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描述了多种硅微机械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因为设计和制造传感器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只有经过电学、机械工程、物理和化学培训的工程师才能够进入这个领域并胜任此项工作。为了满足这个需求,本书从有关硅微机械传感器设计所需的基本科学知识开始,论述了包括物理定律的按比例缩小、梁和膜变形的力学、传感原理、流体流动和热传递的基本规律以及相关的电子电路等众多技术环节。此外还向读者介绍了硅微机械加工工艺和传感器封装的基本知识,并用压力传感器、力学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和流体传感器的众多例子说明了设计、制造和性能方面的有关问题。
苏伟、户凤荣主编的《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机电类规划教材)》是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互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满足学生顶岗实习需求,结合《 职业标准数控铣工》对中级工的要求编写的。 本书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8个项目的学习、13个加工任务的训练,学生能够掌握数控铣削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主要包括数控机床工作原理、刀具的选择和使用、工艺路线安排、程序编制、数控仿真加工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机械制造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企业中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人员的参考书。
对于经常接触机械的人来说,齿轮是 重要的零件。技能士の友编集 著陈爱平、张韵风、侯欣芸译的《齿轮的功用及加工/日本经典技能系列丛书》主要内容包括:齿轮的理论、类型、用途、应用、制图方法等基础知识,毛坯加工、齿廓加工、测量等基本操作,齿轮损伤处理、润滑等保养知识。 本书可供磨工及机械加工工人入门培训使用。
构成机械的基本元件叫做机械零件,如轴、轴承、螺钉、齿轮、带轮等。技能士の友编集 著的《机械零件常识/日本经典技能系列丛书》是一本关于机械零件常识的书,主要介绍常用的机械零件都有哪些、具有什么功能、具有哪些相关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联接件、轴、轴承、传动件、其他零件及精度等。 本书可供机械加工工人入门培训使川,还可作为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标准代替GB/T 12465-2002《管理松套补偿接头》和GB/T 14414-1993《套接式管接头》。 本标准与GB/T 12465-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GB/T 14414-1993有关内容编入本标准; ——将标准名称改为“管路补偿接头”; ——增加了大挠度松套补偿接头、球形补偿接头、压力平衡型补偿接头等3类4种型式; ——对原标准中部分尺寸进行了勘误。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系附件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螺纹加工在车削加工中是较难的操作之一。 的车床操作工都是螺纹加工的能手。技能士の友编集 著的这本《螺纹加工》主要内容有:螺纹的种类、螺纹切削标准车刀的形状和研磨方法、外螺纹、内螺纹的加工要点等。书中不仅介绍了使用丝锥、板牙加工等常用的螺纹加工方法,还对其他特殊的螺纹加工方法也进行了说明。 本书可供初级机械加工工人入门培训使用,还可作为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标准与ISO5284:1986《输送带——术语对照表》(英文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T 5756—1986《输送带与传动带术语》。 本标准与GB/T 5756—198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标准名称作了修改; ——对标准章条作了调整; ——删除了有关传动带的术语(1986年版的1.3、2.1.23、2.3、3.8、3.9、3.13、3.14、3.16、4.2、4.4、4.12、4.13和4.14);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本版的第2章); ——增加了耐寒输送带的术语及其定义(见本版的3.1.2.25); ——增加了抗撕裂输送带的术语及其定义(见本版的3.1.2.26); ——增加了节能输送带的术语及其定义(见本版的3.1.2.27); ——增加了轻型输送带的术语及其定义(见本版的3.1.2.28); ——增加了使用寿命和贮存寿命的术语及其定义(见本版的3.4.21和3.4.22); ——增加了外观缺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丰富的图表,系统地介绍了钳工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制度、通用工装夹具和测量仪器的使用、机械零件的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削加工、螺纹加工、去毛刺、研磨和抛光、机械零件的检测等内容,同时还安排了较典型机械零件的手工制作实例,并提供了机械零件手工制作和检测题例供学生实际操作。 本书适合于职业技术学院和成人教育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使用,也可供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数控技术应用等机械制造类相关专业选用,还可供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工程技术人员、模具生产管理人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