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川崎RS10N工业机器人和天津龙洲RB0105实训台为例,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典型工业机器人和典型自动化生产线的操作、编程和调试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全书共分7个模块,43个任务。 本书除了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外,还特别注重工程应用,力图把企业项目融入教学之中,突出体现高端职业技能、新兴职业技能、长周期职业技能、前瞻性职业技能的开发。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自动化和数控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同时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金属切削基本知识、金属切削加工方法、工件的装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等。全书内容精炼、重点突出,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并根据易教易学的原则编写。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机械类专业和近机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机械产品创新设计》共9章,包 括:绪论,机械创新设计方法,机器的功能原理设计 ,机器总体设计方案制订,装配图设计和绘制,零件 图设计和绘制、设计计算说明书编制,产品的试制、 检验和设计方案修改,综合实训项目教学案例等内容 。本教材以源于企业并经过教学化改造的综合项目作 为载体,按照机械产品设计工作过程对知识和技能的 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对学生实现从产品规划阶段开始 直到完成全部图纸和技术文件的全过程指导,培养学 生开发机械产品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本教材附录部分提供了创新设计课题教学供参考 ,并附有产品安全卫生设计要求,使本教材更加贴近 真实生产的要求。 本教材可作为高职机械类机械产品开发技术的专 业教材,也可以作为机械行业技术人员的产品设计参 考书。
《先进制造技术》由周俊主编,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的理念、基本内容、关键技术和*成果,旨在使读者了解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前沿,拓宽知识面,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理念和方法,培养科学思维、科学创新和工程实践的能力。本书是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6章:第1章先进制造技术概论,第2章现代设计方法学,第3章先进制造工艺,第4章先进制造系统,第5章先进生产管理技术,第6章先进制造战略、理念与模式。各章后附有思考题及习题。 《先进制造技术》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机械大类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供自学者参考。
本教材是根据*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指导组关于“工程训练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基本要求,结合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工程实训教学大纲》内容编写的。 本教材包括的内容有:绪论、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基础知识、铸造生产、压力加工、焊接生产、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刨削加工、钳工与装配、常用量具使用及测量、数控加工基础知识、数控加工、特种加工方法、创新教育、机械创新实践案例等内容。另随书附一本实训报告。本教材是按机械类专业工程训练的要求编写的,适用于高等学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工程训练,其他专业可适当删减使用。
本书是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编写而成的。从科学思维、学科综合和技术集成的角度,本书系统介绍了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的理念、基本内容、关键技术和*成果,旨在使读者了解国内外先进制造前沿技术,拓宽知识面,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理念和方法,培养科学思维、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的能力。全书共6章,内容包括先进制造技术概论、先进工程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制造自动化技术、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各章后均附有一定量的思考题与习题。
制造工艺规划与FMS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相关专业、工业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机械行业的设计和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是为适应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强化高职高专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提升创新能力而组织编写的。本书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工种分类为主线编写,作为高职高专教育机电类(机械类和近机械类)、管理类等专业的机械制造实训和相关工种等级技能培训教材,并与韩春鸣主编的《机械制造基础》及《机械制造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配套使用。 本书主要内容有:铸工、锻工(含冲压工)、焊工、热处理工、钳工、车工、铣工及数控机床操作工相关工种。各章后配有一定数量的复习思考题。 本书主要适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在机械制造实训和参加国家劳动部门相关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的培训中使用,也可供各类成人高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选用,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参考及作为相关培训教材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本书以机械制造工艺学为主,对原机械专业课程“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夹具”、“机床概论”等进行了整合。全书共六章,主要内容包括金属切削过程及其控制、机械加工设备与典型刀具、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概况。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本科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院校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余承辉主编的《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第2版)》是在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背景下,作者在积累多年教学和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典型零件加工、机床常用夹具、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现代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综合实训等。 本书为高职高专、电大、职大、成人教育等院校机械类、机电类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教材是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是根据原国家*高等教育司颁发的《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基本要求》,由中国农业出版社组织国内多所院校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结合各自学校教学大纲内容和近年来教学改革成果而编写的。 本教材共两篇十章,其中篇内容有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第二篇内容有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常用加工方法、齿轮齿形加工、精密加工和特种加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先进制造技术。每章附有适量的复习思考题。本书以切削加工为主线,较好地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在机械加工领域的*工艺与技术,着重阐述了基本原理与工艺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教学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以适应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本教材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的教材和参考
本书突破了以往的教材编写结构,以项目式的教学模式为导向,但又不失传统教材的严谨性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本书针对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尝试,引用大量生产线的实践内容,并在每章后一节设计具体的实践项目,将各章知识按照项目式教学要求进行综合实训。全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结构严谨、清晰,突出教学的可操作性。全书共分6章,分别是绪论、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传动、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接口、传感器信号处理及其与微机的接口、机电一体化中的伺服系统、机电一体化项目教学案例。
本书内容包括金属切削机床的传动设计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金属切削刀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三部分。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注重基础理论的阐述,保留普通机床设计理论的精华,采用先进的设计手段;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反映国内外机械制造装备的科技成果及其发展趋势。本书配有电子课件,请需要的教师到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查询、下载。 本书是普通高等工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规划教材,也可作为机电工程专业的参考用书。
本书主要讲述了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以及MATLAB软件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全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绪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控制系统的根轨迹、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以及数字控制系统初步等部分。
全书共分为三部分:部分介绍了计算机在制造业中的作用,并对因特网的诞生、历史沿革和结构作了初步介绍;第二部分主要介绍CAD/CAM,数控加工、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第三部分是全书重点,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敏捷制造,快速原型制造,绿色制造,纳米技术和微纳制造以及生物制造等。为便于读者学习,在本书每章的难句都有中文注释,后附有总词汇表。
为了提高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应用能力,本书在内容设计上紧密结合现代制造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三维CAD建模、CAM代码生成与仿真、数控机床操作等基础;另一方面系统地将基于光学扫描的逆向设计技术、FDM以及SLA工艺的快速原型技术、基于ADAMS软件的虚拟样机技术等引入实验教学。全书结构严谨,既可以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业设计、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工程等专业学生相关课程的实验实习教材,也可以作为一般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全书共5部分,依次是反求工程与快速制造、UG NX CAD、UG NX CAM、虚拟样机技术及Adams软件应用、数控机床加工操作。
本书为*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学实际,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即金属材料及热加工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和机械加工基础。具体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学的基本知识,钢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金属毛坯的形成;尺寸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及检测;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车削、铣削、磨削、刨削、钻削、镗削加工,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的基本知识等。 本书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成人高校、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和民办高校的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教材,或作为自学用书。 本书由华东升主编,方长福、张璐青副主编,吴剑红、刘少军、朱凌云参编,张秀玲、糜敏芳主审。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重点专业教学改革经验和教学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分两部分,即典型零件质量检测与控制项目教学和学习资料。项目教学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实用零件作为载体,学习资料为项目教学的辅助部分,两者配合,注重技能与知识的综合训练与培养。
本书内容涉及柔性制造自动化系统及其单元技术,包括:柔性制造系统、柔性装配系统、人与柔性制造自动化系统、柔性制造自动化系统的机床特征、柔性制造系统的刀具及刀具原理、工业机器人、自动仓库和自动导向小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