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保持第五版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除旧添新、适当修改而成的。本书内容共分十章。除了介绍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方面的基本知识,本书还分别介绍了构成自动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检测元件与传感器、自动控制仪表及执行器等;在简单、复杂控制系统的基础上,介绍了新型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后结合生产过程介绍了典型化工单元操作的控制方案。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也适用于其他一些类型(例如石油、医药、轻工、食品、林业、冶金、煤矿、生物、环境 )高校相关专业,还可供从事连续生产过程的工艺技术人员参考。
本手册以我国的轴承国家标准及轴承产品样本为基础,参照国外主要轴承公司(厂)近年来的轴承产品样本,按照轴承结构和类型尺寸系列编制而成。本《手册》包括外轴承代号对照、外轴承公司(厂)补充代号说明、外轴承公差等级、游隙代号对照、外主要轴承公司(厂)名录等。手册采用国家标准,内容实用,编排合理,查询方便。可供轴承生产、经营部门广大技术人员、计划生产管理人员、机械维修人员、仓库管理人员、供销和外贸工作人员查阅使用,是一本很有实用价值的工具书。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电工学、电子学、自动化及仪表方面的有关知识,重点介绍了自动化及仪表技术的各方面知识,既在第三单元进行了综述和汇总相关基本知识,又分别介绍了测量及仪表知识、部分新型显示仪表、控制规律及仪表,对简单控制系统做了较全面的介绍,对其他各类控制系统、典型化工过程控制方案做了说明。通过八个综合训练任务培养学生基本的动手能力和读识、操作能力。 本书适用于无电工电子学基础,希望尽快掌握一些仪表、过程控制有关知识的学生,也可作为仪表工培训教材。
本教材简要总结了现代精密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种类、特点和应用,根据测量对象分别介绍了尺寸、形位误差、表面粗糙度、校准、螺纹及齿轮、硬度、逆向等测量,并结合测量对象及测量案例详细介绍了常见现代精密测量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测量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手段。本教材汇集了近几年工程应用的经验,以实用为宗旨,强调系统性、层次性、实例丰富性、项目多样性,突出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一体化,注重人才工程应用能力和理论素质的综合培养。 本书是为高等学校、专科学校及职业学校的机械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测量技术等相关专业学生,以及从事质量检验的企业人员等编写的实践教材,同时可供其他专业的人员借鉴。
本书将经典的智能仪器仪表设计理论与前沿的嵌入式系统应用结合起来,依托美国Microchip公司生产的PIC系列微处理器的应用实例,使读者通过本书和实验,深刻领会智能仪器仪表在设计中涉及的各种技术和理论,并能结合相关知识,初步学会智能仪器仪表的设计。 本书主要介绍了智能仪器仪表的基本概念、PIC6F877单片机的原理及软硬件编程知识、智能装置设计中涉及的接口技术、系统的定时中断技术、信号采集转换技术、数据传输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为主、抗干扰及降耗技术等方面内容。后以设计实例的方式系统地展示了仪器仪表的设计过程。 本书主要面向工科高等学校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仪器仪表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师、科研人员参考和在职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与培训。
本书共十三章,主要讲述热力测量及仪表的基本知识;热力发电厂热工过程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水位、炉烟成分的测量方法及测量仪表;热力生产过程中的机械量,如位移、振动、转速等参数的测量方法及测量仪表。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热工测量及仪表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详细地介绍了智能仪表的原理与设计技术。全书共分10章,内容包括智能仪表的基本构成和设计思想、嵌入式系统、新颖A/D和D/A转换器、点阵显示装置、现场总线、虚拟仪表、蓝牙技术、电力线通信技术等对智能仪表的支持,智能仪表的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设计等。教材注重实用,对典型器件和典型电路的剖析深入浅出,主次分明。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电一体化和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智能仪表设计、制造、使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张立军主编的《仪表自动化系统安装与投运》主 要介绍常规自动化检测仪表、显示仪表、控制仪表和 执行器的工作原理、校验、安装,以及由常规自动化 仪表构成的简单控制系统和复杂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投运及参数整定。 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自动控制技术专业和生产过 程自动化专业,也可供相关专业学生以及从事生产过 程自动化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综合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高精度静力水准系统的研究和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综述了*的静力水准传感器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分析了影响静力水准系统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并结合作者本人主持研究的静力水准课题,以静力水准系统的实际应用例子,展现静力水准系统在科学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静力水准系统的*发展及应用》理论和实践并重,可作为从事精密工程测量、位移仪器制造、工程建设(如桥梁、铁路、高层建筑、大科学工程建设等行业)等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与精密工程测量有关的专业教材或选修教材。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43号)的要求,由全国化工施工标准化管理中心站、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国家标准《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和《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31--2007进行合并修订而成。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经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13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仪表设备和材料的检验及保管、取源部件安装、仪表设备安装、仪表线路安装、仪表管道安装、脱脂、电气防爆和接地、防护、仪表试验、工程交接验收等。
本书结合新出版的OIML国际建议R76《非自动衡器》,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衡器的型式评价中的要求和程序,包括测试的通用要求和各种测试程序。 本书可供从事衡器型式评价测试、型式批准以及衡器设计制造、计量管理人员使用。
