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针对110kV变电站主要微机型二次设备的二次回路接线,以国内各大微机保护厂商设备为例,结合实际工程图纸讲解二次回路的工作方式,从电路学的角度来看二次回路,遵循 尽量抛开继电保护原理 的思路分析二次回路。 全书共分为12章,主要内容包括:110kV变电站常见二次设备、微机型二次设备的工作方式,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变电站的二次电压回路,如何看二次回路图纸,断路器的控制,RCS-941A的操作箱,110kV线路二次接线,110kV主变压器二次接线,备自投装置二次接线,外桥与内桥二次接线的比较,10kV线路二次接线。 本书主要面对电力系统刚参加工作的大中专学生编写,也可供初中级继电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相关电气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由于能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全球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风电场项目开发备受重视。我国风电场项目开发建设规模迅速扩大,项目投资者愈发积极踊跃,但同时也在项目前期工作中存在盲目性。 本书围绕项目遴选、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申请项目核准等风电场项目开发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阐述,涵盖了国家规定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的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简要介绍了海上风电场项目和清洁发展机制(CDM)的相关内容。同时,在附录中列选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依据目录,并列举出23个支持性文件示例,供读者参考。 本书适合风电场项目投资者或从事风电场项目前期工作的人员参考、借鉴和学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火电厂生产岗位技术问答丛书》丛书采用问答形式编写,以岗位技能为主线,理论突出重点,实践注重技能。本书为《化水运行300问》,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化水运行专业基础知识及运行岗位技能知识。帮助广大火电机组运行技术人员了解、学习、掌握火电机组化水岗位的各项技能,加强机组运行管理工作,做好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
本书以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指定使用的设备为依托,设计了涉及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的19个实训项目,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的基础知识,如光伏组件跟踪装置的组装与控制、光伏组件输出特性、蓄电池充放电特性测试、风场的组装与控制、侧风偏航的控制、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特性、逆变与负载、监控系统与组态软件应用等。这些实训项目可以检验学习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巩固和拓宽知识面。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能源类、制造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及相关专业的实训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随着光伏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提高光伏电站运维人员的技能水平,便于电站运行维护人员培训学习需要,编写出版《光伏电站运行专业知识题库》一书。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光伏发电基础理论、光伏组件、汇流箱及直流配电柜、逆变器、光伏电站管理、安全综合知识、电气通用知识等。
《火电厂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 热控分册》内容简介为进一步提高火电厂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的安全作业水平,华能玉环电厂组织编写了《火电厂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丛书,分为通用、锅炉、汽轮机、电气、燃料、热控、化学、环保等8个分册。本书为热控分册,共收录典型作业53项。书中对每项作业的步骤进行分解,详细分析每个步骤的危险因素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三个方面进行量化,评判出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为帮助广大火电机组运行、维护、管理技术人员了解、学习、掌握火电机组生产岗位的各项技能,加强机组运行管理工作,做好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特组织专家编写《火电厂生产岗位技术问答》系列丛书。 本套丛书采用问答形式编写,以岗位技能为主线,理论突出重点,实践注重技能。 本书为《化学检修》分册,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化学专业检修基础知识及化学专业检修岗位技能知识,主要内容有电厂化学专业检修安全及基础知识,电厂化学水处理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电厂化学水处理泵类、管道及阀门的安装与检修工艺及技能,水处理离子交换器、超滤、反渗透、电渗析等设备的检修工艺及技能,制氢设备的检修工艺及技能,水处理设备的防腐工艺及技能,机组大修化学监督检查、保护与清洗的工艺及技能,回转机械设备的故障分析处理,阀
苏巴 拉迈亚 柯蒂加拉*思达、何雪玲译的《 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新能源科技译丛》为引进版图 书,共分为五章,主要介绍了光伏技术在太阳能电池 加工领域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包括薄膜太阳能电池在 内的太阳能材料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方法,探讨了 Cu2ZnSn(S1-xSex)4系统及其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 应用。本书可以作为一本教材或参考书,适合物理系 、动力与能源系、材料系、电子工程系、化学系或其 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学习研究薄膜太 阳能电池技术。本书也可以作为相关研究机构科学家 或相关企业工程师的参考资料,为研究开发各种类型 薄膜太阳能电池提供帮助。
为进一步提高火电厂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的安全作业水平,华能玉环电厂组织编写了《火电厂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丛书,分为通用、锅炉、汽轮机、电气、燃料、热控、化学、环保等8个分册。本书为环保分册,共收录典型作业56项。书中对每项作业的步骤进行分解,详细分析每个步骤的危险因素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三个方面进行量化,评判出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安全员作为企业基层安全工作人员,其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企业安全工作的成效,关系到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现代安全管理不但要求安全员具备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还要求其掌握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并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了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掌握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及安全管理方法,已成为每位安全员的迫切要求。赵秋生主编的《电力企业安全员工作指导》共分六章,介绍了企业安全员的角色认知、现代安全管理、商贸服务企业安全知识、职业健康知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和事故现场应急等相关知识。《电力企业安全员工作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依据现行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内容翔实可靠,突出科学性和实用性,适合于安全员、班组长、基层安全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工会劳动保护监
本书重点阐述了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理论与技术,旨在为风力发电技术开发、设备设计人员提供实用的参考与借鉴。全书共分8章,包括绪论、风资源、风力发电原理、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载荷、风电机组总体设计技术、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动力学、风力发电系统模型、风电机组的控制技术。 本书可供从事风电机组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作为教材或参考用书。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经贸委电力司《关于下达2001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2001]44号)的计划任务完成的。 本标准依据变电所岩土工程勘测的特点起草,自成体系,涉及的面较宽,内容简练,某些问题如阶段划分等的规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本标准的制定具有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安全合理、体现变电所岩土工程勘测的特点,并充分吸取全国各电力设计院的经验。 本标准分12章7个附录,对变电所、地下变电所、换流站不同阶段的勘测(含选站至资料整理、现场检验等)均作了具体的规定,还对变电所常见的一些专门岩土工程问题和特殊岩土的勘测作了基本的规定。 变电所岩土工程勘测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E、附录F、附录G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
