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的基础上,依据国际、国内近期新标准、规范,跟踪当前电气技术及电工产品的发展,总结多年的实用经验,进行大幅更新和扩充,并更名《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 本书设置17章,分别为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供配电系统,变(配)电站(附柴油发电机房),短路电流计算,高压电器及开关设备的选择,电能质量,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变电站二次回路,导体选择,线路敷设,低压配电线路保护和低压电器选择,常用用电设备配电,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和建筑物防雷,接地,电气安全,节能和常用资料。同时,本书还设置了14个附录,供大家学习使用。
本教材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教材以《国家职业标准·变配电室值班电工》为依据,紧紧围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编写理念,力求突出职业技能培训特色,满足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的需要。 本教材详细介绍了高级变配电室值班电工要求掌握的*实用知识和技术。全书分为8个模块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供配电系统、过电压保护、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检查与故障处理、母线停送电操作、变配电设备异常与事故处理、电气试验、设备的交接与验收、组织管理。每一单元后安排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书末提供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试卷,供读者巩固、检验学习效果时参考使用。 本教材是高级变配电室值班电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用书,也可供相关人员参加在职培训、岗位培训使用。
本书是变电站倒闸操作实训指导用书,主要包括66kV光华变电站和220kV柳树变电站的概况介绍,详细介绍了两个变电站的典型操作等,有利于变电运行人员科学管理变电站,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指导书的内容立足现场实际,结合两个变电站的典型操作案例。同以往的培训教材相比,实用性更强,有利于提供变电运行人员的常规倒闸操作能力。
本书依据电气工程师(供配电)应掌握的工程管理、电气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并参照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委员会颁布的《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编写而成,内容涵盖了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要求的全部内容。全书共分为15章,内容包括:安全,环境保护与节能,负荷分级及计算,110kV及以下供配电系统,1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所址选择及电气设备布置,短路电流计算,11OkV及以下电气设备选择,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与架空电路的设计,1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控制、测量、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变配电所操作电源,防雷与过电压保护,接地,照明,电气传动以及建筑智能化。 本书是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常备的工具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资料,对参加(供配电)注册电气工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核电站安全概述、核安全管理基础、一回路辅助系统、专设安全设施、核电厂安全分析方法、核电站辐射防护与废物处理、核电站典型事故分析与处理和核安全文化等。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电力技术类专业选用,还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核电站安全概述、核安全管理基础、一回路辅助系统、专设安全设施、核电厂安全分析方法、核电站辐射防护与废物处理、核电站典型事故分析与处理和核安全文化等。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电力技术类专业选用,还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从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人员故障录波分析能力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案例从录波图的幅值阅读、相位阅读、时间阅读、开关量阅读等方面对典型的故障录波进行了解读分析,对一些疑难案例的录波也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同时,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表述了故障录波分析方面的一些技巧和心得。 本书可作为现场机电保护工作人员及基层的专业管理人员的工具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一批专家和电价管理工作者对国内外电价理论和政策进行系统研究,出版了四本一套的《电价理论与实务丛书》。 李荣华编著的《国外电价改革与实践/电价理论与实务丛书》为其中的《国外电价改革与实践》。全书共分七章,系统地整理和梳理了国外电力工业发展改革基本情况、电价管理体制、上网电价政策及其变革、输配电价政策及其变革、销售电价政策及其变革、节能环保电价政策等,并对国内外电价水平进行了分析、比较。每章最后还结合本章内容及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本书可供政府机关相关工作人员、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科研机构相关研究人员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等阅读、参考。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本书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特点,对基础理论、常见设备、系统结构及运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本书共分十二章,主要内容包括:外部电源、变电所常用设备、变电所主接线基本形式、主变电所、中压网络、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接触轨、杂散电流的腐蚀防护、变电所平面布置图和牵引供电计算等。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专业实用基础知识系列教材》以“理论够用、工作实用、上海特色"为宗旨,旨在开发一套理论知识与电力生产实际相融合的实用型教材,以期帮助电力企业各类生产岗位员工,特别是新进员工,提升电力专业知识水平,助力企业员工成长。 本册教材为《交流变电站电气主设备》,主要介绍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内的主设备。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变压器、断路器、离开关、GIS、高压开关柜、互感器、补偿设备和中性点接地设备、过电压防护与接地装置、母线和绝缘子、站用电交直流系统。全书内容丰富,尤其注重基本理论、基本原则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辅以大量实例、图片作为支撑,论例结合紧密,特点鲜明。 本书可作为电力从业人员通识教育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从事电力工程领域工
本书系统阐述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与结构、二次设备功能及实现原理、二次系统验收内容和方法、日常监视内容、异常告警分析及处理、SCD配置及可视化审查、典型运维工具的使用等。全书共13章和2个附录。第1章介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结构、关键技术和运维注意事项;第2~11章分别介绍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差保护、断路器保护、测控装置、交换机、故障录波器和网络分析装置、监控后台的功能实现原理、验收内容和方法、日常监视内容和异常告警分析及处理方法;第12章介绍全站配置文件的配置过程、可视化审查要点;第13章介绍抓包工具、数字化试验仪和光功率测试仪器等的使用方法;附录1介绍交换机VLAN划分方法和镜像方法;附录2介绍二次设备插件更换方法。
