。中国的造船技术便在时光的演变中完成了一次义一次的技术革新与飞跃。
《天演论》是近代翻译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先生*重要*有名的译作。原著为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赫胥黎所著的《进化论和伦理》;严复译述《天演论》是意译,不是纯粹的直译,并附有译者的按语、导言、自序,所以本书实际上是严复用自己的观点加以发展和改造了的译作。 天演 即为自然进化之意。他将《天演论》导言分为十八篇、论文分为十七篇,并对其中二十八篇加了按语。在按语中,严复指出,植物、动物中都不乏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例子,人类亦然。人类竞争,其胜负不在人数之多寡,而在其种其力之强弱。《天演论》正式发表于1898年,此时正是中华民族危机之时,面对内忧外患,有识之士大力倡导变法图强,这部著作一经出版,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于当时的变法运动起到了极大的启蒙作用。
《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作者以近代中国绅士资本家盛宣怀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中国电报局、华盛纺织厂、中国通商银行四家官督商办企业为主线,大量使用中文、日文和西文的可靠资料,详细阐述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经济成就和问题、人事和政策、社会和制度诸问题,并将中国的经验与日本和西方的经验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值得人们深刻反思的问题。《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所涉及到的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尚未解决的某些政策问题,为当今工业的现代化计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金元数学概观”、“李冶生平及学术思想”、“王恂及其数学成就”、“《算学启蒙》”、“朱世杰生平及其数学思想”等。
科技著作的发展与生产和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书以汉唐间十部重要的数学著作为教科书,称作“算经十书”,并对其做了大量的注释工作。10部算经中的《缉古算经》是初唐王孝通所作,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开带从立方(求三次方程的正根)的算书。
代达罗斯为自己和儿子伊卡洛斯制作了一大一小两对翅膀后对儿子说:一定要在中间飞行,如果飞得太低,翅膀就会被海水浸湿而变沉,你就会被拖入海浪深处;但如果你在天上飞得太高,你的羽毛离太阳太近,你就会化为灰烬。”这是源自古希腊的智慧,也是对中庸之道的阐释。虽然代达罗斯在艺术和文学目前不如伊卡洛斯有名,但是他的智慧为我们处理现代技术提供了神话样本。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基本的问题其实都是古老的问题,它为成功创新带来的是谨慎和经验。只有小心翼翼地走中庸之道的人,才能保持领先,继续前进并存活下去。
《中国读本》系列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本书是该系列中的一本,书中包括了:度量衡的萌芽时期、大禹治水和度量衡标准的建立、度量衡是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基础、隋朝的统一和度量衡大小制的形成、南北朝度量衡的分治与混乱等内容。
从为科学知识系对自然客观真实的反映进行辩护,到把科学知识贬低为人们主观建构的关于“自然”的神话,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科学观之间,其实只有一步之遥。本书所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发生在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中的,看上去荒谬无比但却充满逻辑性和合理性的奇妙故事。本书既不力求全面介绍20世纪形形色色的科学哲学思想,也不着眼于对其中某个观点深入细致的考察,而是试图清晰地勾勒出上述看上去完全对立的两种科学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线索,以期为人们把握西方思想史的脉络提供一个有趣而富于启发性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