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形式新颖活泼,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现了科学性和实用性。由4个项目、9个任务组成,具体包括认知叉车、叉车实训操作、叉车安全和叉车比赛模拟实训四个方面的内容。 项目一介绍了叉车的基本理论,主要是对叉车基本结构、叉车分类以及叉车相关参数识别三个方面的介绍。 项目二是对叉车操作的介绍,其中包括基本操作、叉车货物上下架操作和绕桩操作三方面的内容。 项目三讲述的主要内容是叉车操作安全规范和叉车日常维护与保养方面的知识。 项目四为叉车比赛模拟实训,其设计的目的就是对叉车各项基本操作的应用考核。
本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外振动磨发展概况、特大型振动磨的结构原理、特大型振动磨的动力学、特大型振动磨的零部件设计、特大型振动磨粉磨产品的形貌分析、特大型振动磨的应用工艺、特大型振动磨的应用等。 本书可供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科技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的师生参考阅读。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16061:2000《与无源外科植入物联用的器械 通用要求》。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 英文原版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凡已等同转化为我国国标或行标的,均用国标或行标代替; C)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外科植入物和矫形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天津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外科植入物专业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宝芬、张鹏、李立宾、姚志修、邹冰。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1)归口。
本标准的3.1.2、3.1.3、3.2.2、3.3.2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 l.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青岛青锻锻压机械有限公司、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红、马立强、杜勇、邢吉柏。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印刷机械研究所、浙江蓝宝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珠、刘锋、唐建康、周国强。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1)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汤阴县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戈、赵树英、齐惠昌、张跃进、孙乃霞、李复印。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苏州农业药械有限公司、台州信溢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新宇、傅锡敏、汪建、陈健。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9)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南通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宁波格兰特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汝捷、魏德强、范明升、李学来、孙洲阳、陈伟。
本标准按照GB/T1.1-209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2)归口。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台州信溢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大农实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严荷荣、刘树民、陈俊宝、傅锡敏、汤根法、王洪仁。
董达善编著的《起重机械金属结构》是《起重机械金属结构》(董达善主编)的教学辅导书。 《起重机械金属结构》包括上、下两篇。上篇对应教材内容,各章分四大部分。 部分为学习要点,对金属结构基础知识和教学要点进行了扼要的归纳和提炼,便于读者课后复习;第二部分为思考题,涵盖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读者可以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检验学习的成效;第三部分为例题,供读者参考研习;第四部分为计算题,针对各章内容和起重机械金属结构的工程应用,编写出部分计算类习题,供读者参考练习,以利于举一反三,巩固所学基础知识。下篇为课程设计,是为多学时课程安排的、具有工程背景的综合练习,包括一个桥式起重机实腹式主梁的典型设计和一个臂架式起重机的格构式臂架段的典型设计,每一个设计课题适合于2周的课时安排。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9)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南通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宁波格兰特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汝捷、魏德强、范明升、李学来、孙洲阳、陈伟。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1)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汤阴县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树英、齐惠昌、张跃进、孙乃霞、李复印。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30177~过滤机性能测试方法》包括以下3个部分: 一一第工部分:加压过滤机; 一一第2部分:真空过滤机; 一一第3部分:压榨过滤机。 本部分为GB/丁30177的第1部分。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分离机械标准化技术~(SAC/TC 9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杭州兴源过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景津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衡水海江过滤机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章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莱芜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浙江金鸟压滤机有限公司、四川多维过滤设备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进、张德友、徐孝雅、姜桂廷、杨振民、匡继勇、钟新钢、
本书着重阐述了大中型拖拉机手进行培训和考核时所需要的各种基础知识,并以湖北及长江流域当前生产量,应用广泛的大中型拖拉机为主要机型,在系统描述柴油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全面介绍了拖拉机的正确使用与安全驾驶、维修保养及故障排除等机手必须具备的常识。同时设立专门章节,论述了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及其常用配套机型,以利于广大拖拉机手在实际生产中更好地提高拖拉机的使用效率。 本书主要适用于广大拖拉机机手阅读,也可作为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机构对拖拉机驾驶员和农机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的教材,还适合从事农机管理、农机推广、农机服务的基层农机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和参考。
本书介绍了矿山机械修理及安装的基本方法,并且详细介绍了混凝土基础的施工方法、起重的相关知识和工程进度表的编制方法,因而此教材的内容较为全面和系统。本书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电类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中职相关专业教材和供从事矿山机械设备管理、维修和安装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部分是Bj/T 10925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锻村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0)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