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开关电源的基础知识、典型开关电源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开关电源的控制电路及各种保护电路的作用、开关电源的设计流程、开关电源的调试与测试方法等,并给出了几种开关电源的设计实例分析。与本书相关的技术丛书还包括《开关电源设计提高》和《开关电源设计实例详解》。 本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与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供电子和电气工程技术人员,仪器仪表及家电维修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电子爱好者阅读。
《实用紧固件手册(第3版)》根据市场上常见的紧固件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有关资料编写而成。手册共四篇。篇介绍与紧固件知识有关的基本资料;第二篇介绍与紧固件基础有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内容;第三篇按国家标准,分别介绍螺栓、螺柱、螺钉、螺母、自攻螺钉、木螺钉、垫圈、挡圈、销、铆钉、紧固件一组合件和连接副、焊钉等12类标准紧固件的具体品种、规格、尺寸、公差、重量,以及性能和用途等内容,另外,又介绍了市场上常见的紧固件新品种(其他紧固件)的规格、尺寸、重量以及性能和用途等内容;第四篇为附录,是本书引用的紧固件国家(行业)标准的索引,以及每个紧固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ISO)程度。《实用紧固件手册(第3版)》可供广大从事与紧固件有关的采购、经销、设计、生产和科研等工作的人员使用,也可供需要了解、学习紧固件知识的
本书遵循 行动导向 教学理念,以零件加工为主体,共分11个情境,内容包括:加工中心操作入门、加工中心加工工艺分析、加工中心编程入门、平面铣削编程与加工、圆弧加工程序编制与加工、工件轮廓铣削编制与加工、模具型腔零件程序编制与加工、槽类零件编程与加工、孔类零件编程与加工、变量编程、计算机辅助制造。 本书可以作为职业技术院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用书,也供相近专业的师生和从事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作参考用书。
本书详细描述了多种硅微机械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因为设计和制造传感器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只有经过电学、机械工程、物理和化学培训的工程师才能够进入这个领域并胜任此项工作。为了满足这个需求,本书从有关硅微机械传感器设计所需的基本科学知识开始,论述了包括物理定律的按比例缩小、梁和膜变形的力学、传感原理、流体流动和热传递的基本规律以及相关的电子电路等众多技术环节。此外还向读者介绍了硅微机械加工工艺和传感器封装的基本知识,并用压力传感器、力学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和流体传感器的众多例子说明了设计、制造和性能方面的有关问题。
本书包括工件外圆和长度测量、内孔和中心高测量、几何误差检测、表面粗糙度测量、角度和锥度测量、螺纹误差测量、齿轮误差测量、三坐标测量、三维影像测量、零件综合测量 10 个项目内容,每个项目均 附有训练题、各项目的测量方法与步骤。 本书概括了公差、配合与零件测量的主要内容,采用我国公差与配合的新标准,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的理念,突出技术应用性,注重实训和新技术在长度测量中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械类各专业和机电类专业教材,并可供机械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检验人员参考。
GB/T28278《滑动轴承稳态条件下不带回油槽流体静压径向滑动轴承》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第1部分:不带回油槽油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计算; ——第2部分:不带回油槽油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计算的特性值。 本部分是GB/T 28278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012168—1:2001《滑动轴承稳态条件下不带回油槽流体静压径向滑动轴承第1部分:不带回油槽油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计算》。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标准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标准如下: ——GB/T 3141—1994工业液体润滑油 ISO粘度分类(egv ISO3448:1992)。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6)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西
本书是在第1版教材《零件普通车削加工》得到广泛使用的基础上,根据**行业调研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经验进行修订编写。全书按照企业实际工作技能需求,采用项目驱动方式教学,内容包括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三个项目,共有23个典型加工任务。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机械行业生产加工顺序。其中车削加工项目涵盖外圆、端面、台阶、内孔、圆锥、圆弧、沟槽、螺纹、特形面、细长丝杆、蜗杆、偏心工件、薄壁套等复杂零件的车削加工;铣削加工项目涵盖一般机械零件平面、凹凸模型零件、键槽与花键、孔系零件、齿轮等零件的铣削加工;磨削加工项目涵盖平面、外圆、内孔的磨削加工。全书围绕普通车床、铣床、磨床的操作,以实际零件的车、铣、磨加工工艺过程为主线,通过典型零件工艺分析和加工过程展开教学,达到理论学习与职业岗
本书讲述了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工作特征和基本液压回路的组成、功能及特性;对阀控缸(马达)、泵控缸(马达)几种调速回路,压力、流量、功率适应回路,节能回路,蓄能器回路和几类典型液压系统的性能及其应用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液压系统设计计算方法并有实例加以说明;有专门章节介绍液压系统的污染、泄漏、噪声和爬行等几个主要问题的治理方法;每章都配有较多的例题和习题,便于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普通高等教育机电类规划教材:液压传动系统(第3版)》是全国高校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推荐的本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有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或供从事液压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GB/T 23892《滑动轴承 稳态条件下流体动压可倾瓦块止推轴承》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1部分:可倾瓦块止推轴承的计算; ——第2部分:可倾瓦块止推轴承的计算函数; ——第3部分:可倾瓦块止推轴承计算的许用值。 本部分是GB/T 23892的第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 12130—1:2001《滑动轴承 稳态条件下流体动压可倾瓦块止推轴承 第1部 分:可倾瓦块止推轴承的计算》。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 12130-1:2001。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部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6)归口。
《滚动轴承知识问答(第2版)》以问答形式对轴承的概念、分类、代号、规格、品种以及轴承的基本术语、各类轴承的结构性能特点、轴承的振动、噪声、残磁、极限转速、额定载荷、额定寿命和与轴承有关的标准等方面给以定义和说明,介绍了在各种工况条件下,轴承类型和尺寸的选用、公差和游隙的选用、轴承材料的选用、保持架的选用、轴承配合的选用等知识,对轴承的配置、测量、定位、密封、润滑、检测、包装、安装和拆卸等也给予说明,并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滚动轴承专业技术委员会和相关的分技术委员会和国外轴承产品主要生产公司。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明了的图表,从易到繁,基本上解答了滚动轴承实际应用中的各种问题。 本书的资料新、内容全面,采用的标准符合国际和国家的有关标准。 本书除可供机械行业和各使
