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批判哲学(精)》是吉尔·德勒兹1963年出版的著作,原版在一百余页的篇幅中,将康德的三大批判体系解释为诸职能(faculté)的三种“法权的”关系构成的一架宏伟“机器”,并将代表着“自由的和谐”的第三批判奠立为代表着“有所立法的一致”的前两个批判奠基的“起源(genèse)”。在德勒兹哲学生涯的早期,即“哲学史”时期,这本小书紧随着其成名作《尼采与哲学》(1962)出版,它被德勒兹自己称作对康德的一次“敌情侦察”,但也包含着德勒兹对康德哲学的态度的转折。这一转折对理解德勒兹思想整体的发展都有着指示作用。进一步发挥其中对第三批判的解释的论文《康德美学中的起源理念》收录在《荒岛集》中。
本书介绍电磁泵铸造技术,共分7章:铸造技术发展;直流电磁泵;直流电磁泵关键部件设计及实验;直流电磁泵在定量浇注中的应用;直流双联电磁泵关键技术;直流电磁泵在低压铸造中的应用;直流电磁泵中耐火材料。 本书可作为铸造领域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研究生教材。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泵试验知识,包括:基础知识、泵的各种试验、试验回路、试验用仪表与标定、具体试验方法、测量不确定度和测量数据表达、计算机辅助测试、试验中常见的故障、特殊泵试验、潜水泵用电动机试验、泵的振动和噪声测量与评价。 本书可供泵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选用、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大学师生参考。
本书由一线技术工人编写,体现了上海排水工人为城市的水环境建设作贡献的决心、信心和能力,是一本通俗易懂、有较高实用价值和指导作用的工人自己的好书。 该书结合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的污水泵站组群。剖析了现代化大型泵站设备的结构及可能产生的故障原因,详尽地描述了故障的现象、预兆、解决方法和应急措施,编制了一线操作岗位的预防措施,表达形式多样,共性与个性结合,图文并茂,逻辑性强,是技术工人工作实践的智慧结晶。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流体力学,下篇为泵与风机。流体力学主要内容包括:流体及其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动阻力及能量损失,管道的水力计算,绕流物体的阻力和升力等;泵与风机主要内容包括:泵与风机的分类与构造,泵与风机的叶轮理论、工作性能、运行调节和维护,泵与风机的检修,发电厂常用泵与风机等。
刘敏丽主编的《泵与风机运行检修(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创新型规划教材)》主要阐述叶片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构造、性能、运行及检修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针对火电厂运行维护及检修岗位中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重点介绍了叶片式泵与风机的性能、运行工况调节、运行维护、故障检修等常见问题。本书分为六个学习项目:泵与风机分类和工作原理认知、叶片式泵与风机结构分析、泵与风机性能分析、泵与风机的运行、泵与风机的检修、泵与风机常见的故障及处理。以“任务驱动 ”组织安排内容,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介绍基本知识和技能,将企业需求、行业标准融为一体,将实际工作过程引入教学内容,力求少而精,通俗易懂。 本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生产,既考虑了知识的系统性,又考虑了学生技能知识的需要和提高
本书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编写,全书共分6章,对能源的基本知识、能源利用过程中的流体机械、典型的流体机械结构及功能、CAD技术在流体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流体机械内部流动数值模拟技术、流体机械测试技术及流体机械内部多相流动等进行介绍,突出了知识面宽、结合专业发展的特点,使读者对当今流体机械的设计手段和研究方法有宏观而系统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读者可以有所侧重地继续深入到某一个专题领域。本书可作为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教材,亦可为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泵与风机应用技术(高职高专十二五电力技术类专业规划教材)》(作者刘宏丽、王洪旗)为高职高专 十二五 电力技术类专业规划教材。《泵与风机应用技术(高职高专十二五电力技术类专业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泵与风机的基本理论、泵与风机的基本结构、泵与风机的性能分析、泵与风机的调节与运行、电厂泵与风机的应用、泵与风机的检修等。本书主要阐述了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和理论基础,介绍了泵与风机的基本结构,对设备的性能、调节和运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密切结合专业的培养要求,全面阐述泵与风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特点,重点介绍泵与风机的设备与运行调节、检修与安装、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等知识。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电力技术类火电厂集控运行、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