《电力系统机网协调理论与管理》由王平主编,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机网协调的理论基础和运行管理要求。本书可作为发电企业技术管理和运行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机网协调技术研究、调试、试验等相关人员、调度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本书在运行管理方面侧重于四川电力系统的机网协调管理模式,希望本书能够指导发电企业的涉网安全管理,达到夯实电网安全运行基础的目的。
《脉宽调制DC-DC功率变换——电路、动态特性与控制设计》是涉及脉宽调制(PWM)DC-DC功率变换技术的性参考书。本书为功率电子学领域工程师、研究人员和学生理解PWMDC-DC变换器提供全面而完整的指南。全书分为三个部分,阐述了PWMDC-DC变换器电路和工作原理及其动态特性,同时也深度讨论了PWMDC-DC变换器控制设计。主要内容包括:DC-DC变换器基础;DC-DC变换器电路;动态建模;功率级动态特性;闭环性能;电压模控制及反馈设计;电流模控制及补偿设计;电流模控制的采样效应。《脉宽调制DC-DC功率变换——电路、动态特性与控制设计》提供完整的个性化测试题和仿真结果,以及可下载的PPT文件和可直接运行的PSpice程序。本书对于专业领域的工程师、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是一本理想的参考书。
本书全面阐述高级配电网络分析所涉及的理论、模型和算法,并介绍该邻域的*进展。全书共分十二章,对配电系统分析所涉及的领域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侧重于理论分析和方法描述。围绕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实施和配电管理系统的建设,介绍配电系统高级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配电网络拓扑分析,三相潮流计算,三相状态估计,短路故障分析,可靠性计算,配电网络重构,电容器优化配置和投切,电压控制及无功优化等,解析问题的难点,并给出各种方法的评述。同时,对未来配电系统中广泛引入分布式电源后对各种高级分析功能和算法的影响也做了初步探索。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硬件原理、微机继电保护软件原理、中低压线路微机保护原理、高压输电线路微机保护原理、超高压输电线路快速纵联保护、电力变压器微机保护原理、微机母线及电容器保护和智能变电站保护控制。
全书共九章,包括概述、电网调度控制、电厂调度及操作、输变电设备调度操作、电网调度异常及事故处理、电网运行监视、电网监控异常及事故判断、典型调控一体化系统应用实例。
本书是中低压电气设计、电气成套装置的加工及事故处理方面的经验总结,指出在电气设计上常出现的问题和开关柜的结构的比较及正确选型问题,在大容量快速开断装置、太阳能发电及电能质量上也有论及。 本书主要介绍了低压配电常见问题分析、低压系统的接地及等电位联结、低压系统无功功率的电容器补偿、电能质量治理、配电线路材质的正确选择、并网运行光伏发电站系统集成、中低压开关柜结构及柜型的选择、中压系统典型主接线、中压柜内所装断路器的选择、中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选用、中压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选用及铁磁谐振的应对、中压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的正确选择、中压大容量快速限流开断装置、中压用户配电设计及常见故障的应对。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与实验》分为两大部分 仿真实验和现场实验。仿真实验包含基于ETAP软件的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和基于PowerWorld Simulator的电力系统仿真,适合具备电力系统类课程基础知识的学生学习与开展研究;现场实验包含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实验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为学生提供了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实验环境。本书可作为电力系统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电力行业技术人员培训教材。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指从已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力需求情况出发,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探索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以未来年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预测结果为依据,对电力需求作出预先的估计和推测。科学的预测是正确决策的依据和保证。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制订电力系统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发电计划、电力市场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正因为如此,电力系统负荷预测要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划或预测结果为依据。预测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指从已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力需求情况出发,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探索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以未来年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预测结果为依据,对电力需求作出预先的估计和推测。科学的预测是正确决策的依据和保证。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制订电力系统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发电计划、电力市场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正因为如此,电力系统负荷预测要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划或预测结果为依据。预测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本书系统讲述了柔性直流输电的理论和应用。内容包括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特点和应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工作原理、主电路参数选择与损耗计算,两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网的控制和故障保护策略,单向点对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交流线路改造成直流线路的拓扑结构及特性研究,柔性直流输电应用于海上风电场接入电网,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方法和机电暂态仿真方法,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的绝缘配合设计,MMC阀的设计等。本书适合于从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研究、开发、应用的技术人员和电力系统科研、规划、设计、运行的工程师,以及高等学校电力系统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阅读。
配电网是指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配电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电容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着重要的分配电能的作用。胡刚等编著的《配电网建设实用技术问答》共4章,以问答的形式对配电网概述、配电网规划与设计、配电网建设与施工、配电网运行与维护进行了介绍,通俗易懂,针对性强,易于阅读。 《配电网建设实用技术问答》适合于从事城乡电网规划、建设、改造的技术与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配电网运行与维护人员的岗位培训、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