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整理了包括Y、Y2、Y3及其派生产品,共计23个电机系列经校正核准的修理数据,涵盖了目前在用电机的大部分规格。本书除绕线式转子专用的绕组外,还收录了国内外特殊结构型式的新绕组,并对各种极数绕组的接法做了详尽的介绍。本书对端面模拟画法的绕组及其嵌线表进行了分析和解读。针对初学者说找不准图的问题,设计了两种不同的选图方法。本书是电机修理人员的常备工具书。
本手册基于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特点,兼顾理论基础和设计实践两个方面,根据设计人员在冲压模具设计过程中的需要,系统地介绍了冲压模具中常见高效模具的设计标准、原则及设计步骤与方法,并列举了大量先进实用、全面可靠的结构范例。 主要内容包括:复合模、聚氨酯橡胶模的设计方法;多工位级进模的应用条件、设计方法和要点;冲压用材料等。对于不同类型的冲模,每章均介绍了新颖的典型结构,有些图例为首次发表。 本手册可为从事冲压模具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帮助,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查阅参考。
本书从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出发,围绕机械制造的各个生产环节,系统地介绍了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的原理、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全书共分九章,主要介绍了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基本概念、自动化制造系统技术方案、自动化加工设备、物料供输自动化、自动化加工刀具、检测过程自动化、装配过程自动化、自动化制造的控制系统及工业机器人等内容。为了便于学习和理解,在第三章~第九章每章增加一节自动化应用实例,以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初步具备自动化制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能力,同时这些实例也可以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自动化方案设计提供参考。本书有配套的相关教学资源,可在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官方网站上下载。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工业工程等机械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机械设计与
《机械制造工程学》是机械类本科教材。本书将《金属切削原理》、《机床夹具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机床概论》四本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精选、修改、增删、重新编写,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及基本装备,机械加工的误差及控制加工质量的方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艺成本的方法,理论的实践应用,机械制造的新技术和新发展。 本书内容丰富,编排精炼,表达清楚,实践性强,可供大专院校机械类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阅。
本书涵盖了原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学中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特种加工、微细加工与微机电系统、增材制造技术等课程内容,以系统地阐述精密与特种加工工艺为目的,以加工过程的主要能量形式为主线,以实现物理、化学和复合/组合加工的综合交叉为重点,全面构建了集精细加工、特种加工和复合/组合加工等技术为一体的课程内容;阐明了现代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注重培养和激发读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精密/超精密切削与磨料加工、热/电化学/化学/机械等能量作用的特种加工及其复合/组合加工、增材制造、微纳制造与微机电系统等。
本书着重介绍了车床的基本工作方法,还介绍了车矩形螺纹、梯形螺纹、蜗杆和多线螺纹及复杂零件的装夹和加工方法。对常用车床结构和调整,切削原理和刀具,车床夹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典型零件工艺分析等也作了简要阐述。本书还介绍了镜面车削、数控车床等内容。为了方便读者查询,本书附录中收录了车工常用的有关资料和数据。
本书结合近6年共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和“2008~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数控技能大赛现代制造技术类比赛”的经验,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整体技能的提高。重点介绍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试题,突出了系统性、实用性、通俗性。全书各部分联系紧密,并精选了大量各省经过实践验证的典型试题。本书适合用于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集训、数控、模具专业的中专、技校、职高学生的实训教材,也可作为数控铣床操作人员以及从事数控加工技术人员的培训资料。
本书介绍了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计算,并根据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所需,收集整理了常用公式和重要公式,给出了11个工种的机械加工计算公式,包括钳工加工的计算、车削加工的计算、铣削加工的计算、磨削加工的计算、镗削加工的计算、钻削加工的计算、刨削加工的计算、插削加工的计算、拉削加工的计算、钣金件的展开计算、数控编程中的计算,每一种加工方法都附有相应的计算实例。 本书内容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讲解清晰、易学易用。 本书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资料,可为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的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帮助,尤其对初、中级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具有指导意义。
本书从复杂产品设计工程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复杂产品协同装配与规划的方法和技术,着重介绍了复杂产品协同装配建模技术、协同装配性分析技术、人机协同的智能装配规划与优化技术,以及人人协同的集成装配设计与规划技术,并结合具体例子介绍了面向复杂产品的协同装配设计与规划系统及其应用。 本书集中体现了在国家“863”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取得的研究成果,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反映了现代产品开发技术的*进展。 本书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产品开发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机械类号业研究生学习与工作的参考书。
《机械设备安装工艺 第2版》是根据国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重点建设专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大纲编写的。在原规划教材《机械设备安装工艺》版基础上,广泛收集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对典型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实际应用案例,充实到教材。
本书对原有教材进行了优化,在重点介绍有关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还考虑了机械制造领域的*成就和发展趋势,增加了NC技术与NC机床、数字制造和网络化制造、绿色制造与环境等新内容、新技术,以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正确认识。 本书内容包括:机械制造工业的作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切削与磨削、机床设备、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具设计、机械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机械装配工艺、先进制造工艺技术、数字化和网络化制造、绿色制造与环境等内容。本书适合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培养面向生产线人才的需要。
《现代加工技术(第3版)/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是国防科工委“十五”规划教材——《现代加工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年首次出版,2009年出版第2版)的第3版。 《现代加工技术(第3版)/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加工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切削加工、磨粒加工、光整加工、电加工、高能束流加工、微细加工、纳米加工、绿色加工、难加工材料加工、难加工结构加工以及加工参数优化与数据库。 《现代加工技术(第3版)/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全面阐述了材料去除加工的理论与技术,内容系统、先进、实用,满足机械工程类本科专业宽口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现代加工技术(第3版)/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制造类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
