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村镇供水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培训丛书第四系列的分册。介绍了供水水泵的结构性能与运行维修。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水泵和供水泵站的概述,离心泵的基本构造及其各部件作用,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分类与性能参数,离心泵的性能曲线与工况调节,离心泵的型号与机组的选型配套,水泵的运行操作、维护与故障处理,泵站的机组安装与运行管理,中小型水泵机组如何检修,水泵机组运行、保养程序与规范。
本书为与高等学校农田水利工程专业通用教材《水泵及水泵站》和机电排灌工程专业通用教材《水泵学》、《泵站工程学》相配套的习题集、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 全书共分十章,一至八章为水泵及泵站习题部分;第九章为水泵实验及指导书部分,第十章为课程设计及设计指导书部分。后附有计算题答案。 本书在附录中收集了与本课程有关的常用资料,以供教学参考。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Y 0451-2003《一次性使用输注泵》。 本标准中的技术内容参考了IS0/DIS 28620:2009《非电驱动便携式输注泵》。 本标准与YY 0451 2003主要技术内容差异如下: ——修改了标称容量、标称容量的定义,增加了残留量的定义,取消了有效输注量的定义; ——修改了流量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修改了自控给液量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修改丁设计和特性的要求和试验; ——修改了化学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全国输液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上海怡新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吴平、姚秀军、沈永、贾或飞、李克芳。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3006--1991~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 汽蚀余量》,与GB/T13006--199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一一修改了第3章(见3,1991年版的3); 一一增加了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耐蚀合金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博山精工泵业有限公司、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有限公司、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湖南湘电长沙水泵有限公司、合肥新沪屏蔽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武新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同泰泵业有限公司、山东颜山泵业有限公司、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泵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水泵研究所、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浙江新界泵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有限公司、博山精工泵业有限公司、山东颜山泵业有限公司、淄博华成泵业有限公司、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玉艳、刘卫伟、潘再兵、许敏田、郑昱、李娟、王磊、王立磊、卢熙宁、王世民.
《泵与风机应用技术(高职高专十二五电力技术类专业规划教材)》(作者刘宏丽、王洪旗)为高职高专“十二五”电力技术类专业规划教材。 《泵与风机应用技术(高职高专十二五电力技术类专业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泵与风机的基本理论、泵与风机的基本结构、泵与风机的性能分析、泵与风机的调节与运行、电厂泵与风机的应用、泵与风机的检修等。本书主要阐述了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和理论基础,介绍了泵与风机的基本结构,对设备的性能、调节和运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密切结合专业的培养要求,全面阐述泵与风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特点,重点介绍泵与风机的设备与运行调节、检修与安装、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等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电力技术类火电厂集控运行、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
《泵与风机应用技术(高职高专十二五电力技术类专业规划教材)》(作者刘宏丽、王洪旗)为高职高专“十二五”电力技术类专业规划教材。 《泵与风机应用技术(高职高专十二五电力技术类专业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泵与风机的基本理论、泵与风机的基本结构、泵与风机的性能分析、泵与风机的调节与运行、电厂泵与风机的应用、泵与风机的检修等。本书主要阐述了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和理论基础,介绍了泵与风机的基本结构,对设备的性能、调节和运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密切结合专业的培养要求,全面阐述泵与风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特点,重点介绍泵与风机的设备与运行调节、检修与安装、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等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电力技术类火电厂集控运行、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
《泵与风机应用技术(高职高专十二五电力技术类专业规划教材)》(作者刘宏丽、王洪旗)为高职高专“十二五”电力技术类专业规划教材。 《泵与风机应用技术(高职高专十二五电力技术类专业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泵与风机的基本理论、泵与风机的基本结构、泵与风机的性能分析、泵与风机的调节与运行、电厂泵与风机的应用、泵与风机的检修等。本书主要阐述了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和理论基础,介绍了泵与风机的基本结构,对设备的性能、调节和运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密切结合专业的培养要求,全面阐述泵与风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特点,重点介绍泵与风机的设备与运行调节、检修与安装、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等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电力技术类火电厂集控运行、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
《泵与风机应用技术(高职高专十二五电力技术类专业规划教材)》(作者刘宏丽、王洪旗)为高职高专“十二五”电力技术类专业规划教材。 《泵与风机应用技术(高职高专十二五电力技术类专业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泵与风机的基本理论、泵与风机的基本结构、泵与风机的性能分析、泵与风机的调节与运行、电厂泵与风机的应用、泵与风机的检修等。本书主要阐述了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和理论基础,介绍了泵与风机的基本结构,对设备的性能、调节和运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密切结合专业的培养要求,全面阐述泵与风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特点,重点介绍泵与风机的设备与运行调节、检修与安装、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等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电力技术类火电厂集控运行、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
