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所址选择,电气部分,配变电装置的布置,并联电容器装置和对有关专业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将规范名称由《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改为《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2.将规范的适用范围从“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扩大为“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 3.增加了20kV变电所设计的各方面的技术要求; 4.增加了高层民用建筑物内变电所的设计要求和防火要求; 5.增加了“预装式变电站”一节的内容; 6.增加了变电所新型操作电源设计条款; 7.补充了并联电容器装置工程设计条款; 8.补充、完善和修改了变
本规范适用于±800kV及以下换流站换流阀的施工及验收。2012-12-01实施。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83 10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8章和1个附录。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导管、线槽敷设,配线,封闭插接式母线敷设,封闭插接式照明母线敷设,工程交接验收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识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开元路21号;邮政编码:310001;电子邮箱:gmo@zjkygroup.corn)。
《变电运行与检修精益化管理典型案例》可作为电网企业开展精益化管理的参考用书,也可为其他相关企业提供借鉴经验和帮助。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下达的《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创新±800kV直流专项任务课题》,进行了±800kV级直流输电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研究,终成果形成了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其终成果包括下列标准。 1 ±800kV换流站工程: 1)施工及验收规范: Q/GDW 218 ±800kV换流站阀厅施工及验收规范 Q/GDW 219 ±800kV换流站直流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Q/GDW 220 ±800kV换流站换流变压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Q/GDW 221 ±800kV换流站换流阀施工及验收规范 Q/GDW 222 ±800kV换流站交流滤波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Q/GDW 223 ±800kV换流站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Q/GDW 224 ±800kV换流站屏、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2)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Q/GDW 217 ±800kV换流站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2 ±800kV架空送电线路工程: 1)施工及验收规范: Q/GDW 225 ±800k
为了规范和促进安全评价工作的实施,保证安全性评价落实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实现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全过程动态管理,逐步建立基于风险管理理念的安全生长效管理机制,公司结合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实际,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安全性评价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本标准规定了并网风电场风电机组、机组单元变压器、主升压变压器、站用变压器、接地变压器、无功补偿设备、汇集线路、汇集母线、汇集母线分段断路器等电力设备继电保护的配置及整定原则。本标准适用于通过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送出线路与电网连接的风电场,通过其它电压等级送出的风电场可参照执行。并网风电场继电保护相关的科研、设计、制造、施工、调度和运行等单位及部门均应遵守本标准。
为了指导县城电网的建设与改造,特制定本技术导则。 县城电网是农村电力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农村电力网的基本特点,又有城市电力网的某些特点。在本导则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我国县城电网的上述特征,汲取了我国农村电网几十年的建设经验,同时参考我国城网和国外配电网建设经验。对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的原则、目标、技术要求和指标等作了明确规定。 由于全国各地县城电网的发展水平和基础条件不同,各地经济发展对县城电网的要求不同,各网、省公司在执行本导则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地区特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本技术导则解释权属国家电网公司。
本部分适用于在役电站锅炉集箱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磁记忆检测,也可适用于其他型式规格接管座角焊缝的检测。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872号)安排制定的。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总结了我国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维护和现场检验的经验,特别是反映了大量使用微机型保护装置的特点,汲取了继电保护管理及运行维护单位的意见,在原水利电力部87水电电生字第108号文颁发执行的《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的基础上补充、修改、完善,形成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根据原电力部《关于下达1997年制、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进行制定。本标准主要对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祼导线和绝缘电线金具及附件的通用技术条件做了规定。 本标准自2002年02月01日实施,从实施之日起所有报批的与本标准有关的标准,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架空线路(电力金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研究所、上海市南供电局、上海电力线路器材厂负责起草。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6712011):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技术规范》规定了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的使用条件、额定值、设计和结构、试验及选用导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设备及其附属专职用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