本书是为适应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需要,将机械制造几门专业课程中的核心教学内容,以机械制造工程基础原理为主线进行综合编写而成的一门系统的机械制造专业基础课教材。主要内容有:金属切削的基本要素,金属切削过程及切削参数优化选择,机床、**和加工方法,工件的定位夹紧与夹具设计,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精密、特种加工和新工艺技术方法简介等。章末附有习题与思考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制造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机械类通用的专业基础课教材。
本书详细讲解NX 10数控编程模块中的多轴铣加工技术,主要阐述使用NX 10进行多轴铣削数控编程的应用方法,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详述了每个功能的应用范围,并结合实际生产中的工艺要求说明了每个参数的具体释意以及参数设定的原因。书中还在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进行了强调与注释说明,并在理论讲解之后,结合贴切的PRT进行实例操练,得以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应用之中,使读者能更透彻地理解相关概念。全书共20章,主要内容包括NX多轴加工概述、格式转换、NX多轴孔加工、定轴加工、NX多轴铣加工基础知识、刀轴概念详解、NX四轴铣加工、侧倾刀轴、深度加工五轴铣、可变流线铣、NX外形轮廓铣、NX多轴曲线驱动加工、NX侧刃铣、一般运动、NX叶轮加工模块、NX CAM新功能说明、NX多轴铣综合练习、工序模型的创建、刀轨虚拟仿真验证、Sinumerik优化控制输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是编者在总结近几年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本书内容精练,理论阐述简明,文字简洁。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分为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两篇。工程材料篇主要阐述各种常用工程材料的化学成分、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组织结构、使用性能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机械零件及工程结构等的设计、制造和正确使用提供有关合理选材、用材的必要理论指导和实际帮助。机械制造基础篇主要阐述金属机件成形工艺,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铸造、压力加工和焊接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材料的热加工工艺性能、各种热加工工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等知识。此外,为了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材中有意识地增加了部分先进材料成形工艺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
《高等院校“十二五”教材:机械制造装备及其设计》对目前的数控加工设备进行了较为完整的介绍,适当反映了国内外机械制造装备的新发展、新成果和新动态。
本书共13章,主要包括金属的切削、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机床夹具设计、组合夹具的应用、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轴类零件、套筒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和圆柱齿轮等典型零件的加工,机械装配工艺过程的设计等内容。本书从工艺实施的生产实际出发,遵循教学规律,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按学生的认知准备、认知方式以及技术应用学科的内在逻辑重组教材内容;并通过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其案例,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地掌握机械加工工艺原理和技术方法的实际应用。为使课程标准明晰及方便教学,本书各章明确了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分为了解、理解、熟悉和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可在教学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小结则进一步强化所学内容的整体印像。本书可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高
本书以新的课程体系对机械制造(冷加工)专业所必需的切削机理、机床设备、加工方法及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科学的优化组合,避免了不必要的内容重复,使各部分之间的衔接更为合理。全书分为基础理论、加工方法和制造工艺等三篇,含金属切削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切削机床、加工工艺和装配的基本知识;各种典型的加工方法;工艺规程的制订及加工质量的分析等共十六章,介绍了较多实用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本书的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联系实际,每章均附有思考题与习题,是高等工科院校机电专业及教改力度较大的机制专业用教材,也可供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制造技术基础》围绕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围绕“培养具备扎实的工程基础理论、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工程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培养目标,让学生以产品制造技术为中心,掌握产品制造技术过程包含的主要环节与知识点,熟悉材料、成形原理(或机理)、成形工艺(包括工艺方法、工艺规程、零件结构三大部分)、制造工装夹具(或模具)及设备、零件热处理及质量缺陷与检测等,为未来的专业学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制造技术基础》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本科技术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工业工程、管理工程、工业设计等有关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制造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和自学。
智能制造是互联网+制造的发展方向。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新一代的制造业必将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开始走上了工业化的发展之路。《智能制造与应用》比较系统地了介绍了智能制造的概念、基础知识、关键技术和企业应用,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智能制造概述,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柔性系统,智能控制技术,人机交互,智能产品与服务,企业经典案例等,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深入研究提供了教学和研究条件,也为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智能制造新知识、新技术提供了资源。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课程教材、企事业单位的培训教材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智能制造领域的部分领导企业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同时提供了新的应用案例,比如,德国西门子公司,潍柴集团。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机电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
本书是为适应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需要而编写的专业核心教材。内容涉及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机常用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等。 全书共分九章。到四章讲述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提高零件表加工质量和生产率的途径;第五章介绍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原理、保障精度的措施以及与机床相配的常用刀具;第六至八章包括机械加工精度、加工工艺及装配方法;第九章为夹具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此外,每章还配有思考与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机械制造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武文革、辛志杰、成云平、曾志强编*的《现代 数控机床(第3版)/现代数控技术系列》共分8章,介 绍了现代数控机床的基本知识、数控机床的分类及数 控机床的发展趋势;典型数控加工中心、多轴车削中 心与数控车床的主参数、功能、传动系统及结构特点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进给伺服系统设计、床 身与导轨及数控机床的总体设计;数控机床的结构设 计要求,数控机床的总体布局,人机工程学设计及方 案的评价与选择;数控机床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本书可用作高等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 关专业本科生教材,还可供从事计算机应用研究,特 别是从事数控技术开发及数控设备使用与维修的人员 参考,同时也可作为各种层次的继续工程教育用数控 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