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学液压维修技能》(第二版)以 用图说话 的方式,以大量的图、表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比喻来阐述液压维修技能,内容主要涉及各类液压元件的外观、工作原理和内容结构等基本知识,各种液压元件、回路及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拆装方法、修理方法等基本技能。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十二五"规划教材:液压技术原理与基本结构》以液压技术原理与基本结构为主,共分11个学习领域。内容包括:学习领域一——液压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学习领域二——液压油;学习领域三——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学习领域四——液压泵;学习领域五——液压马达与液压缸;学习领域六——液压控制阀;学习领域七——液压辅助元件;学习领域八——液压基本回路;学习领域九——液压设备的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排除;学习领域十——液压伺服系统;学习领域十一——液压新技术简介。
本标准中“2规范性引用文件”、“3.1.2 小壁厚的计算”、“3.1.5 中间压力额定值的螺纹连接端或焊接连接端钢制阀门”、“4.3铁制阀门小壁厚计算”及“附录A钢制阀门公称尺寸和阀体端部基本内径的关系”为推荐性内容,其余为强制性内容。 本标准的表1数据来源于ASME B 16.34-2004表3一A,原ASME B16.34-2004表3一A中没有的数值按插值法算出。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高科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安徽省白湖阀门厂有限责任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江苏神通阀门有限公司、武汉锅炉集团阀门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良工阀门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恒、金成波、陈江山、高秉申、张逸芳、冯燕、毛剑韵。
本标准的全部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在修订中参考了IS0 10297:2006(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参考了IS0 10297:2006中启闭性、气密性、耐机械冲击性、耐氧气压力激燃性、阀操作机构承受阻力矩试验要求。修改了低压气密性试验,其压力定为0.05 MPa。 本标准参考了美国ANSl/UL 1769:2006中的耐压性试验要求。 本标准的耐用性试验要求是按照我国在气瓶阀设计、制造、检验、使用等方面的经验,高于 IS0 10297:2006和美国ANSl/UL 1769:2006的要求。 本标准代替GB l5382…1994(
本书是《实用液压技术丛书》之一,主要包括液压站的功用、结构类型、设计使用要点、结构总成、典型产品、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及故障排除方法等内容。 为方便读者解决液压站设计和使用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本书在后一章中简要介绍了CAD技术以及污染、泄漏、冲击振动与噪声控制等应注意的问题,并在附录部分收入了国内*液压标准目录,摘录了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和常用液压图形符号标准(其他基础标准亦分散渗透到各相关章节中)。 本书可供各行业液压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现场工作人员使用和参阅,并可作为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成人教育、电视大学的选修课教材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参考书,还可作为工矿企业的短期培训教材。
本书是在第1版教材《零件普通车削加工》得到广泛使用的基础上,根据**行业调研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经验进行修订编写。全书按照企业实际工作技能需求,采用项目驱动方式教学,内容包括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三个项目,共有23个典型加工任务。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机械行业生产加工顺序。其中车削加工项目涵盖外圆、端面、台阶、内孔、圆锥、圆弧、沟槽、螺纹、特形面、细长丝杆、蜗杆、偏心工件、薄壁套等复杂零件的车削加工;铣削加工项目涵盖一般机械零件平面、凹凸模型零件、键槽与花键、孔系零件、齿轮等零件的铣削加工;磨削加工项目涵盖平面、外圆、内孔的磨削加工。全书围绕普通车床、铣床、磨床的操作,以实际零件的车、铣、磨加工工艺过程为主线,通过典型零件工艺分析和加工过程展开教学,达到理论学习与职业岗
本书是为了适应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改革的需要,以“工学结合、过程导向、‘教学做思’一体化”为原则编写的,经过企业调研,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以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应具有的工艺、工装的设计能力为目标,依据机械加工工艺员、车(铣、镗、磨)工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所需的理论与实践的考核大纲要求进行内容设计。本书分为6章,以阶梯轴、燕尾导轨、传动轴、轴类零件、套筒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等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这些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零件,经过教学化处理,都较好地体现了学习内容的工学结合特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提高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文件制定与加工的能力,较好地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及成人高校机械、机电、数控、模具等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书分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和阅读材料3大部分。 项目一~项目四为液压传动部分,主要讲解液压与气压传动认识实训,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液压传动系统实例,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故障分析等内容。 项目五一项目七为气压传动部分,主要讲解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气压传动系统实例和气压传动系统安装调试和故障分析等内容。 项目八为阅读及选学内容部分,主要介绍液压与气动技术相关的知识,可供学生阅读学习;另外还介绍了液压与气压传动一些其他控制元件及液压伺服系统,可供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学时的教师选用。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机械类等专业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师生、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参考。
本书是《液压传动系统》的延续,重点介绍电液伺服控制、电液比例控制等工程实用电液控制技术。在内容上,本书扩展了范围,既重点介绍电液伺服控制和电液比例控制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也介绍构建电液控制系统涉及的信号检测和信息转换等基础技术及液压控制系统油源装置、污染控制、振动与噪声控制等相关技术;为开拓学生创新思维,推进新技术应用,还专题介绍了电液控制新技术,如电液控制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液数字阀及系统应用技术、水压控制技术和电/磁流变流体控制技术等。与同类教材相比,突出了“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强化液压技术”的宗旨,面向工程实际,跟踪科技发展前沿,采取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电-液-计算机控制知识相结合,原理阐述与工程应用实例相结合,技术运用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综合应用
