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代替JB/ T 3000——1991《铸造设备型号编制方法》。 本标准与JB/T 3000——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通用铸造设备型号的表示方法中规定“允许企业自行加上用于识别企业的特定代号”: ——专用铸造设备型号表示方法重新规定; ——根据铸造设备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补充和调整了本标准“3 铸造设备名称的命名”中相关表格的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6)归口。
本书是为参加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的考生复习专业技术法规而专门编写的复习题解。全书共分绪论及十二章,涵盖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所要求的主要专业技术法规和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条例。绪论介绍了各章的主要内容,介绍了复习方法及答题中应注意的重点问题、考试的题型设计技术与答题技巧。其后每章由基本内容、复习题解答两个小节组成:基本内容部分总结性地给出法律法规条例等的组成、篇幅范围和重点内容;复习题解答部分在专业技术法规的范围之内,设计有四选一标准考试题型的题目共约1000道,并给出标准答案。考生可以通过自测的方式学习和考查自己掌握法律法规知识的情况,帮助考生在考前复习较短的时间内,事半功倍,全面学习掌握法规内容,取得好的考试成绩。 本书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9)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南通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宁波格兰特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汝捷、魏德强、范明升、李学来、孙洲阳、陈伟。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理用电分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提出并归口。
本书是高等工科院校化工工艺类及相关专业“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的教材,适用学时为50-70学时。 全书分为三篇,共十八章。篇为工程力学基础,介绍了力学的基本概念,物体的受力分析和静力平衡条件;材料的力学性能;杆件在基本变形和组合变形下的强度和刚度计算及疲劳失效的概念。第二篇为化工设备设计基础,介绍了容器的基本知识及分类;回转壳体的类型、特点、计算方法及设计要求;化工设备标准零部件的结构及选用。第三篇为机械传动,介绍了化工设备中常用的几种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失效形式、结构和设计计算方法。 本书除作为高等院校化工工艺类本科教材外,还可用于石油化学、轻工、材料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亦可作为企业、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书中附有例题和习题。
本书是根据《机械设备安装工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编写的。全书分初级、中级两个部分共十章。主要内容有施工准备、典型部件(联轴器、皮带轮、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齿轮等)安装、典型设备(泵与风机,机床,空气压缩机,桥式起重机,电梯,回转窑,金属容器等)安装、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工艺管道安装等。 本书适用于初级和中级机械设备安装工培训,是机械设备安装工职业技能鉴定的推荐辅导用书,也可供各级培训中心、职业学校的师生参考。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l9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旭恒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印刷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丽华、覃宗燕、严珠、杨冬梅。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书是机电类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课教材。其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系统的机床电气控制和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控制。教学内容以工程应用为目的,以理论适度、强化应用为重点,突出实用性和综合性,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典型电气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液压传动基础知识、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传动系统、气压传动与控制等。在机床电气线路图形及液压与气压控制图形符号的绘制上,均采用*的国家标准。 本书可作为三年制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的3.1.2、3.1.3、3.2.2、3.3.2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 l.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青岛青锻锻压机械有限公司、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红、马立强、杜勇、邢吉柏。
《机床设备电气与PLC控制》是根据机械类高职高专系列教材“机床设备电气与PLC控制”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 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电动机(包括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步进电动机、控制电机)及其电气控制原理、机床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机床电气控制电路设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础知识、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方法及应用。每章后附有习题和思考题。附录中选有电气图常用图形符号新旧对照表和PLC编程器的使用说明。 本书全面贯彻了高职高专教材“理论够用为度,重在实践”的指导方针,力求突出机电结合、电为机用的特色,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元器件的介绍着重于外部特性和在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课程体系新,内容全面、实用,由浅入深,重点突出。 本书可作为高职及大专院校机电工程类专业学生教材,并可作为机械工