本书详细介绍了液压系统微机控制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典型方式。重点介绍了常用低压电器及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回路,通用数字控制器,液压系统微机控制中的专用控制器,检测元件,以及液压系统微机控制的常用方式和控制算法。 本书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淡化理论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外电液控制领域比较成熟的新技术和新成果。 本书可以作为具有液压传动技术背景的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控制工程、动力工程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计算机控制”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流体传动与控制、运动控制等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
本书是高等学校机械工程类教材。内容包括:液压与气动技术的研究对象、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图形符号、特点和应用发展概况;液压工作介质的主要物理性质、种类与特性、选用与维护、液体静力学和动力学、管道液流的能量损失计算、孔口和缝隙液流特性、液压冲击及气穴现象;液压元件(能源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的结构原理、特点与选用;液压基本回路的构成、原理及特点;典型液压系统的功能结构、系统组成、原理及特点;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流程与实例;气压传动,包括气动工作介质及其力学基础、气动元件(能源元件及辅助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逻辑元件)、气动基本回路、典型气动系统分析、气动系统的设计方法等。各章未附有思考题、习题及习题参考答案。书未附录部分编入了液压气动技术中常用物理量单位换算及
本书主要内容包含液压传动、电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技术三大学习领域,共19个学习情境。主要讲述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系统的组成、图形符号、传动的工作原理以及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方向;液压与气压传动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压与气压元件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结构特点及应用场合;液压与气压传动基本回路和典型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组成与分析以及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计算实例;液压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各组成元件的作用及其种类;电液压技术;以及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在每学习情境后一节给出了方法指导和习题,说明该学习情境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学习目标与要求以及习题。附录A列举了常用物理量的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附录
本书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汽车、航空等)的高校学生、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全书分三篇,共9章,主要讲述液压、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工作原理、基本回路及电、液、气动控制的工业应用。 本书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密切结合,注重学生在应用技术方面的能力培养,在内容编排上密切与生产实际相联系,选用较为先进、典型的线路和实例,以使学生获得实用的技术知识。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分别为机械加工切削基础、机械加工生产过程及加工质量、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基础、机床夹具设计基础、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数控铣削及加工中心加工工艺等。对零件加工过程中切削参数的确定、加工工艺方案和定位夹紧方案的确定、加工的质量分析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结合案例重点介绍了零件在数控车削、数控铣削和加工中心机床上加工时工艺文件的制订,并讨论了加工过程中的有关工艺和技术问题。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用书。
本书列出了各个工作岗位常见的工作任务,并对各个工作任务给出较为具体的工作指引意见,对可能遇到的问题给出了参考的解决方案。?本书可作为光学专业学生学习和实习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光学行业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指南。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共分10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感性认识、液压油的使用与维护、动力元件的拆装与结构分析、执行元件的选择和拆装、液压辅助元件作用分析、液压控制阀作用分析,液压系统基本回路组建与调试,典型液压传动系统分析及故障排除、液压系统设计、气压元件的作用分析等。每个项目均附有小结及思考与练习,便于读者学习。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编写自始至终贯彻职业教育的定向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原则,努力减少理论知识与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选编了较多的应用实例。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及机电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介绍了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与失效原因,并对失效形式逐一分析,给出预防措施及对策。《齿轮转动的失效及其对策》编写时注重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本书适合齿轮专业的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本书是为帮助读者学习常用机械传动件设计方法,解决数据速查问题而编写的。全书共4章,包括带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和链传动4种常用的传动件。 本书提供了常用机械传动件的基本设计理论及方法,详细收集了传动件的实用设计数据及*国家标准,因此使用本书可以不必翻阅大量的手册及图册即能解决常用的传动件的设计方法及数据速查问题。同时结合工程设计实例,详细叙述了各种传动件设计方法的全过程及数据速查的方法,并就计算结果提供了详细的零件生产图样,有利于读者仅利用本书就能在短时间内学会常用传动件的设计,实用性强。 本书可以为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常用机械传动件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近机类和非机类专业学习《机械设计》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用书。
本标准中“2规范性引用文件”、“3.1.2 小壁厚的计算”、“3.1.5 中间压力额定值的螺纹连接端或焊接连接端钢制阀门”、“4.3铁制阀门小壁厚计算”及“附录A钢制阀门公称尺寸和阀体端部基本内径的关系”为推荐性内容,其余为强制性内容。 本标准的表1数据来源于ASME B 16.34-2004表3一A,原ASME B16.34-2004表3一A中没有的数值按插值法算出。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高科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安徽省白湖阀门厂有限责任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江苏神通阀门有限公司、武汉锅炉集团阀门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良工阀门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恒、金成波、陈江山、高秉申、张逸芳、冯燕、毛剑韵。
全书内容可分为三部分:一是液压技术基础部分,主要讲解液压流体力学基础,各种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液压基本回路等;二是液压技术应用部分,在对典型液压系统进行分析后,主要讲解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液压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等;三是气压技术部分,主要讲解气压元件,气动基本回路,气动控制系统设计、应用与分析等。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