本书(王春堂、孙玉霞主编)系统地阐述了水泵的构造、原理、性能、工况点的确定等基础知识,以及进、出水建筑物,进、出水管道,泵房工程设计的方法、步骤。全书共分11章:绪论,水泵的基础知识,叶片泵的基本理论,叶片泵的运行工况及调节,水泵的汽蚀与安装高程确定,泵站工程规划,水泵选型和配套,泵房,进、出水建筑物设计,进、出水管道,泵站机组安装与运行管理。每章均设置有学习重点、学习要求、小结及思考题,以便于自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利水电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专业的教学用书及参考书,也可作为成人教育水利水电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使用,并可供相关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及工程师参考。
王春堂、孙玉霞主编的《水泵与水泵站》系统地 阐述了叶片泵的类型、构造、基本原理与性能、水泵 工况点确定与调节、水泵汽蚀及防护等基础知识,以 及进、出水建筑物,泵机选型与配套,管道工程,泵 房,泵站辅助设备规划,设计方法。全书共分11章: 绪论,水泵的基础知识,叶片泵的基本理论,叶片泵 的运行工况及调节,水泵的汽蚀与安装高程确定,泵 站工程规划,水泵选型和配套,泵房,进、出水建筑 物设计,进、出水管道,泵站机组安装与运行管理。 每章均设置有学习重点、学习要求、小结及思考题, 以方便自学。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 资源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专业的教学用书及参考书 ,也可作为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水利水 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专业的 教材使用,并可供相关领
《北大版·高职高专土建系列规划教材·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立体化系列规划教材:水泵与水泵站技术》基于CCDIO工程教育理念,全程嵌入水文化,“以水为师,以文化人”,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实施育人教育。《北大版·高职高专土建系列规划教材·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立体化系列规划教材:水泵与水泵站技术》内容共分8个学习项目,包括水泵的发展及泵站的应用、水泵构造及常用水泵、叶片泵的性能、叶片泵的运行、给水泵站工艺设计、排水泵站工艺设计、泵站施工和泵站运行。在编写上突破已有相关书籍的编写逻辑,以提高学生泵站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工程案例为载体,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水化人”,体现“能力本位”和“育人为本”的课程观。 《北大版·高职高专土建
本书从泵内流体流动特点分析了叶片泵非设计工况的性能和泵内流动损失,找出水力参数与性能参数和通流部件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综合迭代和优化的原则,充分利用计算机快速计算的特点设计叶片泵各通流部件的几何尺寸和形状,并同时满足高效率、优汽蚀性能和非设计工况进运转可靠的要求,提供了一套设计理论、方法和步骤,是一种新的设计系统和方法。 本书在叶片泵设计方法上有新的突破,书中推荐的许多分析思路和设计方法在国内是首次提出,它充分总结了前人成功的经验,引用了作者在离心泵非稳定工况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 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有关专业的师生、设计研究院所及工厂有一定基础的技术人员使用。
本标准的第5章5.1.1中a)、b)、c)、f)、g)、5.1.2、5.1.5、5.2.1、5.2.2、5.3.1、5.3.2中a)、b)、5.4、5.6.1、5.6.2、5.7、5.8、5.9、第6章、第7章、第8章中8.3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本标准修改采用EN1012-2:1996《压缩机和真空泵安全要求第2部分:真空泵》(英文版)。 本标准与EN1012-2:1996的章节、条款一致,技术内容一致。 本标准根据EN1012-2:1996重新起草,与EN1012-2:1996的差异为: ——为了与现有的真空技术标准配套使用,将EN1012-2:1996《压缩机和真空泵安全要求第2部分:真空泵》的名称改为我国的《真空泵安全要求》; ——对于EN1012-2:1996引用的国际标准和欧洲标准中有被修改采用的我国标准,本标准引用我国的这些国家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或欧洲标准;对于EN1012-2:1996引用的国际标准和欧洲标准中有被非等效采用的我国标准,本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本书主要阐述了离心泵与风机和轴流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理论,较详细地分析了设备的性能、工况调节、汽蚀工况及泵与风机的运行,对泵与风机的选型、改造、磨损、噪声及其防治也作了介绍。
本教材包括绪论、流体力学基础、泵与风机等三部分内容。绪论主要阐述本课程的性质及学习的目的和任务,介绍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的发展概况。篇着重介绍流体及其压力等基本概念,阐明液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和液体管内流动、流体绕流物体或做超音速流动时阻力损失的基本规律,以及两相流动基本知识,并举例说明它们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第二篇以叶片式泵与风机为主介绍其分类、型号、原理、基本性能参数等基本常识;以叶片式泵与风机纵剖面图、性能曲线及工作点为主线,阐述泵与风机各部件名称、作用等基本知识;阐明性能曲线绘制、变换原理、意义和影响因素,工作点意义与调节原理等主要理论知识;并以热力发电厂常用泵与风机为例,综合阐述它们的作用、特点及其运行的基本知识。 本书系*规划的中等职业教育电力类重点建设专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