本书是根据*教高〔2002〕2号文件精神,由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组织全国80多所高等院校合作编写的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之一。教学内容以工程应用为目的,以理论适度、讲清概念和强化应用为重点,突出实用性和综合性,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全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绪论,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序控制技术,液压传动控制技术,气压传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设备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 本书可作为2年制和3年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等专科学校、职工大学、业余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电视大学以及其他大专层次的机电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高等职业教育 十二五 规划教材:设备管理与点检维修》的内容按照各个岗位的设备管理工作任务进行编排,这些岗位包括维修工、润滑工、操作工、车间设备管理员,以及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内的专业岗位。*章主要介绍设备管理发展历程与内容体系:第二章内容主要针对一线生产人员,介绍如何正确使用与自主维护设备;第三章、第四章内容主要面向设备管理专业人员,分别介绍设备点检和设备维修;第五章内容主要面向企业设备管理部门,介绍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管理。第六章介绍了设备管理精益化。同时,《高等职业教育 十二五 规划教材:设备管理与点检维修》的编写并没有放弃对设备管理内容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的追求。在内容上继承了中国特色设备管理的好经验、好方法,吸收了日、美、英等国现代设备管理理论与方法之精髓,并融合了编者从
《船舶柴油机》主要介绍了柴油机的原理与构造,船舶柴油机的各个系统和运行管理知识。《船舶柴油机》为航海类学科轮机管理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二、三管轮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培训用的教材和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分为6章,除第1章概论、第2章工艺功能设计方法外,其他章节涵盖了*应用及广泛采用的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包括:金刚石刀具精密切削加工,精密与超精密磨料加工,挤压珩磨加工,磨料喷射加工,磁性磨料研磨加工,车铣加工,超声波加工、旋压、辊挤、摆碾、楔横轧、累积叠轧、等通道角挤压、高压扭转加工,电火花加工,电火花线切割,电化学加工,激光加工,电子束、离子束、等离子体加工,超高压水射流切割加工,LIGA和准LIGA加工,扫描隧道显微加工。
本书是一本论述设备维护新概念的著作,提出了“TnPM清扫-点检-自主维护体系”。 本书指出TnPM的清扫-点检-自主维护体系与日本TPM传过来的点检管理体系的*区别在于:向下将点检与设备清扫、自主维护有机结合起来,向上与专业维护和维修预防衔接形成管理闭环。 本书希望帮助读者一点点从传统点检体系的影子里走出来,开创全新的设备防护体系。 让我们用这句警语来共勉:颠覆自己,否则竞争将颠覆我们! 本书可供广大企业各层管理人员及设备维护人员参考。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环境保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南大学、江苏省电厂废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克勤、曲守信、徐海涛、葛介龙、王新龙。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物流机械设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系列教材》改变了原有的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模式,而是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新体系。本着“积极稳妥、科学谨慎、务实创新”的原则,对相关行业、企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职业岗位群对知识技能的需求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教学内容。 《物流机械设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系列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遵循“理论够用、突出技能、易教易学”的原则,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采用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法。 全书分为15个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以“学习任务描述——理论准备——实践操作——评价与反馈——技能考核标准”为编写模式,突出了技能培养。
本书共分六章,主要讲述了服装生产中常用的裁剪设备、黏合设备、通用缝纫设备和专用缝纫设备、车缝辅件及整烫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调整、保养及维修等内容。为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本次修订增补了近年来使用广泛,并且反映良好的一些新机种。鉴于服装教学的特点和需要,本次修订保留了原书关于服装机械常见机构及传动原理的简介。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服装工程、服装设计专业教材及服装机械相关专业教学参考用书,职工大学服装专业及各类服装教育培训教材或自学参考书,也可作为服装企业和相关企业技术人员的阅读参考用书。
本书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化工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编写的。 全书共11章,包括化工设备概述、压力容器基础、换热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塔类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反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式加热炉的使用与维护、管道与阀门的使用与维护、泵的使用与维护、压缩机的使用与维护、其他化工设备介绍及化工设备的运行管理等内容。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了“以应用为目的,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全书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内容精炼、资料翔实,实用性强。每章后均附有小结及思考与练习题。 本书适用于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各类教育,也可供相关科技人员参考。
本教材内容主要针对学生未来工作岗位中的设备操作运行、维修岗位及运转设备技术员岗位。全书共包括离心泵的检修、活塞式压缩机的检修、离心式压缩机的检修以及离心机的检修四个基本训练项目,一个拓展项目(其他类型泵的检修),以及一个综合项目(认识工厂常用的化工机器)。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按照项目化教学的要求,依据化工检修钳工职业资格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托,重新编排了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融入训练任务之中。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检修工的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