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机械设备维修问答丛书”中的一本,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组织编写。 全书分8章。章介绍外电动机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章介绍电动机维修的基础知识;第3章介绍电动机的维修及故障排除;第4章直流电动机的使用与维修;第5章介绍交流电机的使用与维修;第6章介绍特殊电动机的使用与维修;第7章介绍电动机修理常用电工材料;第8章介绍电动机标准及修理试验;附录给出外电气图形符号对照表。 本书取材广泛,浅显易懂,针对性强,可供广大设备维修人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转速和转矩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各种传统的控制方法也伴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不断更新,许多经典的控制方法在新技术硬件平台上获得了比以往更优良的性能。特别是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技术不断向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本书共9章。章概括地介绍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原理、调速性能、控制方法以及在磁悬浮飞轮中的应用;第2章建立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系统模型,以验证各种先进的电机控制方法的应用效果;第3章系统地介绍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电子电路,这部分内容是作者十几年来从事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研制工作的总结;第4章对转矩脉动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各种抑制转矩脉动的方法,同时针对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本书在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框架下阐述了交直流电力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特性及其动态行为的分析理论和仿真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直流输电系统及其控制器的数学模型,交流输电系统与直流输电系统的输送能力分析,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过电压、频率变换关系及谐波稳定性,交直流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机电暂态仿真、电磁暂态仿真和次同步振荡分析。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十分注重已有理论的适用范围分析及其工程应用的可操作性,适合于从事交直流电力系统科研、规划、设计和运行的工程师以及高等学校电力系统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阅读。
本书共分十章,由两部分内容组成:部分为章和第二章,概括介绍柴油发动机常见的故障原因和常用的故障检修方法,以及柴油发动机零件损伤后应急处理的方法。第二部分为第三章至第十章,分别介绍了依维柯、跃进、解放、东方、黄河、斯太尔、五十铃及其他自主品牌和国外引进品牌柴油发动机的故障检修实例,共299例,每一例都包括故障现象和故障诊断排除等内容。
机电系统设计涉及机械电子系统的组成、控制和设计。 本书详述了机电系统的执行机构、检测元件和控制装置主要组成,讨论了机电系统的传统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方法,引进了后移算子和离散传递函数进行系统建模,介绍了机电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和可靠性设计。 本书可供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使用,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是根据1988年全国高等工业学校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沈阳会议的决定编写的,也是1981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自动控制系统》的修订书,内容包括直流和交流拖动控制系统。 本书继承了原《自动控制系统》教材的特点,遵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应用自动控制理论解决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以系统的控制规律为主线,由简入繁、由低及高地循序深入,主要讲述系统的静、动态性能和设计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业学校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师生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内燃发电机组维修的基本知识:发电机组的拆卸、清洗及零件检验与修复的基本方法;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与涡轮增压系统、柴油机燃油供给系、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的检验与修理;同步发电机的检修以及发电机组的总装与调试。另外,本书的附录部分给出了在发电机组维修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数据和发电机组常见外部故障检修的基本方法,供大家平时使用和学习时参考。 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作为柴油汽车驾驶员、内燃机维修技师以及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书,也适合干通信电源、发供电技术和电力工程及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以及发电机组使用、维修与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
本书从最基本的电动机修理基础知识着手,重点对各类电动机的绕组结构型式、分布及接线、常见故障排除、重绕布线、嵌线、接线、浸渍、烘焙等具体操作工艺,以及绕组的重绕计算、电动机修理后的测试方法等,作了通俗详细的介绍。其中:对各类电动机绕组的分布规律作了十分详细的介绍;在绕组重绕计算中采用较简易的实用计算方法,并附有大量实例,供初学者参考;对各类电动机绕组的布线和接线,采用直观性很强的展开图和简易圆图进行介绍。此外,为了便于初学者尽快掌握各种电动机绕组的布线和接线方法,在本书的彩图中,提供了240幅各类电动机绕组的彩色布线和接线图例。在附录I中,提供了大量的各类中小微型新老型号电动机的绕组和铁心等修理时必不可少的有关技术数据。在附录II中,提供了电动机修理时常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及有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