本书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培养目标要求出发,遵循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改革精神,参照目前高等院校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在总结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全书共l0章,以介绍液压传动为主,简单介绍气压传动。其主要内容包括液压传动与控制概述、液压传动流体力学基础、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执行元件、液压控制阀、液压辅助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气压传动。各章后均附有一定量的习题。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工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汽车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学生的教材,还可供从事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液压、气动知识的能力为主线,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 必需、够用 为原则,在保证必要的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淡化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摒弃了繁琐的公式推导和计算,降低了学习难度。全书共分10章,主要介绍了液压传动基础、液压缸、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控制阀及液压基本回路、液压辅助元件、典型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设计、气动传动基础、气动基本回路与气动系统。
本书围绕液压与液力传动的油液的静力学和动力学等特性、关键零部件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基本液压回路的组成和特点以及典型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系统论述了液压与液力传动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工程应用实例。全书共分10章,包括绪论、液压流体力学基础、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控制阀、液压辅助装置、液压基本回路、现代液压控制技术基本知识、典型液压系统分析和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本书以学生为本,内容叙述力求深入浅出。各章节的开始增加了“本章学习目标”、“本章教学要点”、“本章学习方法”和“导入案例”;中间部分有“应用案例”分析;后部分编排有“小结”和“综合练习”。 本书内容丰富、系统,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结合了编者近几年的科研成果实例,并增加了液压传动行业*技术成果的介绍。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
本书为《实用液压技术300题》的第3版,从液压技术基础知识、液压油、液压元件、液压系统应用及维护保养、伺服系统、静压支承、新型液压元件和计算机技术在液压技术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以问题解答、计算题求解的方式,对液压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全书353题。 本书技术性和实用性很强,适用高校本科、高职和中等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的机械类师生使用,也可供从事液压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参考。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分析及故障诊断与排除/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工程机械类专业》共分7章,内容包括工程机械液压传动系统分析基础,典型工程机械液压传动系统分析,工程机械液压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基础,常见液压元件与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典型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工程机械液压传动系统的污染控制,以及工程机械液压传动系统、元件、工作介质的使用与维护。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分析及故障诊断与排除/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工程机械类专业》对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原理、故障的分析详尽、条理清晰、图文并茂、内容全面,便于教学与自学。《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分析及故障诊断与排除/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工程机械类专业》可作为高职高专、中等职业学校工程机械制造、使用和维修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
本教材分流体力学基础、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三部分。流体力学基础部分主要讲述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介质一一流体及其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和能量损失等;液压传动部分主要讲述液压泵、液压马达与液压缸、液压控制阀、液压辅助装置、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气压传动部分主要讲述气源及辅助装置、气缸与控制元件、气动基本回路、典型气动系统应用。 本教材的特点是:以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理论为基础,以流体压力(液压与气压)能进行能量传递为主线,以液压与气压系统元件为基本点,以液压与气压传动回路为基本框架,以典型液压与气动系统应用及液压系统初步设计为目的,使学生对液压与气压传动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掌握重点内容,并注意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 本教材是普通高等院校机
《机械密封泄漏预测理论及其应用》是为了促进机械密封适应过程装备长周期安全可靠、低成本运行的需要而撰写的。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机械密封泄漏机理、密封基本性能、密封泄漏预测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具体包括机械密封特性与端面摩擦特性的一般性描述、密封表面形貌的分形几何表征、机械密封泄漏预测分形模型、机械密封摩擦副表面分形参数的时间相关性研究、机械密封泄漏率与寿命预测、长周期运行机械密封相关参数控制等,内容丰富、新颖,反映了国内外机械密封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本书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类“十二五”规划系列教材,按照*“十二五”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意见编写而成。本书由液压与气动基础、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三篇共15章组成。篇液压与气动基础主要介绍流体力学基础;第二篇液压传动主要介绍液压传动动力元件、液压传动执行元件、液压传动控制元件、液压传动辅助元件、液压基本回路、液压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第三篇气压传动主要介绍气源装置、气动执行元件、气动控制元件、气动辅助元件、气动基本回路、气压传动系统、气动程序控制系统的设计。各篇内容前后相互照应,又有一定的独立性。每章均附有小结和一定数量的习题。本书内容精简,突出工科教学特色,注重加强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训练。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大类专业本科学生教学用书和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学生
《气动与液压技术基本功》主要介绍了流体传动中的基础理论知识;气压、液压能源,执行及控制元件的结构、功能;气压、液压传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书中图文并茂,内容通俗易懂。此外,《气动与液压技术基本功》还结合生产实际的应用对气压、液压控制回路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试验操作分析和介绍。 《气动与液压技术基本功》既适合于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机电类专业作为教材使用,又适合作为数控、机电类岗位准入培训用书,还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工人的自学教材。
这本《机械零部件加工与检测(上)》由方占萍、薛仰全、张康、张俊妍主编,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情境化教学”模式编写的,伞书内容都是按照典犁零件的加工与检测的完整上作过程编排的。本书在介绍了机械加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选择了典型的轴类、套类、回转体类、轮廓类、型腔类、箱体类、复合类机械零件为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典型零件的普通机床与数控机床的加工与检测过程,以仃务驱动、情境教学的方式设计了教学内容,每个学习情境都包括丰富的拓展知识和巩固与提高内容。《机械零部件加工与检测(上)》适合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风能与动力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作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中职学校学牛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