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内容编排上以应用为重点,以6个模块,共27个项目构成本课程内容。每个项目都有其明确的项目目标,并针对各自目标展开相关知识的介绍及技能训练、技能测试。主要内容包括变频器基础知识,变频器操作及主要参数设定,变频器常用控制功能,变频器的工程应用、选型、维护,变频器实训等。 本书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应用性:有丰富的工程应用例子。 (2)实践性:本教材安排了5个实训项目,并且每个模块都有技能测试。 (3)针对性:教材内容针对西门子MM420通用型变频器。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自动控制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标准适用于电压为35kV~750kV的电力变压器。
《±800kV及以下换流站换流变压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776-2012》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10]43号)的要求,由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800kV及以下换流站换流变压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776-2012》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经广泛征求意见,多次讨论修改,后经审查定稿。 《±800kV及以下换流站换流变压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776-2012》共分12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装卸与运输、安装前的检查与保管、排氮和内部检查、本体及附件安装、本体抽真空、真空注油、热油循环、整体密封检查和静置、工程交接验收。 《±800kV及以下换流站换流变压器施工及验收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3 1951号)的安排制定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近年来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技术已获得长足的进步,以原有无自动跟踪补偿功能的消弧线圈为基础开发成功的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有效地改进了消弧线圈,更好地体现了谐振接地方式的优点,在我国配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该类装置已独具专门技术性能,1988年颁布的GB 10229——1988《电抗器》中的第七篇消弧线圈主要适用于无自动跟踪补偿功能的消弧线圈,已不能完全满足和适应其技术要求,需要制定专用的技术条件。近年来各种类型的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的研发和制造已日趋成熟,为统一和明确其基本技术要求,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该装置在我国的实际生产和应用情况并参考GB 10229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行业标准修订、制定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7〕1415号)的安排制定的。 本标准与DL/T587-1996相比,有以下一些主要变化: 增加了微机继电保护软件管理方面的内容; 增加了控制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定值变化的几种方式,以适应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要求; 增加了微机继电保护选型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推荐了油浸式变压器绝缘老化程度的判断方法和判据。详细介绍了油浸式变压器寿命及绝缘老化机理,绝缘老化判断的测试项目及原理、判据及影响因素。 本标准适用于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等同类设备的绝缘老化程度的判断。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关于确认1999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国经贸电力[1999]40号)安排制定的,目的是规范和指导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频率响应分析法(不包括低压脉冲法)的现场应用。 用频率响应分析法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现场使用方便、可在变压器不吊罩的情况下判断变压器绕组变形等优点,现已在电力行业广泛应用。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高压试验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福建省电力试验研究院、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高压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王圣、高克利、林春耀、欧阳旭东、张孔林、余
本部分仅包含测试环境的一般情况和指导。对配套标准的强制和可选的详细测试用例将在IEC60870-5-60X中规定。 本部分不包括EMC要求的测试或有关环境和组织的条件的测试。本部分仅限于协议实现和验证协议实现有效性所必需的相关的系统功能。
《电工工艺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运行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本课程教材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运行专业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工工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运行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采用“单元—实习课题”的形式。共分为四个单元:单元一为电工工艺基本知识;单元二为低压配线及室内照明安装;单元三为低压电器及控制电路安装;单元四为配电线路施工。此外,还包括两个附录:附录一为电气技术文字符号表;附录二为电气电路常用图形符号表,可供参照。 本课程可供中等职业学校“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运行专业”(三年制)使用;也可供相关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规定了额定频率为50Hz,电压等级为10kV,额定容量为160(50)kVA~630(200)kVA三相油浸式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以下简称调容变)制造和选用时所应遵守各项技术要求。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管理要求,为规范和有效开展电流互感器状态检修工作,参考相关规程制订本标准。对于开展状态检修的单位,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安徽省电力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文林、吴锦华、刘浩军、俞培祥、刘明、应高亮、孙翔、程焕超、谷小博、张一军、王刘芳、金祖龙、雷红才、周建平、唐听、胡海平。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变电设备外绝缘用防污闪辅助伞裙(以下简称辅助伞裙)的基本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包装与贮存、选用与验收、施工与运行维护等。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所属交流系统额定电压35kV及以上、环境温度-40℃~+40℃条件下运行的变电设备外绝缘用防污闪辅助伞裙。