本标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 (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安排制定。 本标准分为12部分 第1部分:动力工程 第2部分:电力系统 第3部分:发电厂、水力发电 第4部分:火力发电 第5部分:核能发电 第6部分:新能源发电 第7部分:输电系统 第8部分:供电和用电 第9部分:电网调度 第10部分:电力设备 第11部分:事故、保护、安全和可靠性 第12部分:电力市场 本部分为DL/T 1033的第11部分,本部分共有477条词汇。 本部分中文电力词汇中涉及到本行业中易混淆或与其他行业有歧义的词汇带有含义注释列在英文之后。若有两个以上相应英文的词汇时,本标准将逐一列在下一行。本标准选用的英文是近年国外习惯用语。 本部分词汇在同类别中,中文的电力词汇按汉语拼音排列。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为规范和有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参照相关规程,并结合各单位并联电容器装置(集合式电容器)故障分析及运行检修管理经验,制订本标准,作为制定状态检修策略的依据。对于开展状态检修的单位,按本标准要求开展设备状态评价工作。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安徽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启承、董国伦、俞培祥、金涌涛、刘明、陈金法、陈新、陈振虎、郑炅、郑圣、汪科、马晓久、章晓春。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规范是在总结我国±500kV换流站交流滤波器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根据±800kV直流输电工程科研、设计、制造的研究成果及交流滤波器相关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并参照GBJ 14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的。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规范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负责起草单位:湖南省电力公司。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湖南电力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超高压管理局、湖南省送变电建设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卫东、张寒、邓维、毛震侃、彭剑辉、王焕新、黎刚、刘盛祥、王中和、李浙、张国帆。
《输电线路工程货运架空索道运输施工工艺导则》是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负责,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组织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本标准是在总结我国输电线路工程货运架空索道运输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编写的。 本标准主要内容如下: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规定; ——施工准备; ——索道运输方式; ——索道运输工艺及要求; ——安全要求等。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编制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编制单位:四川省电力公司、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子智、甘羽、孙竹森、缪谦、肖红、江明、张筱建。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安排修订的。本标准是指导我国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的标准。十多年来DL 5002-1991在我国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工作中起到了主要的指导作用。本标准中规定的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的内容,以及功能和性能指标原则上适用于所有地区电网。由于我国地区电网为数众多,情况不尽相同,本标准规定的有些功能和要求,在某些地区电网尚不具备实施条件,或者暂无需求。为此,在具体工程的设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取舍和配置。 本标准与DL 5002-199l相比,除对原规程部分条文作了补充和调整外,主要修订内容为: ——对原规程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补充,修改了一些较低的指标。 ——增加了调度自动化调度端的应用功能内容
本书围绕农村供用电服务,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规范及相关规定为依据,内容涵盖农村供电服务的方方面面,主要内容包括报装接电服务、紧修供电服务、用电咨询服务、用电宣传服务、供电监督服务。本书可作为供电所人员的培训用书,同时也是广大农民朋友了解农村供电服务的参考书。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是对DL/T750-2001《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运行维护规程》的修订,与DL/T750-200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章节; 增加了术语与定义章节; 增加了水冲洗系统运行维护章节; 增加了检修后试验项目章节; 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设备规范章节修改后变更为附录A(资料性附录) 对提示性附录(冷端综合温度)修改后变更为附录B(资料性附录) 增加了附录C(资料性附录)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线水冲洗要求及注意事项 增加了附录D(资料性附录)防止锅炉尾部再燃烧事故; 对启动前检查、启动前试验、启动、运行与维护、停运、蒸汽吹灰等原有内容进行了完善补充; 对水(碱液)清洗内容进行了更新,增加了水冲洗的内容; 对回转式空气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872号)的安排,对DL/T559-1994的修订。 DL/T559-1994《220kV~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发布已逾10年。在此期间,电网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出现了一些新的电气设备和保护,由此给继电保护整定带来了很多新问题,急需在整定规程中加以补充;同时继电保护及相关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保护运行整定方面,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原有的DL/T 559-1994标准已远不能满足技术发展的需要,有必要进行修订和完善。 本标准与DL/T559-1994相比,主要差别如下: --将不适应当前实际情况的内容删除或简化,如删除了相差高频、“四统一”接线下的重合闸的整定,简化了四段式零序电流保护、三段式后备距离保护的整定等; --补充近年来以及今后几年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