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维修工》采用问答形式,对仪表维修工岗位的相关问题和知识进行了介绍与解答。主要内容可分为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部分。基本素养包括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等内容;基础知识包括与仪表维修工岗位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HSE知识等内容;基本技能包括操作技能和常见故障判断处理等内容。
《常用仪器仪表使用与维护》全面系统地介绍在电子产品生产、调试、维修工作中各种常用检测仪器仪表的基本结构、适用场合、功能特点以及基本操作使用方法。重点介绍了万用表、电压表、频率计数器、钳形表、示波器、兆欧表、信号发生器、场强仪的种类特点与其典型仪器的按钮功能,以及在调试、维修和测量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全书重点在于技能操作的展现,突出技能传授的特点。 《常用仪器仪表使用与维护》适合作为职业技术院校电类专业“仪器仪表使用与维修”课程的教材,也适合电子产品生产、调试与维修的技术人员、售后服务和维修人员以及业余爱好者阅读。
《润滑油加氢异构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为指导、规范收费公路自助交易设备的设计、生产和检验制定本文件。本文件是在总结了收费公路自助交易设备在收费公路收费站入出口车道工程应用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本文件按照《中国公路学会标准编写规则》(T/CHT
为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关于深化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告知承诺和优化审批服务的要求,市场监管总局修订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本书主要包括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公告、检验检测机
本教材参照原高等学校理科化学专业分析化学教材编审小组1986年修订的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仪器分析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而成,力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书共十八章,包括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与荧光光谱法、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X衍射分析法、电导分析法、库仑分析法、电位分析法、极谱和伏安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化学中的质量控制和统计分析等基本实验50个、设计实验题目11个和外文文献实验 9个。每章均首先扼要介绍本章实验所涉及的基本原理、相关的仪器及使用方法。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本书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工、农、医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供从事分析、检验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l2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北分麦哈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重庆川仪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南京分析仪器厂有限公司、北京市华云分析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国家分析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志华、姜培刚、胡体宝、徐淮明、唐青云、郭晓维、袁正。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以JB/T 1396—1991为基础,参考并引用了GB/T2625((过程检测和控制流程图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GB/T 4457((机械制图》、GB/T4728((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等标准的有关内容制定而成。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仪器仪表自控系统检验测试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明华、蔡闻智、肖红练。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仪器仪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交通等各个领域,正确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维护与检修至关重要。因此,本书针对仪器仪表检测人检测人员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常用的仪器仪表为对象,对主要内容进行精心选择,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为生产一线技术人员讲述了有关仪器仪表检修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电测量仪表、分析仪器、材料试验仪器及温度测量仪表的检修技能。尤其是在维修技术方面,本书推出了不少简便易行,灵活独特的检测、维修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是一本较好的科普读物。 本书既适合仪器仪表维修专业人员、操作者和检测人员使用,又可作为开设仪器仪表专业的技校、中等职业学校的配套教材,同时还可以作为从事计量与测量工作人员进行短期培训的教材。
《基层供电企业员工岗前培训系列教材》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结合生产实际编写而成的。继2010年本套教材推出14个分册之后,2012年又推出8个分册。目前,本套教材共有22册。本册为《仪表与测量》,全书共8个单元,主要内容有:电工测量和仪表基础知识、磁电系仪表、电磁系仪表和仪用互感器、电动系仪表、电能表、电阻测量仪表、新型电工仪表、实验。周雁青主编的《仪表与测量》可作为基层供电企业新员工、复转军人人职和生产技术人员提升职业能力的培训用书,也可供电力职业院校教学使用。
张宋文、周榆峰主编的这本《传感器技能工作岛学习工作页》依托全国领先的传感器技能工作岛实训设备,结合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一体化教学体系改革、大胆尝试任务引领的一体化教学新模式。主要内容包括:任务一开关量传感器在传送机构分检系统中的应用;任务二传感器在化工混合反应釜控制模块中应用;传感器技能工作岛综合职业能力目标分解表。
GB/T 20245((电化学分析器性能表示》分为以下5个部分: ——第l部分:总则; ——第2部分:pH值; ——第3部分:电解质电导率; ——第4部分:采用覆膜电流式传感器测量水中溶解氧; ——第5部分:氧化还原电位。 本部分为GB/了20245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了1.1—2009和GB/T20000.2—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 60746—3:2002((电化学分析器性能表示 第3部分:电解质电 导率》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 l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0 9001:2008,IDT) 为了方便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在GB/丁20245.3的标准文本中用“GB/T 20245的本部分”代替“IEC 60746的本部分”; ——小数点符号用“.”代替“,”;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主要讲述仪表的安装与维修。第1章~第7章具体介绍自动化装置一次元件与取源部件的安装,仪表及其辅助设备、管路、附件的安装与制作,导线电缆的敷设,仪表防护与工艺配合以及常用安装材料、常用加工件等。第8章、第9章主要介绍了自动化装置的故障分析诊断方法,并用典型案例剖析了仪表故障实例,举一反三,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简易仪表工手册使用。
朱士忠主编的《精密测量技术常识(第3版)》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之一,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基本要求编写的。 《精密测量技术常识(第3版)》主要内容有:机械精度设计基础、尺寸的公差与配合、形状与位置公差、测量技术基础常识、轴套类零件的测量、键与花键的测量、螺纹的测量、盘类零件的测量、箱体类零件的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测量、三坐标测量机简介,且附有相应的实验报告与习题。 书中编入的相关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技术,贴近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的教学需求。在附录中还介绍了测量常用计算方法,以及量具、量仪的保养常识。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
本标准是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的通知》(沪建标定[2019]752号文)的要求,在经过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同济大学会同有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CJ/T 112—2000《IC卡家用膜式燃气表》。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参考了EN 1359《煤气表一膜式煤气表》,本标准是对CJ/T112—2000《IC卡家用膜式燃气表》的修订,与CJ/T 112—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IC卡膜式燃气表的适用范围,*流量从10 m3/h增加到160m3/h,同时将该标准的名称改为《IC卡膜式燃气表》; ——取消了存储卡; ——取消了使用交流电源的IC卡燃气表; ——增加了内置电池的使用寿命要求; ——增加了对IC卡燃气表外观的要求; ——环境条件要求中,增加了对IC卡燃气表贮存温度的要求; ——外壳防护等级由IP31改为IP53; ——增加了静电保护的要求; ——增加了静态电流和*工作电流的要求; ——增加了转换误差的要求; ——增加了安全性要求。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是隶属于中国石化的 特大型炼油、乙烯、化工、化纤联合企业,成立于1983年12月28日。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是中国石化的直属科研单位,是中国石化HSE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及应用开发的重要研究基地,是 石油石化安全技术优势突出的安全工程研究机构,也是 危险化学品危害预防与控制、行业安全风险评价、石化行业HSE管理咨询的主要支撑单位。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3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原量仪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计量学院、江苏麦克龙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桂林市计量测试研究所、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国顺、孔明、黄晓宾、曾勇、贾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