GB/T 184306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分为两部分: ——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第2部分:户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本部分为GB/T 18430的第2部分。本部分与GB/T 18430.2—2001相比主要变化内容如下: ——增加分体户用机的分类(见4.1.4); ——名义工况调整为规定蒸发器的出水温度和流量,冷凝器的进水温度和流量(2001年版3.3.1,本版的4.3.1); ——污垢系数的修订:蒸发器水侧污垢系数调整为0.018 m2·℃/kW,冷凝器水侧污垢系数调整为0.044 m2·℃/kW(2001年版3.3.2,本版的4.3.2); ——增加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NPLV的定义(见3.2); ——增加部分负荷工况及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见4.3.3、4.3.4); ——增加部分负荷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5、6.3.6); ——机组名义工况性能系数COP改为不低于GB l9577的限
庄中霞主编的《供水机电运行与维护(2供水泵站电气设备及其使用)/村镇供水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培训丛书》是“村镇供水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培训丛书”中的《供水机电运行与维护》系列第2分册,详尽介绍了供水泵站电气设备及其使用。全书共分6 章,包括电工基础理论,泵站电气主接线和配电装置,泵站电力变压器的作用、原理与结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结构与工作原理及使用,常用开关电器和保护电器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安全用电等内容。 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编写形式,内容既简洁又不失完整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非常适合村镇供水从业人员岗位学习参考,亦可作为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的培训用书。
本标准代替JB/T6533-1997《旋片真空泵》。 本标准与JB/T6533-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2X-1、2XZ-1进气口径由原16改为20; ——在试验方法中增加了测试装置及测试仪器的要求; ——增加了泵的测量条件; ——增加了*消耗功率的测量方法; ——增加了工作温度的测量方法; ——增加了检验项目表3; ——增加了型式试验中500h连续运转的考核指标; ——根据性质和作用将原标准性附录A改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真空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归口。
《泵与风机(电力技术类动力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全国电力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为全国电力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力技术类(动力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全书分为四个情境,共十一个学习任务。学习情境一为泵与风机的初步认识,通过参观火力发电厂或火力发电厂全厂模型,让学生了解泵与风机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学习情境二和学习情境三为泵与风机的结构认识,通过动手拆装泵或风机,让学生了解泵与风机的结构、泵与风机各组成部件及其装配关系。学习情境四是泵与风机的运行,通过仿真运行,学习如给水泵、送风机、引风机等火力发电厂中大型泵与风机启停、运行监控和常见故障现象及其处理等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电力技术类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1)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合肥华升泵阀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大学、沈阳水泵研究所、合肥师范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强、巫建波、宫恩祥、石海峡、王安生、赵宝奎、汪晓波、宋巍巍、陈先春。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3007—1991《离心泵 效率》。 本标准与GB/T 13007—199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修改了试验介质的规定内容(见4.1,1991版的2.1); ——删除了多项条款中使用的“规定点”一词(见4.2、4.3、示例1、示例2,1991版的2.2、2.3、示例1、示例2); ——B线修改为泵容许工作范围内*点的效率(见4.3,1991版的2.3); ——增加了ns=210~300范围内泵效率的计算示例(见示例3); ——“离心油泵和离心耐腐蚀泵”修改为“石油化工离心泵”(见第1章、第4章、第5章、图3、表3, 1991版的第1章、第2章、第3章、图3、表3)。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泵标
GB/T 18430《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分为两部分: ——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第2部分:户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本部分为GB/T 18430的第2部分。本部分与GB/T 18430.2—2001相比主要变化内容如下: ——增加分体户用机的分类(见4.1.4); ——名义工况调整为规定蒸发器的出水温度和流量,冷凝器的进水温度和流量(2001年版3.3.1,本版的4.3.1); ——污垢系数的修订:蒸发器水侧污垢系数调整为0.018 m2·℃/kW,冷凝器水侧污垢系数调整为0.044m2·℃/kW(2001年版3.3.2,本版的4.3.2); ——增加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NPLV的定义(见3.2); ——增加部分负荷工况及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见4.3.3、4.3.4); ——增加部分负荷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5、6.3.6); ——机组名义工况性能系数COP改为
本标准是对GB/T 9069—1988《往复泵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 工程法》的修订。 本标准与GB/T 9069—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声功率的标准声源的测试方法(比较法)中,增加了移动传声器测试方法测定混响室内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 ——将原标准中附录D中的多点测试方法改为参考资料。 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9069 1988。
本标准是对GB/T 13364—1992《往复泵机械振动测试方法》的修订。 与68/T 13364—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原标准中各种泵的安装和工况的要求,按GB/T 7784标准执行; ——增加了第7章测点选择的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13364—1992。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