“精益管理简单讲”系列丛书采取模块化设置,首先导入精益管理的思想,打破其神秘性,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后从问题的实质入手进行解析,后采用分块解读,文中通过管理实践等实操工具范本对问题进行有益的补充和说明,是一套不可多得的精益管理实战精华读物。《量规仪器简单讲(实战精华版)》是丛书之一。
全书共15章,分别是绪论、光谱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原子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波谱综合解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经典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分析法。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现代仪器分析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应用,涵盖了相关专业必须掌握的现代仪器分析知识,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章结尾设置本章小结,全面概述基本知识点,总结相关的原理和公式,并编写了适量习题以巩固所学内容。本书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环境工程等专业的师生,也可作为从事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现代测试技术原理与应用》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以构成测试系统的各环节为主线,详细阐述了测试技术的基本理论、原理和应用。《现代测试技术原理与应用》共分6章,内容包括测试技术的有关概念、测试误差理论、常用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应用、测控总线技术及应用、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测试性与故障诊断技术等。 《现代测试技术原理与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测控技术及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有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综合实训教程》根据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和宽口径、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从几何量测量、力学量测量、热工综合测量、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工程光学、传感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等方面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和实践课题,并附有与实验相关的参考文献及资料。书中概述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科的内涵和创新、创业、实验学习的相关知识,并以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创意性和自助性实验为主,兼顾基础性实验,选材尽量做到新颖、实用、先进、趣味和普及。实验内容有的以独立小课题、小产品的形式出现,以提高学习者的兴趣。通过典型实例,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综合实训教程》的实验内容不仅适合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生,同时也适合于机电类、自动化类、信
本书将精密机械设计与现代工业生产技术相结合,用案例的方法推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系统地阐述了精密机械中各种常用机构,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及计算方法。内容包括:平面连杆机构的原理与设计,齿轮机构的原理与结构设计,同步带传动原理与结构设计,零件的连接,轴系零、部件,直线运动机构,凸轮与槽轮机构,弹性元件,微机电系统基础。 本书适用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工程力学等专业作为必修课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首先介绍了四球机的结构、主参数的测量控制、四球机的检验等内容,旨在使读者对四球机的机械、电子系统有一定了解,为四球机的维护、维修奠定基础;本书详细介绍了四球机试验的标准方法及试验注意事项,使读者正确理解四球机的有关试验方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可靠;深入探讨了四球机在油品质量检验、油品研发、柴油抗磨性、内燃机油抗磨性、油品性能对接触疲劳的影响、用改装四球机评定油品剪切安定性、变速变负荷四球机试验等方面的应用,使研发人员合理利用四球机开展新油品、新型添加剂研发,建立新试验方法,以及油品的质量监督。本书可供四球机生产企业、油品及添加剂生产厂家、油品使用单位、油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有关高校以及从事摩擦学研究的科技人员和从事检测工作的实验人员阅读。
碳硫分析属于分析科学范畴中的高速分析系列,快、准、简、廉的碳硫高速分析方法对钢铁行业乃至国民经济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书共20章,第1~7章较集中地介绍了碳硫分析的新理论;第8—12章介绍了仪器的理论创新及碳硫分析仪器;第13—20章重点讨论了方法原理的创新及新方法。 本书的特点是紧密结合生产,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讨问题,具有新颖性和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可供钢铁、机械、地质、环保等理化科技工作者使用,也可供高等学校教师、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参考。
现代仪器科学技术是机械、光学、电学、计算机以及控制技术的综合,其制造过程涉及的内容涉及的内容广泛、加工方法多样化。本书介绍了一些常用仪器加工方法和基本制造原理及相关技术。包括:工艺过程基本概念与组成、加工精度与制造质量监控技术、常用仪器仪表材料特性和选材方法、精密机械制造、特种加工、仪器仪表元器件的成形工艺及特殊工艺、制造自动化、装配与调整、微电子机械系统制造技术等内容。 本书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及相近专业的制造技术类教材,也可作为仪器专业及相近专业的制造技术类教材,也可作为仪器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刘宗波编著的《测绘仪器检测与维修(规范版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是按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侧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阐述,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本内容全面,技术先进,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方向的专业拓展教材。全书共分8个项目,以测绘仪器的检测维修为主线,全面介绍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及GPS接收机等常规测量仪器的检验与矫正、检测、维修三大部分工作。 《测绘仪器检测与维修(规范版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测绘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测绘仪器检测与维修学习教材,也可作为上述专业的函授大学生及自学者的学习教材,同时亦可供从事测绘工作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