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了仪表维修常用仪器及工具的使用、自动化装置故障诊断方法、压力测量仪表、物位测量仪表、流量测量仪表、温度测量仪表、在线分析仪表、调节阀、安全栅等辅助单元仪表、控制系统、DCS、PLC与ESD、旋转机械状态监测系统等的维护、常见故障与处理及故障实例分析。 本书可作为仪表维修人员的参考用书,也适合职业院校自动化仪表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参考。
《机械基础》教材是国家“面向21吐纪课程教材”,暨“普通高等学校‘九五’部级重点教材”,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它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互换性原理以及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等诸门机械课程的内容,有机整合,精编而成,内容包括制图基础,机械图,零件的受力分析、失效分析和材料选择,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零、部件等共六篇十七章以及附录。 ???本书是《机械基础》教材第3版的配套习题集(制图部分),其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制图原理,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等六章的习题。由于两书为同一作者所编,因此本书与主教材相辅相成、紧密配合,便于使用。在机械工业出版社教材服务网(wWw.cmpedu.corn)上提供习题集中图样的AutoCAD格式电子版及习题答案,教师可以通过该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2)归口。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 [2005]739号文)的安排制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大坝安全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德康、徐晓乐、江晓明、刘敏飞、张建涛、冯军。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这本《民用电子计价秤计量常识》由钟颖和孟江主编,以问答的形式,通俗易懂地介绍了电子计价秤的基本常识、选用技巧和作弊防范等。解答了如何判断商家使用的电子计价秤是否符合国家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电子计价秤市场上常见的防作弊方法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以及相关普法知识。《民用电子计价秤计量常识》主要为广大百姓日常生活中电子计价秤的正确选购和商品的公平交易提供科普指导,也可作为相关企业的员工科普培训读本及各地“计量惠民”和“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活动宣传推荐用书。
本书是高校教材《光电大地测量仪器学》的配套教材。 为加强《光电大地测量仪器学》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光电大地测量仪器方面的检测、检修及操作技能,我们特地编写了这本书。本书的内容包括:《光电大地测量仪器学》各章的思考题、部分章节的例题;课堂实验指导书;光学经纬仪和水准仪的检定方法;6''级、2''级光学经纬仪和S3级水准仪的检修、调整;几种系列的光电测距仪和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使用操作方法,以及光电测距仪部分项目检测结果和PC-1500平差计算程序。 本书是测量工程专业师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测绘工作者、光电大地测量仪器检测与维修人员参考。
根据水利部《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2001)及“水利水电产品标准编制十五计划”,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 l.1—2000)的要求。为保证在辟j水文仪器的产品质量和使用年限碍到有效控制.进一步规范水文仪器的使用寿命与报废程序,避免因长期使用而破陨、陈IH或综合性能已严重降低的水文仪器仍用于水文测验,影响水文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编制本标准。
本书是在版《仪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进行修订的。 全书共六章。主要内容包括电位分析法、电导分析法、比色分析和分光光度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气相色谱分析法及其他几种仪器分析法简介(火焰光度分析法、红外线气体分析法、恒电流库仑滴定法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每章节后都附有思考与练习,题量和难易程度适中,有利于教与学。书后的附录还给出了常用的一些仪器分析数据。 本书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和化学检验中级工使用,也可供开设仪器分析课程的其他专业学生选用,还可供有关人员学习和参考。
铁合金工艺及设备设计规范GB 50735-20 ,本社编,中国计划出版社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本社编 原价 ¥12.00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04-01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37号)编制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大坝安全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网南京自动化研究院、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泽崇、刘玉峰、霍家平、熊国文、关秉洪、张建宁、吕刚、江晓明。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这本《民用水表计量常识》由李晨和王轶巍主编,以问答的形式,通俗易懂地介绍了民用水表的基本常识、实用技巧和普法监管等。解答了如何鉴别水表质量的好坏、怎样知道水表的准确度等级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民用水表计量常识》主要为广大百姓正确安全使用水表和节约用水及防止计量作弊提供科普指导,也可作为相关企业的员工科普培训读本及各地“计量惠民”和“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宣传活动推荐用书。
本规程根据《关于下达国家电网公司2007年度技术标准制定或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07-]555号)下达的企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编制。 绝缘电阻表端电压测量电压表是在绝缘电阻表的检定中进行端电压测量的新型仪器,其特点是输入阻抗高、测量电压高。本规程根据其特点,结合我国高阻检定设备的特点,从技术要求、测量方法、检定记录和证书格式等方面进行统一和规范,进而规范绝缘电阻表端电压测量电压表的检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电力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巧成、陈伟斌、王莉。
本标准代替JB/T 5213—1991《内、外圆磨加工主动测量仪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JB/T 5213—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了活动量端浮动范围的术语定义和要求(1991年版的2.2和5.4): ——修改了内圆磨加工型测量仪的量端收张范围0.2mm为0.3mm(1991年版的表2;本版的表2); ——修改了控制器的调零范围100um为80um(1991年版的3.8;本版的4.7); ——修改了四信号控制器的电压波动范围±20%为±15%(1991年版的表5,本版的4.7); ——修改了检验量端收张范围的检具高度游标卡尺为千分表检查仪(1991年版的4.3,本版的5.2): ——删除了检验绝缘与耐压的60Hz正弦波电压条件下进行耐压试验(1991年版的4.5): ——修改了测量装置密封性的检测方法(1991年版的3.13和4.11,本版的5.10)。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文)的安排制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大坝安全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为了规范电力安全事故调查工作,根据《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制定本规定。具体包括电力安全事故调查机构、调查原则、调查权限、调查过程、法律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