DL/T687—1999《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通用技术条件》是为满足使用和制造双方共同需求而制定的电力行业标准,国内、外无相应技术标准参照。随着计算机技术、测控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及电力用户对防误操作要求的提高,该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有必要进行修订。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的基本原则、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容量为125MW~600MW级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和50MW级及以上的供热式机组的火力发电厂新建、扩建以及改建工程的设计。 其他容量等级机组的火力发电厂新建、扩建以及改建工程的设计可参照执行。
SDJ336—1989《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于1989年10月1日由原能源部和水部颁发,经过10多年的试行,根据原电力工业部《关于下达1995年制定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二批)的通知》(技综[1995]44号文)下达的修订任务,于1998年成立了规范修订组,开展工作。 本标准对SDJ336—1989《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重大修订: (1)自动化监测(新增); (2)大坝地震反应监测(新增): (3)岩土工程监测(新增); (4)巡视检查和变形监测(新增监测系统巡查,修订了变形测量精度、布置方式和挠度监测); (5)使用测斜仪、多点位移计、全站仪和钢弦式仪器的监测(新增)。 本标准实施之曰起替代SDJ336—1989《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附录D、附录
本规定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中科教(1998)28号文的要求,由国家电力公司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会同成才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编而成。编制该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逐步实现水力发电工程设计中CAD制图的标准化,使设计全过程的工程图形信息在各专业和协作单位之间得平滑地流动和转换,以保证信息一致性、完整性及安全性。 本规定对水力发电工程设计中CAD工程图形系统的构成、图样画法、专业制图、工程图形信息库等作出了技术规定,适用于水力发电工程图样的计算机绘制、传递、转换、存储和管理。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博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秀堂、黎明照、王桐林、刘炜、颜炳利、吴树志、范新宽、白云峰、傅航、金万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卫生部颁布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参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l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并结合了电力行业职业卫生防护的特点制定。目的是指导电力企业实施劳动者的健康监护,做好电力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的规范化管理,保护电力企业劳动者健康,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职业安全卫生分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由国家电网公司职业病防治院、全国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检测监督总站、北京电力医院、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卫生处、山东电力中心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宣逸群、商明伟、杨汉中、骆
本部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的要求编制的。 本部分为变电站设备(例如保护设备、断路器、变压器、变电站的主站等)之间通信和交互的概述。 本部分是详述分层变电站通信体系规范集的一部分,这个体系抽象定义类(代表分层信息模型)和服务,选用这个体系使得规范与特定协议栈实现操作系统独立。 制定DL/T860标准的目的是实现由不同供货商提供的TED之间的互操作性,更准确地说,在变电站完成的功能之间的互操作性,这些功能常驻在由不同供货商提供的设备(物理设备)中。互操作功能是代表和过程(例如断路器)或变电站自动功能(例如保护功能)的接口。本部分以简单功能的例子描述用于DL/T860标准中的概念和方法。 本部分叙述了DL/T860标准各部分之间的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司《关于下达2001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 的通知》(电力[2001]44号文)的要求进行制订的。 本标准是在总结容量为125MW及以上汽轮机启动调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而制定的推荐性技术标准。本标准提出了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分部试运的要点、系统调试的工作内容和步骤、汽轮机整套启动调试的要领及事故处理的原则,并提出了汽轮机调试质量检查和评定的要求,以指导电力工业汽轮机启动调试工作,并提高我国电站汽轮机的启动调试水平。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汽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力建设启动调整试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奚力强、陈咸钧。
本书是根据发电企业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和安全管理的需要,为了落实班组的安全责任,完善班组的安全工作,加强班组的安全管理意识,提高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而编写的。主要内容有班组安全管理概述,安全管理制度,班组成员安全职责,班组安全目标管理,班组日常安全管理,班组安全教育与培训,班组安全生产技术,事故、不安全事件及报告分析,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制等。 本书可作为发电企业生产班组的班组长、安全员,车间及以上安监人员、专工和有关领导进行安全管理培训的教材,也可作为电力工业学校有关专业的参考教材。
目前,数字化变电站试点及应用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为给今后工作提供借鉴,本书在大量收集整理国内外数字化变电站相关素材基础上,结合广东电网中山220kV变电站数字化改造的成果与工程经验,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测试、运行维护、状态检修及成果与展望7个方面进行总结与归纳,分7个分册出版,形成本套《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丛书》。 本书为《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丛书安装调试分册》,全书共8章,包括概述、施工组织、安全风险管理、施工设备及材料管理、施工次序及进度、设备安装要求、数字化变电站的调试、施工资料管理等内容。 本书可供工作在各电网(力)公司、电力科研部门及建设施工单位以及其他相关专业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风力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全书分10章。作者从能源战略和电力革命的角度,阐述了风力发电在电力结构调整中的重要性和产业化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分析风力发电的历史概况和现状,使广大读者对风力发电有一个初步了解。在讲述风的基本知识(包括风的形成、风的测量、风的统计理论和风能资源)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风力机、风力发电机组和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对于风电场选址、风力发电的匹配、风力发电的经济性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和维护等问题,都有较深的探讨。该书可作为风电场技术人员培训教材,还可作为工科大专院校电类专业选修教材,也可供从事风电研究的科研人员及广大风电爱好者参考。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度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文)的要求编制的。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原水利电力部发布的SDGJ 6-1990《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同时作废。 本标准由小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东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晋、沈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