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讨了近代中国如何参照西学,重新类分学术,从而建立新的系统,奠定今天的学术发展格局。这个过程既推动了中国学术融入世界,也改变了系统逻辑和传统思维。 知识分类是一个切入点,于上透视西方文明如何在“物之序”的层面冲击并改造固有学术,把现代学科看成须在后殖民意义上予以检省的文化冲击的结果;于下把学科概念、学术范畴、科目关系、系统结构、知识形态等分散的关节点,整合成由点到面、由外及内的网络联动体系,深入细部的同时总揽全局。 对知识纲目、系统结构、学术理念变化与重组的研究,展现了单一学科史难以传达的学术路径和知识全景图的改易,有助于深入把握近代学术乃至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再造,有利于重新检省国人对西学的理解与接受,推动今后的学术发展与文明对话——既包括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古代传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商品目录加载中......
数学是理解和探索世界的工具,无论是学生、工程师还是科学家,*有能力也应该学会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思想,学会如何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搭建解答问题的阶梯。这本书旨在将数学作为一门语言、一种方法来*读者学习数学。读者也将看到如何理解、传承并调用现代科学的知识、传统和范式。数学建模不仅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更是我们认识世界、理解生活的方法之一,而在实践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我们将深刻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严谨性和解决问题的无穷威力,正如亨利?庞加莱的名言所讲,这将是一次面向心智的雅致统一的追求。
几何蕴含无穷魅力,本书汇其精华,充分展现其神奇、迷人、和谐、优雅之处,挖掘历代探寻者的成就、智慧和精神. 本书共28章,紧扣现行初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几何内容,并遵循其逻辑顺序,以教材为起点,进行挖掘、引申、拓展,探寻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纵横联系,了解知识背后的故事及人文精神,开发新的知识生长点.促进“新课标”倡导的“综合与实践”、探究性学习和跨学科学习.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本书适合中学生课外阅读,也适合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育工作者和大学数学专业师生参考.
《量子计算公开课:从德谟克利特、计算复杂性到自由意志》由量子计算和理论计算机领域巨擘、2021年度ACM计算奖得主斯科特?阿伦森的课堂讲义整理而成。作者将量子计算置于数学、计算科学、哲学等更广阔的领域当中,谈及计算理论、集合论、图灵机、NP问题、随机性、数学逻辑、量子计算、隐变量理论、人择原理、自由意志、时间旅行和复杂性等多个话题。作者的思考深刻、发人深省,探讨了量子计算对解决相关领域难题的重大意义,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宇宙和物理世界是如何运作的?它们为什么这样运作? 《量子计算公开课:从德谟克利特、计算复杂性到自由意志》适合爱好科普的普通大众读者,尤其适合对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哲学等内容感兴趣的读者,计算理论、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的从业者或专业人士也可将本书作为参考读物
星际唱片,是人类对于浩瀚宇宙充满浪漫的一次问候发射于1977年,“旅行者号”?行星探测器是NASA代表性的标志项目。2013年9月,NASA正式宣布“旅行者1号”成为至今仅有的一个飞出太阳系的人造物,承载着人类的憧憬和想象,探索无尽的远方。两艘“旅行者”号都携带了一张“Golden?Record”,一张堪称“地球档案”的唱片。唱片的目标接受者是外星生命,当时几位各个领域的天才们,同时也是本书的作者,必须尝试从宇宙的尺度上筛选人类的信息,并制作出各种各样外星生命形态都能够读懂的信息形式。未来有一天,如果人类有幸成为星际种族,这就是我们向宇宙介绍自己的尝试。唱片收录了55种人类语言向外星生命发出的问候(来自中国有4种)、90分钟的各国音乐录音(代表中国的是古琴名曲《高山流水》)、一部“地球之声”,以及118种表现地球与人类的照片。
许多人相信“自我”位于内心深处,一座“内在的圣殿”中存放着关于“自我”的所有重要假说。迈克尔·J.斯皮维认为事实恰恰相反:与一颗大脑、一个“大脑-身体”系统,乃至于“对自我而言的重要假说”相比,“你”的范围要广得多。 在本书中,斯皮维没有抽丝剥茧、层层深入,而是逐步探索“自我”的外延,每一章都将“自我”的定义外扩一层。他用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解释大脑各个区域及大脑与身体的交互作用,而后提出外部环境参与构成了“自我”的理由,指出不断扩展的交互系统将个体、他人、非人类动物乃至无生命之物联系起来,于是物质、生命、系统乃至整个宇宙就都拥有了某种意义上的“自反性”。
本书由计算机和数学领域的三位教授联合撰写,是为计算机专业量身定制的离散数学教材。针对初入学的本科生不理解为何要学习高深的数学,授课教师苦于向毫无编程经验的学生讲授繁杂的算法程序的问题,本书打破了传统的课程顺序和教学方法,明确“为何学”和“有何用”,不仅清晰呈现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需的数学知识,而且通过实践和应用启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主要内容涵盖计数、密码学与数论、逻辑与证明、归纳法、递归、概率以及图论等。本书推导严谨、代码清晰、练习丰富,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离散数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计算机技术人员学习与参考。
商品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实分析(原书第4版) 作者: (美)哈尔西·罗伊登(Halsey Royden); 帕特里克·菲茨帕特 市场价: 129.00 ISBN号: 9787111630845 版次: 1-1 出版日期: 1900-01 页数: 426 字数: 490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一元实变量函数的Lebesgue积分 第0章 集合、映射与关系的预备知识2 0.1 集合的并与交2 0.2 集合间的映射3 0.3 等价关系、选择公理以及Zorn引理3 第1章 实数集:集合、序列与函数6 1.1 域、正性以及完备性公理6 1.2 自然数与有理数9 1.3 可数
2023张宇高等数学18讲
本书基于麻省理工学院开设的概率论入门课程编写,内容*,例题和习题丰富,结构层 次性强,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书中介绍了概率模型、离散随机变量和连续随机变量、多元随机变量以及极限理论等概率论基础知识,还介绍了矩母函数、条件概率的现代定义、独立随机变量的和、*小二乘估计等*内容。
本书利用数学建模方法讨论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的33个话题,既包括对经典话题的全新阐释,也包含对若干全新话题的原创研磨,不仅解答了大众对于数学的最常见疑问: 数学有什么用? 更是以高中知识为主要工具、以数学建模为主要载体、以中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展现了数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思维方式。33个话题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讲解了数学建模如何有效地解决跨学科问题,如何为生活中的现实需求建立合理有效的模型,如何在设计制造、生物医学、机器学习,甚至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大显身手。作者力求将抽象且严密的数学阐述得通透而有趣,凸显数学的 形式之美 逻辑之妙 与 大道至简 。本书是为高中生、大学低年级本科生和爱好数学的大众读者开启的一场妙趣横生的数学思维之旅。
本书是作者在为数学专业本科生讲授高等代数过程中形成的习题课讲义,是本科生深入学习高等代数的重要学习资料,同时也为考研学生提高了高质量的自学资料。本书共分为9章,包括多项式、行列式、线性方程组、矩阵、二次型、线性空间、线性变换、λ-矩阵的标准形、欧几里得空间。各章均分为三部分,部分提供了系统、全面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掌握高等代数的重要思想与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大量例题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解题思维;第三部分给出了大量习题并配有详细答案,对前两部分进行了有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