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课程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本书是与《几何量公差与检测》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基本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学用书。甘永立主编的《几何量公差与检测习题试题集(第7版)》以《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基本教材的内容为基础,并采用我国近期发布的新的公差国标来编写和命题。命题内容对各种版本的公差基本教材都适用。本书共分两部分,*部分几何量公差与检测思考题和习题,密切配合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能满足基本教材各章课外作业和复习的需要。第二部分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题,由8所高等院校的12份试卷组成,各份试卷实行规范化命题,供考试时选择使用。本书还编写了*部分的习题和第二部分的试题的简要答案,供读者参考。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师生在教学中使用,也可作为继续教育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教材。
本书内容包括企业叉车驾驶、企业叉车叉卸货物、企业叉车维护与故障排除、企业叉车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四部分。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突出叉车的使用和维护两方面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叉车的驾驶训练以及叉车的工作附件做了较详细的介绍,通过实例说明叉车维护的基本内容,对叉车使用中可能出现的事故问题加以总结。 本书为职业技能短期培训教材,其应用对象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再就业人员等各类短期培训学员,也可作为从事叉车驾驶工作的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定、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结构设计与制作;5.动力与传动装置;6.安全装置与防护设施;7.电气;8.基础、附墙架、缆风绳与地锚;9.安装、拆除与验收;10.检验规则与试验方法;11.使用管理。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1.规定物料提升机额定起重量不宜超过160kN,安装高度不宜超过30m,安装高度超过30m的物料提升机增加限制条件;2.增加对曳引轮直径与钢丝绳直径的比值、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及曳引力自动平衡装置的规定;3.增加对起重量限制器和防坠安全器的规定;4.对防护围栏、停层平台及平台门的强度、安装高度和安
??本练习册同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岗位培训教材《机械基础》教材配套使用,同时也适用于初、中级技术工人的培训与自学。 ??本练习册各章顺序与教材内容一致,注重培养学员对机械基础基本概念、知识及技能的掌握,使其能够全面地巩固所学知识。 ??本练习册由周蓉主编。
本书以建筑机械识图基础知识开篇,主要介绍了混凝土机械、钢筋机械、木工机械、装修机械、水工机械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书中重点讲述了各类机械安全操作的基本技能,以及各类机械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等知识,后介绍了建筑业的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本书适合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操作及维护人员培训和自学使用,在编写过程中,针对职业技能短期培训学员的特点,操作技能配有直观的图片,加强内容表述的直观性,内容简练,实用性强。通过本书的学习,学员能够从事中小型建筑机械操作相关岗位的工作。 本书由赵海艳主编,张渊、南贵仁、伊丽丽参与编写。
本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本书适用于塔式起重机驾驶员(技师)。
王文博主编的《服装预加工机械使用维修技术》是服装机械使用维修技术丛书之一,系统介绍了服装材料预加工机械的使用与维修。主要内容包括:服装材料预处理机械、铺布机、裁剪机、自动裁剪系统、黏合机等。 《服装预加工机械使用维修技术》特点是所述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适用于服装机械操作、保养、维修和管理人员学习与使用,也可供服装机械专业和服装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是在 1988年版《仪器分析实验》的基础上,为适应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而编写的第二版教材。 全书共四章,主要内容包括常用分析仪器操作技术、维护保养知识以及常用仪器分析实验24个。对分析仪器的介绍,着重于目前分析检测中常用的分析仪器;实验内容也是按技工教育的特点,从生产实际中典型的分析项目中选出的。在每一种分析方法的实验之后,都安排了一个技能考核,其目的在于给实验的教与学提供一个细分、明确、具体的目标以及对技能培训的结果作一个客观、量化的评价。 本书除可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分析专业学生以及分析工人培训的教材之外,也可供与分析化验有关的其他专业或在职化验人员学习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 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7-2014)》共分8章和1个附录,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 危险环境的电气线路、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接地、工程交接验收等。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书内容涉及内燃叉车、电动叉车的基本构造,叉车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维护、故障诊断与排除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操作和规范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专用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司《关于下达2001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2001]44号文)的安排而进行制订的。 本标准以核安全法规HAF603—1995《民用核承压设备焊工及焊接操作工培训、考试和取证管理办法》为基础,对民用核承压设备焊工资格考核的内容、方法、要求和评定做出了基本规定。本标准还对实施民用核承压设备焊工资格考核的组织和民用核承压设备焊工的管理等加以规定。 本标准根据民用核承压设备焊接生产实际状况,综合了焊接生产中对焊工资格的实际需求,规定了一系列具可操作性的焊工资格考核办法,从而使电力行业的民用核承压设备焊工技术考核有了统一的规定,并为焊工资格考核的规范化运行提供了依据。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