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的基础上,依据国际、国内近期新标准、规范,跟踪当前电气技术及电工产品的发展,总结多年的实用经验,进行大幅更新和扩充,并更名《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 本书设置17章,分别为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供配电系统,变(配)电站(附柴油发电机房),短路电流计算,高压电器及开关设备的选择,电能质量,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变电站二次回路,导体选择,线路敷设,低压配电线路保护和低压电器选择,常用用电设备配电,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和建筑物防雷,接地,电气安全,节能和常用资料。同时,本书还设置了14个附录,供大家学习使用。
本书以目前电力系统中应用较多的设备为主,介绍了电力系统二次回路的构成、原理、实际接线与动作过程。全书共分六个学习情景:二次回路基础;直流系统的运行调试;电气监测回路调试等。
本书是国际电力界的经典之作,是部阐述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问题解决方案的专著。本书描述了电力系统中输电系统、发电系统和配电,负荷系统的元件特性,同时给出了不同元件的建模方法;此外,以小型等值电力系统和大型实际电力系统为例,本书分别论述了应用计算机进行电压稳定静态和动态仿真的方法,并分析了包含HVDC联线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问题。 本书的独特之处是针对电压问题提出了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导则、应用潮流和动态仿真程序分析电压稳定性的方法,以及描述了世界许多电力系统实际发生的电压失稳事件。 这本专著深入透彻地论述了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问题,可以帮助读者从事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工作。 作为从事电力工作人员的工具,木书包括了解决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问题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
本书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背景,强调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以有利于降损节能、降低电网损耗的城乡电网单三相混合配电方式为研究对象,以建设标准化电网为目标,研究提出了单三相混合供电模式,是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的有益补充。在界定单三相混合配电方式含义的基础上,研究了单三相混合配电方式的线损及经济指标,探讨了单三相混合配电方式适用条件,并就单三相混合配电方式对安全性和电力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本书共提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农村电气化建设的14种城乡电网单三相典型供电模式,给出了一种单相供电模式典型设计方案。 本书对我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具有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书可作为农电企业、规划设计部门、科研部门中从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管理、工程技术,科研等方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一批专家和电价管理工作者对国内外电价理论和政策进行系统研究,出版了四本一套的《电价理论与实务丛书》。 李荣华编著的《国外电价改革与实践/电价理论与实务丛书》为其中的《国外电价改革与实践》。全书共分七章,系统地整理和梳理了国外电力工业发展改革基本情况、电价管理体制、上网电价政策及其变革、输配电价政策及其变革、销售电价政策及其变革、节能环保电价政策等,并对国内外电价水平进行了分析、比较。每章最后还结合本章内容及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本书可供政府机关相关工作人员、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科研机构相关研究人员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等阅读、参考。
《Dl5009.2-20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2部分:电力线路》条文解读》为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规定电力线路施工过程中应遵守的安全规定和应采取的措施,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交流35kV、直流±400kV(含接地极线路)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和10kV(含 6kV)及以上电力电缆线路的施工。 电力线路施工中,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书是根据该规程编制的条文解读。
本书主要介绍小型水库运行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和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组织管理、检查观测、养护修理、调度运用、供水管理、多种经营以及财务管理等。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适合从事小型水库管理工作的人员自学和作为上岗培训的教材;也可供县市水利部门和乡镇水利站工作人员参考。
《高职高专 十二五 电力技术类专业规划教材:电力系统分析》共分八个单元,从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入手,依次介绍了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电力系统的计算、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等内容。 《高职高专 十二五 电力技术类专业规划教材:电力系统分析》*单元为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第二单元为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数学模型,第三单元为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第四单元为电力系统对称短路的分析计算,第五单元为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的分析计算,这四个单元介绍了电力系统常用的基本计算知识;第六单元为电力系统频率电压调整,介绍了电能质量两个*主要的指标;第七单元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第八单元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书中还附有电力系统主要元件常用电气参数和短路电流运算曲线,这些内容可供读者在工程应用中参考使用。本
本书是为工科类本科生编写的有关控制系统的一本基础性教材。 全书通过丰富的实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基本的反馈控制系统的理论,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所给出的控制工程方法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并强调了对物理系统的建模和按实际系统的性能要求进行控制系统设计。为便于教学,书中各章都附有丰富的习题,在附录中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工具MATLAB和SIMULINK,并设置了一个配套的教学网站http://www.prenhall.com/dorf。 本书是在第九版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继续发展和完善了有关计算机辅助分格设计的内容,配套的网站也在经常不断地更新内容。 本书可作为自动化、电气、机械、航天、化工等专业本科生学习控制系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