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士忠主编的《精密测量技术常识(第3版)》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之一,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基本要求编写的。 《精密测量技术常识(第3版)》主要内容有:机械精度设计基础、尺寸的公差与配合、形状与位置公差、测量技术基础常识、轴套类零件的测量、键与花键的测量、螺纹的测量、盘类零件的测量、箱体类零件的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测量、三坐标测量机简介,且附有相应的实验报告与习题。 书中编入的相关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技术,贴近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的教学需求。在附录中还介绍了测量常用计算方法,以及量具、量仪的保养常识。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
《21世纪机械工程系列:机械原理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第5版)》主要内容包括: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第2章连杆机构分析和设计;第3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第4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第5章轮系;第6章其它常用机构;第7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第8章机械的平衡。各章均包括基本要求、内容提要(重点和难点)、例题精选与答题技巧、思考题与习题。
《机械原理》内容包括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的运动分析、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以及机械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在内容的取舍和阐述方面,《机械原理》着重阐述了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使论述尽可能深入浅出,删除了一些偏于理论性的内容,列举了大量工程案例,结合工程实际阐明理论问题,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内容的编排是从机械的共性分析(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及动力学分析),过渡到典型机构的分析与设计(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及间歇运动机构),落脚点是机械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机械原理》使教师能够按照理论体系脉络清晰地讲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对学生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
本书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的分析,以及企业组织、技术、流程、模式、数据的调研和优化入手,提出设计智能工厂的目标、指导思想、通用准则,为机械制造企业编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模型,有助于保证智能工厂建设的顺利进行。
本书此次修订按照打造新工科精品教材的要求,以培养新素养形能力为牵引重构课程边界、按教学实践积累总结和新工科要求重塑课程知识点、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要求提供媒体教学内容,精心对第3版进行了诸多重要修订,使内容更为优化,更切合时代需求。本书主要介绍控制工程中分析和综合线性定常系统的时、频域理论和方法,内容包括:绪论、数学模型、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综合与校正。本书正文融入有针对性的例题,并精选习题,附有MATLAB/Simulink软件在控制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实践项目工程教学案例、电液控制系统分析与综合工程实例以及习题参考答案。本书配套有PPT教学课件和公众教学资源(登录方法见封底勒口),公众教学资源有教学课件、习题详解、扩展阅读等内容,便于学习与交流互动。
《管道工识图制图(初级管道工适用 第2版)/机械工人技术理论培训教材》采用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较系统地介绍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管道工程施工图的识读和制图知识。内容包括:识图制图基本知识,管道施工图基本知识,管道平、剖面(断面)图与管道轴测图,机械零件图,建筑施工图,给水排水、采暖、空调、制冷工程施工图,动力(站)房管道施工图,管道配件展开图。 《管道工识图制图(初级管道工适用 第2版)/机械工人技术理论培训教材》可作为从事管道安装、维修工人的培训教材或自学用书,也可供从事管道工种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1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代替GB/T 13180-1991《7射线计数管》。 本标准与GB/T 13180-1991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X、γ射线GM计数管”; ——修改了第3章“名词和术语”中的部分术语,如“计数管”、“使用寿命”等; ——增加了名词和术语“极限工作电压”、“绝缘电阻”、“角响应”; ——修改了GM计数管的分类(4.2); ——修改了“技术要求”的内容(第5章); ——增加了“计数管的外观和尺寸测试”(6.2)和“计数管的绝缘电阻测试”(6.3); ——修改了表1“GM计数管技术性能参数”、表2“GM计数管极限工作环境下的性能参数”和表4 “检验、试验项目的分组”; ——修改了“标志”中的内容(8.1)。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中心归口。
为提高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建设水平,落实国家“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相关政策,制定《GB/T 51421-2020 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技术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架空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归口。
本标准代替GB/T 11168—1989《光学系统像质测试方法》。 本标准与GB/T 11168—1989的主要差异为: ——规范了GB/T 11168—1989第2章中的引用标准; ——将GB/T 11168—1989第3章、第4章、第5章和第6章归入同一章,标题改为“像质测试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3)归口。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以“任务引领”的课程设计思路为原则,结合大量生活和生产实例,结合化工仪表发展的*技术,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详细论述了化工仪表系统的相关知识内容。与以往教材相比,本教材在内容上有了大胆的突破和创新,以生活和生产实例,以简洁和通俗的语言以及图文并茂的表达形式,让学生更易理解和喜爱,力求体现“简洁、通俗、清晰、实用、新颖”的风格和思想。
GB/T 4935《土工试验仪器 固结仪》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单杠杆固结仪; ——第2部分:气压式固结仪。 本部分为GB/T 4935的第2部分。 本部分与GB/T l5406 岩土工程仪器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等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协调一致。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京土壤仪器厂有限公司、南京智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深尔科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全国工业产品生产*办公室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审查部。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茅加峰、夏康、陆旭、袁龙、杨熙章。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鲍良钝。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从事工程监测技术教学与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全书共八章,分别阐述了工程监测技术基础知识、基坑工程施工监测、公路工程施工监测、地铁盾构隧道工程贯通与导向测控技术、地铁盾构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水利工程监测、边坡工程监测、GPS定位技术在工程监测中的应用等内容。 全书内容全面先进、资料翔实、实用性强,可作为高等学校有关专业的通用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测绘、土木、交通及有关工程监测的设计、施工、科研人员学习参考。
本教材分为两篇,包括56个实验。篇概论介绍了有关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并对各类仪器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二篇的实验内容包含了14个方法类别的62个具体实验项目。后的附录是常用仪器分析实验数据和参数。考虑到各院校仪器设备的多样性,也为了使本书具有普适性,本书尽可能地对每种仪器分析方法多对应几个实验;同时在每一类别方法上编写了设计试验,目的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做研究性的实验。 本教材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材料等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供从事化学实验工作或从事化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参考。
本书是根据高等职业技能操作与实训的要求,以《化工仪表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为依据编写而成的。 书中主要内容包括:目前企业当中常用的现场压力测量仪表、流量测量仪表、物位测量仪表、温度测量仪表、显示仪表控制阀与定位器、自动控制系统、信号报警与联锁系统、旋转机械状态监测系统、过程分析仪表等的使用,以及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和维护与检修。本书注重提高学生及企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突出实际技能的提高。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仪表专业学生的技能操作与实训的教材,同时也适合大、中、小型企业仪表维修人员选作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用书。
本书是高职高专IT类专业主干课程教材。本书首先介绍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然后通过虚拟容积测量仪器的设计、虚拟信号发生器的设计、越限报警的程序设计、虚拟仪器的波形显示设计、虚拟仪器数据存储设计、数据采集和仪器控制等模块来介绍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的基本原理和虚拟仪器编程技术,后介绍几个具体设计实例,更好地帮助学生运用虚拟仪器技术。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测试技术、仪器仪表、工业控制、计算机应用、电气、机械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膜式燃气表的结构、计量原理、计量特性、定型鉴定和型式批准、计量检定及使用、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其中重点介绍了膜式燃气表的计量原理和检定。 本书可供从事膜式燃气表的科研、制造、使用、计量检定、维修人员使用,也可作为膜式烯气表的话题培训参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