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原理、结构、特性和选择四个方面介绍自动控制系统常用的电机、传感器和功率放大线路。内容包括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步进电动机及其控制,小功率同步电动机,永磁式直流无刷电机与交流伺服电动机,旋转变压器,位移轴角编码装置,测速发电机,阻容感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线性功率放大器,脉宽调制型放大器和晶闸管交流器。 本书特点是既讲元件又讲线路,既讲原理又讲应用,既讲静特性又讲动特性,既注意科学性,又注意避免深奥的数学论证。 本书是高等学校自动控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导航、空间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广大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参考和使用。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6896:1984《35mm电影放映机间歇输片齿轮 尺寸》(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ISO6896:1984重新起草。由于ISO6896:1984所引用的标准ISO491:1983和现行标准ISO491:2002相比变化较大,而我国胶片标准和ISO491:2002技术差异较小,本标准对引用标准进行了修改,并将适用范围进行了限定,这些技术性差异用垂直线表示在它们所涉及的页边空白边。
为了促进建设事业的发展,加强建设部系统各行业的劳动管理,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岗位培训和鉴定工作,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我们根据建设部印发的《职业技能岗位标准》、《职业技能岗位鉴定规范》、《职业技能岗位鉴定试题库》及各地工人学习、培训、鉴定工作的实际需要,组织编辑了《职业技能岗位标准、鉴定规范、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系列丛书,按每个职业岗位印刷成单行册。本册职业岗位为胶带机输送工。
本书是一本基础性、实用性的图书,主要介绍液压、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典型液压、气压传动系统及液压、气压传动系统的安装与故障分析等内容。 本书面向所有中等文化基础的读者,是机电技术工人的通俗读物,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的参考书。
本标准是对JB/T308-1975《阀门 型号编制方法》进行的修订。 标准与JB/T308-1975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有如下变化: ——增加排污阀和柱塞阀类型代号: ——增加具有其他功能作用或带有其他特异结构的阀门表示代号内容: ——增加结构形式代号。 本标准代替JB/T308-1975。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王晓钧、黄明亚、宋忠荣。 本标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JB/T308-1975。
本标准代替JB/T 2776--1992((PNl6.O~32.0MPa透镜垫》、JB/T 2777—1992((PNl6.0~32.0MPa无孔透镜垫》。 本标准与JB/T2776—1992和JB/T2777—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格式上有较大变化,将2项标准合并为一项; ——增加了标准的前言; ——示意图全部按新制图标准进行了重新绘制。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l88)归口。
张立维主编的《汽轮机调速器安装/电力施工企业生产岗位技术问答》为《电力施工企业生产岗位技术问答汽轮机调速器安装》,是以现场实践经验为基础编写的,全书共分四部分,十章。主要介绍了汽轮机调速器安装过程中的岗位基础知识、岗位技能知识、施工工艺、安全及质量管理。全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简洁而全面地讲述了汽轮机调速器安装过程中的各知识点,很好便于职工在工作中查找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本书可供从事电力工程施工的建设、监理、设计、施工、调试和运营等岗位的技术、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系统相关院校师生及其他行业有关人员的岗位培训选用和参考。
本手册是在第四版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标准,专业标准以及广大读者的使用意见修订而成的。 本次修订更新了标准,并修订、增添了部分内容。 全书共17章,内容包括:国际单位制、常用数据、标准代号、机械制图、材料、一般标准、螺纹、联接、键联接、销联接、轴系零件的紧固件、滚动轴承、滑动轴承座、润滑剂与润滑方法、联轴器、离合器、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齿轮传动公差、键轮公差、电动机、滑轨等。 本手册可供高等工科院校使用,也可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专业学校使用,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代替JB/T 7050-1993《滚动轴承 清洁度及评定方法》。 本标准与JB/T 7050-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轴承清洁度的定义(1993年版的第2章;本版的3.1); ——修改了标准名称(1993版和本版的封面和首页); ——增加了对C类轴承的清洁度测试方法(见7.3) ——增加了检测结果疑问处理(见第8章); ——修改了样本数(1993年版的6.2;本版的第9章); ——将原来按轴承公差等级进行控制的指标改为按振动组别进行控制,并将指标放入附录C中(1993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附录C); ——将原来按直径系列规定清洁度指标改为按尺寸系列规定清洁度指标(1993版表1;本版的表C.1、表C.2); ——对D≤30mm的轴承清洁度指标进行了细化《1993年版的表1;本版的表C.1、表.2)。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应用液压系统设计指导》是为机械类本科学生的液压系统课程设计编写的。全书共分6章:章介绍了液压系统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第2章介绍了液压系统设计的步骤;第3章介绍了液压缸的设计;第4章介绍了液压泵站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轴承检查工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
JB/T 4238《调速型液力偶合器、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 试验》共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出厂试验方法;第2部分:出厂试验技术指标;第3部分:型式试验方法;第4部分:型式试验技术指标。 本部分是JB/T 4238的第4部分。 本部分是对JB/T 4238.4-1986《调速型液力偶合器、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 型式试验技术指标》的修订。 本部分代替JB/T 4238.4-1986。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是首次制定。 本标准中的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万向集团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元安、雷建中、郭增均、仇亚军、郑晓敏、吴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