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满足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的教学需要编写的,适用于高职高专《工程测量》课程的课堂实验和集中实训,与测绘出版社出版的《工程测量》(赵国忱,2011)相配套。本指导书基于“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理念,
本书针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对各相应章节编写了知识要点、思考题、习题和全部习题的解答,书中思考题和习题着重于加强基本训练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本书题目共划分为17个章节,其中第1-8章是结合机构及机器动力学的内容编写的题目,第9-17章是结合常用联接、机械传动、轴系零部件的内容编写的题目。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机械类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业余自学者学习时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参考。
......
《机械制图习题集》(非机械专业)(第三版)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推出的机电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是《机械制图》(非机械专业)(第三版)的配套辅助教材,适用于高职工科非机械专业的学生。本习题集在前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修订后力求突出以下特点: 1.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加大了读图能力训练的习题量。 2.为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在内容上增加了一些制图员必考内容,以满足学生考取职业证书的需要。 3.习题中使用的概念、术语、符号均采用*国家标准。 4.插图精美,图线清晰、准确。 《机械制图习题集》(非机械专业)(第三版)共分9章,分别为:制图基础知识;投影基础;组合体;机件的图样画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展开图与焊接图;计算机绘图。
本部分是对GB/T 10609.1-1989《技术制图标题栏》的修订。 本部分从1989年发布以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修订主要是根据我国制造业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和技术交流的需要增加了有关条款,并针对在标准文字和编辑上发现的一些问题等,对原标准的内容修改后编制而成。 本部分代替GB/T 10609.1—1989《技术制图标题栏》,主要修改的内容有: ——按照GB/T 1.1和本部分的内容要求,修改与增加了“范围”和“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内容; ——增加了“投影符号”标注的方法、概念和位置; ——在附录A中增加了“投影符号”的标注实例; ——另外,还就标准中的相关内容作了文字上的修改。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
本习题集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非机械类通用教材《机械制图》的配套用书。根据教材编写顺序,本书编排了形式多样的习题,对巩固课堂知识有较好的作用。 本习题集由刘连富、李烨、虞克难、孔通生、李添翼、高梦月编写,刘连富主编;王槐德、钱可强审稿。
本书是为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课程(原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编写的实验指导书。 本书编写了轴孔测量、形状误差测量、位置误差测量、轮廓度与孔距测量、表面粗糙度测量、圆柱螺纹测量、圆柱齿轮测量等方面的25个实验,还附有实验报告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本、专科学生的实验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机械类专业本、专科学生的实验教材。
JB/T 10330《高速电火花小孔加工机》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技术条件; ——第2部分:参数; ——第3部分:精度检验。 本部分为JB/T 10330的第2部分。 本部分为首次制定。 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不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特种加工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傅春森、于志三、孙洁。
JB/T 4333《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包括以下几部分: ——第1部分:型式与基本参数; ——第2部分:技术条件; ——第3部分:滤板; ——第4部分:隔膜滤板。 本部分是JB/T 4333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JB/T 4333-1997《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技术条件》和JB/T 8104-1999《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JB/T 4333-1997和JB/T 8104-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补充了压滤机常用部件的引用标准,替换了过时和引用不确切的标准。 ——细化了部分标准条款,增强标准的可操作性。 ——增加了压滤机在防爆环境下的技术要求。 ——增加GB/T 4774-2003未包括的名词术语与定义。 ——将JB/T 8104-1999《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试验方法》的相关内容归人本部分。 ——增加了可靠性要求。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
易慧君、范书果主编的《机械制图习题集(第2 版)》是根据*颁布的“高职高专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机械类专业适用)”,按照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编写而成。该习题集与易慧君、范书果主编的《机械制图(第二版)》教材配套使用,习题的编写顺序与教材相同。习题集内容覆盖面广,题量适中,难易并存,方便学生和教师的取舍及因材施教。 本习题集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继续教育学院机械类、近机械类的机械制图配套教材,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识图的基础知识,常见形体的三视图识读,怎样识读视图、剖视图和剖面图,怎样识读零件图,常用零件画法的识读,怎样识读装配图等。本书是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各专业工种初级工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技工学校、职业学校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将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和控制与设计设置为4个相对独立的专题来讲述,因为它们集中体现了一些典型的和有代表性的技术思想和方法。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你将逐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思想和方法分析技术问题;通过经历将基础知识应用于技术实践的过程,你会养成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习惯,运用规范的技术语言和设计制作过程去解决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 那么,怎样来学习这门课程呢?先了解一下本书的结构和体例,也许有助于你的学习。 本书由4章和一个综合设计与制作活动组成,。每一章为相对独立的技术与设计专题,每个专题下有若干节。每一章都是从同学们身边的或典型的实例入手,引导大家了解相关技术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在对实例的探究中,理解4个专题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中
这是一本学习《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辅导书,内容包括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的运动分析、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械、轮系、转子的平衡和转子速度波动的调节。每章均由三部分组成:内容提要、常见疑难问题解析和典型习题解答。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学生复习用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及教师参考。
本习题集是金大鹰主编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工程专科学校非机械类专业少学时《机械制图》教材的配套用书,全部采用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书中图形准确、清晰、秀美。习题的设置测重于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题型多,寓意深,角度新。习题有一定余量,为教师取舍和学生多练提供了方便。 本习题集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工程专科学校以及成人高校非机械类各专业少学时的制图教学,也可供高级工人培训的制图教学使用。
本习题集是根据*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04年制订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参考我校多年来机械类和电类所使用过的习题集,并吸取外校一些较好的题例编写而成,与李广君等同志编写的《机械工程制图》教材配套使用。 本习题集章节编排与教材完全一致。在选题上按照教学的基本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本习题集题量略多于一般教学规定的份量,可供不同专业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国家规划教材是根据**颁布的德育课程、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80个重点建设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并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新教材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教材在理论体系、组织结构和阐述方法等方面均作了一些新的尝试。新教材实行一纲多本,努力为教材选用提供比较和选择,满足不同学制、不同专业和不同办学条件的教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