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中国航空工业史 定价 27.00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开本 作者 铎恩 页数 ISBN编码 9787516519813 内容介绍 自1909年9月21日“中国航空之父”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冯如”1号飞机飞上蓝天以来,中国航空工业走过了110年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航空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薪火相传、矢志报国,推动新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国家建设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本书以春秋笔法将中国航空工业厚重的历史浓缩为一本 简史,并精心配图,是一本图文并茂、简洁明快的航空史读物。 中
光通信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逐渐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匡国华著的《漫谈光通信》采用通俗诙谐的语言,介绍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的专业技术,同时对产品的应用、市场、历史、发展等进行多角度解读。 本书可供从事光收发模块、光器件、半导体光芯片等领域技术工作者参考,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本书是一本以轻松的笔调讲述的科学实验史,这些实验有喜有悲。有的实验者因此断送了婚姻,结束了科学研究生涯;有的实验尽管从来没有进行过,却引来了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宣传。有的实验令人作呕,有的实验堪称恐怖,有的实验具奇幻色彩,有的实验引发了社会伦理问题。 不管怎样,疯狂本身不是目的,它只不过说明了人类的求知欲。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有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未知世界的愿望。
技术哲学是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然而,与科学哲学相比,技术哲学的发展相对缓慢,较不成熟。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外文化传统中崇尚理论、轻视技术的思想观念。即使个别民族或个别历史时期重视技术,那也多限于实际操作的功利层面,很少把技术活动作为思维对象加以理性反思。人们多以为技术是一种操作性活动,是知识的具体应用,不必要也不值得进行哲学探讨。这种状况直到19世纪末期才有所改观。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社会生活中所起作用的不断增强,迫切要求人们从哲学高度理解和说明技术现象,从而催生了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是一个不断更新、充满活力的知识信息系统,是一个门类众多、纵横交织的人类知识宝库。科学技术也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可以通过技术的形式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物质文明。高科技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加快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本书分为物理化学科技、人体科技、医学科技、航天科技、军事科技及发明6个部分,对不同的科学现象、科学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全书内容讲解与彩色插图紧密结合,图片精美、装帧精致,具有内容广博、体例新颖、诠释精练、语言通俗等特点,其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较强。 人类造就了科技,同时,科技也成就了人类。作为当今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仪应该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而且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来
乔治·布封著的《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由动物史、植物史、矿物史、人类史、地球形成史五个部分构成。在描写动物时,布封带着亲切的感情,通过拟人手法为它们画像,一个个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如善良可爱的小松鼠、温和憨厚的大象、相亲相爱的鸽子等;在论述矿物时,布封通过观察大地、山脉、河川、海洋,寻求地面变迁的根源,为现代地质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研究物种起源时,布封提倡“生物转变论”,指出环境、气候、食物等外在因素会让生物发生变异,这种观点直接影响了后来的进化论。 布封在本书中列举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进行了准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阐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过去估计全球死亡人数约2000万,近期新的权威估计数字为5000万-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本书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最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 在本书中,作者多线索展开论述,纵横交错地记述了有史以来拥有毁灭性的流感故事,以及20世纪科学与医学发展的历史。本书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并述及传统医学演化至现代医学的重要里程碑,以及当年科学家、医学工作者等在巨大压力下所显示出的勇气或怯懦,信仰、价值观、研究态度和方法…… 这部著作不只是简单讲述1918年发生的事件,它同时也是一部权威性的有关科学、政治和文化的传奇。
从公元386年拓跋珪称代王,北魏肇始,至公元907年,后一位唐代皇帝被废黜,在这长达52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政治由南北对峙走向隋唐统一,中国的文化呈现出南朝的清谈、北朝的渊综与隋唐的兼容并蓄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发展。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此一时期的数学以其新的方法、新的成果和新的方向,使秦汉以降的古典数学获得了新的发展,从而为宋元时期中国数学新的创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书以时间顺序为经,以重要人物、经典著作、代表性成就和重大事件等内容为纬,纵横交织,力求展示出这一时期数学发展的宏伟历程。
科学史是人类文明传播的一部分。每个时期都诞生了自己的科学,它们都建立在一种立体的知识结构上,继承和发展了前期的知识,但是又融入了时模式下人们的想象。在人类文明不断传播的年代里,人们的知识也在不断丰富着,并且了解到科学的本质,掌握了技术的关键。但我们也需要花数百年去探索某些难题,我们努力思索寻找,它却将我们带进了一个死胡同或者不断出现新的疑问,我们费心去解答,却往往忽略和遗忘了这些问题的潜在价值。 《剑桥插图世界科学史》反映了科学史知识的两个层面。在作一般性的介绍时,我们专门介绍了从古代中国到现在的科学成就和文明。同时,我们介绍了西方科学的发展,对每一个时代的科学的独特方面进行叙述。本书的作者科林·A·罗南强调,介绍的形式一定要新颖且简单易懂,至少让人们明白“科学的精神”。书
科学精神觉醒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一直延伸到17世纪结束。在此期间,随着科学精神逐渐觉醒、壮大科学家将实验方法运用到科学之中。大量精密观测仪器的发明,可用于一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措施的制订,打开了科学不断进步的大门。
本书把中国科技史的发展分为六个时期。首先是先秦时期,这是中国古代科技从萌生到奠立基础的时期;其次是秦汉时期,这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各个学科逐步建立体系并形成风格的时期;其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古代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时期;其四是隋唐时期,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