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所址选择,电气部分,配变电装置的布置,并联电容器装置和对有关专业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将规范名称由《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改为《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2.将规范的适用范围从“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扩大为“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 3.增加了20kV变电所设计的各方面的技术要求; 4.增加了高层民用建筑物内变电所的设计要求和防火要求; 5.增加了“预装式变电站”一节的内容; 6.增加了变电所新型操作电源设计条款; 7.补充了并联电容器装置工程设计条款; 8.补充、完善和修改了变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83 10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8章和1个附录。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导管、线槽敷设,配线,封闭插接式母线敷设,封闭插接式照明母线敷设,工程交接验收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识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开元路21号;邮政编码:310001;电子邮箱:gmo@zjkygroup.corn)。
本标准是根据《中国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的安排制订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风力发电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适用于在役电站锅炉集箱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磁记忆检测,也可适用于其他型式规格接管座角焊缝的检测。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部署,智能用电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客户,在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了有效指导智能用电服务工作的开展,统一思想认识、统一技术路线、统一业务功能、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智能用电服务系统技术导则》。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在制定过程中多次召集科研、电力部门有关专家共同讨论,广泛征求了营销、调度、生产、科研等多方意见,充分吸收了国内外智能电网相关研究成果。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是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能用电服务系统建设的技术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引领智能用电服务系统建设的发展方向。对于智能用电服务系统的具体实施与建设,可在参考本导则的基础上,根
本标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的安排制定。 架空输电线路放线滑车是输电线路工程架线施工的主要机具之一。放线滑车与放线、紧线及附件安装等施工有密切关系。为了确保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机具标准化水平,规范放线滑车标准化管理,满足架线施工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由于放线滑轮为放线滑车的一个主要元件,本标准制定时已将DL/T 685--1999《放线滑轮基本要求、检验规定及测试方法》相关内容纳入进来。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缪谦、裘雅萍、温超。
为进一步提高风电调度运行管理水平,规范电网调度机构和风电场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建设,并指导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研发、验收和使用,按照《关于下达2010年度国家电网公司标准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10]320号)的要求,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纯、裴哲义、王勃、董存、冯双磊、范高锋、范国英、郭雷。
原水利电力部1987年11月颁发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评价规程》(以下简称原“评价规程”)执行以来,对促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统称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下同)的运行管理、性能完善、质量提高等起到了良好作用。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原理先进、性能可靠、运行维护方便的微机型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已经广泛应用。为了适应电力工业发展和电网管理体制改革及进一步加强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统计分析的实践经验,需要对原“评价规程”进行修订。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委托电力部电力科学研究院修订该规程。该院牵头成立了由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五大区电力集团公司及四川、广东、江西三个省电力公司的代表参加的“评价规程”修订小组,经过多次认真讨论,确定了修订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管理要求,为开展消弧线圈装置状态检修工作,参考各单位消弧线圈装置故障分析和运行检修管理经验制定本标准,作为制订状态检修计划的依据。对于开展状态检修的单位,按本标准要求开展设备状态评价工作。对于未开展状态检修的单位,仍然按原规定编制检修计划。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根据((2007年度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07)555号文)安排制定。 本标准规定了标称电压高于l000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用绝缘子的一般技术要求、选择原则、检验规则及运行维护。 Q/GDW 515—2010《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用绝缘子使用导则》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瓷、玻璃绝缘子。 ——第2部分:复合绝缘子。 本部分为Q/GDW 515—2010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光亚、叶廷路、张锐、杨本渤、周国华、姚涛。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01)电力行业标准,现已予以出版发行。 为了方便广大电力员工学习、查阅和携带,以利于提高电力生产和安全工作水平,我社决定出版本标准16开版本的同时,了版32开便携版本,以满足广大电力员工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251-2012):±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程》规定了±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的检修项目、内容、周期等。 本书适用于±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附属接地极及线路。
本标准规定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及其相关设备在职责分工、运行管理、技术管理和检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及其相关设备(以下简称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工作。
本书的目的是完善各项反事故措施,进一步提高电网安全生产水平。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为规范和有效开展消弧线圈装置状态检修工作,参照相关规程制定本标准。对于开展状态检修的单位,执行本标准。对于未开展状态检修的单位,仍然按原有的检修管理标准和相关规程、规定开展消弧线圈装置的检修工作。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华中电网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四川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建明、王家礼、方定江、彭江、王成智、陈继东、杨东俊、孟毅、史天如、吴欣烨、焦飞。
本部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各分公司,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 为规范输电网安全性评价工作的进行,国家电力公司组织制定了《输电网安全性评价实施办法》,现予颁发,自即日起执行。 各单位在执行中发现问题请及时告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部。
为了规范和保证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的质量,提高其运行可靠性,统一检验标准,正确、合理地评估在线监测装置的性能,特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为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检验规范的通用技术标准,应与有关在线监测装置专项检验规范结合使用。本标准包含在线监测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判定方法等,各类在线监测装置的专项检测项目及要求见专项检验规范。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参加单位:西北电网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克利、阎春雨、毕建刚、是艳杰、毛光辉、彭江、袁帅、王峰、马江鸿、王献丽、陈新、鞠登峰、李忠晶、杨圆、姚巍。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为规范和有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参照相关规程制定本标准。对于开展状态检修的架空输电线路,各单位执行本标准。对于没有开展状态检修的架空输电线路,各单位仍然执行原有的检修管理标准和相关规程、规定开展架空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华东电网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