《±800kV及以下换流站干式平波电抗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774-2012》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l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l0]43号)的要求,由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800kV及以下换流站干式平波电抗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774-2012》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经广泛征求意见,多次讨论修改,后经审查定稿。 《±800kV及以下换流站干式平波电抗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774-2012》共分6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装卸与运输、安装前的检查与保管、安装与调整、工程交接验收。 《±800kV及以下换流站干式平波电抗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774-2012》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进一步提高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况诊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能反映每一设备的具体试验过程,结合工作实际经验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输规》)的要求,特组织编写了这套《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技术丛书》,共8册。本套图书的特点是:①对每一设备的每一试验,均从试验目的、试验周期及判断标准、试验方法、试验注意事项及异常情况处理、结果分析判断等方面予以介绍;②精简试验原理及有关结构的讲解,细化试验步骤;③给出一些具体的试验范例,方便读者参照进行试验;④引入了实际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新工艺和新方法;⑤附录中给出了预规中的相关条文,可便于查阅。 本书是《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技术丛书》中的第二分册,共分4章,主要介绍了电力变压器本体试验、干式变压器试验、有载开关试验和电抗器试验,具体包括直流电阻、绝缘电阻、绕组
本标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公业[2003]873号文)的要求制定的。 风机水泵类等采用变频率调速技术实现节能运行是我国节能的一项重点推广技术。火电厂风机水泵用电动机多为6kV及以上高压大功率电机,国内外厂家生产的高压变频器已在我国火电厂开始投入运行。由于火电厂生产流程、操作规则以及环境要求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必要对电力行业用高压变频器的生产、技术要求和试验内容等进行相应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和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为适应电网生产技术进步和当前管理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司输变电设备管理制度体系,提高设备安全运行水平,公司组织编制了输变电设备管理规范、《输变电设备评价标准》和《输变电设备技术改造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保证设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实现设备规范化的全过程动态管理。 为贯彻实施上述规章制度,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本系列规章制度的宣贯培训读本。本书为《10kV~66kV消弧线圈管理制度宣贯读本》,主要内容包括综述、10kV~66kV消弧线圈装置技术标准、10kV~66kV消弧线圈运行规范、10kV~66kV消弧线圈装置检修规范、10kV~66kV消弧线圈技术监督规定、10kV~66kV消弧线圈装置评价标准和消弧线圈装置技术改造指导意见七个部分。 本书可供电力企业中从事消弧线圈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使用
本规程规定了电力变压器(下称变压器)运行的基本要求、运行方式、运行维护、不正常运行和处理,以及安装、检修、试验、验收的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电压为1kV及以上的电力变压器,电抗器、消弧线圈、调压器等同类设备可参照执行。国外进口的电力变压器,一般按本规程执行,必要时可参照制造厂的有关规定。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为规范和有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参照相关规程制订本标准。对于开展状态检修的单位和设备,执行本标准。对于没有开展状态检修的单位和设备,仍然执行原有的检修管理标准和相关规程、规定开展输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华东电网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标准的编写格式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归口。
为了适应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的需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标准规定了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技术管理、检验管理、运行规定和职责分工等方面的要求,从而为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提供了全行业统一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继电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书叙述了电力系统用互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制造工艺。全书共分五章,主要内容有:电源互感器原理、性能和结构简介;电压互感器原理、性能和结构简介;铁心制造与退火工艺和树脂浇注工艺;绕组制造工艺和设备;互感器绝缘干燥工艺及设备和总装配工艺。 本书是目前较系统、较全面地讲述互感器制造工艺的专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