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所址选择,电气部分,配变电装置的布置,并联电容器装置和对有关专业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将规范名称由《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改为《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2.将规范的适用范围从“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扩大为“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 3.增加了20kV变电所设计的各方面的技术要求; 4.增加了高层民用建筑物内变电所的设计要求和防火要求; 5.增加了“预装式变电站”一节的内容; 6.增加了变电所新型操作电源设计条款; 7.补充了并联电容器装置工程设计条款; 8.补充、完善和修改了变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83 10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8章和1个附录。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导管、线槽敷设,配线,封闭插接式母线敷设,封闭插接式照明母线敷设,工程交接验收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识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开元路21号;邮政编码:310001;电子邮箱:gmo@zjkygroup.corn)。
《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检修(施工)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是在分析配电网各类检修(施工)作业项目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各类项目作业的流程,对每个关键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预控措施。本书共有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通用部分、架空配电线路检修(施工)作业、配电设备检修(施工)作业和电力电缆施工作业。
《变电运行与检修精益化管理典型案例》可作为电网企业开展精益化管理的参考用书,也可为其他相关企业提供借鉴经验和帮助。
本规范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接入系统条件、一次部分设计、二次部分设计。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8〕10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靠前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8章和1个附录。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导管、线槽敷设,配线,封闭插接式母线敷设,封闭插接式照明母线敷设,工程交接验收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识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接入系统条件、一次部分设计、二次部分设计。
《±800kV及以下换流站构支架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777-2012》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本标准根据((2007年度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07)555号文)安排制定。 本标准规定了标称电压高于l000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用绝缘子的一般技术要求、选择原则、检验规则及运行维护。 Q/GDW 515—2010《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用绝缘子使用导则》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瓷、玻璃绝缘子。 ——第2部分:复合绝缘子。 本部分为Q/GDW 515—2010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光亚、叶廷路、张锐、杨本渤、周国华、姚涛。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1951号)的安排制定的。 本标准从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的工作需要出发,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保障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和对电力用户的可靠供电。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试验研究分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群炬、蔡维、张章奎。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管理要求,为规范有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参考相关规程制订本标准。对于开展状态检修的单位,执行本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目前,在送电线路施工中,张力架线跨越电力线路的技术日臻完善。为了更好地规范跨越施工工作,保证跨越施工中的人身、设备安全,原电力部综教科给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研究所下达了编写《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的任务。 本规程的部分内容与《电力建设安全工程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电业安全工作规划》(电力线路部分)中的相关内容是一致的。本规程采用的常用数据计算方法、常用数据在附录中列出。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下达2007年制修订技术标准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07]555号)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综合考虑了我国输电线路工程应用的现状及发展需要,在参照国内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工艺导则的基础上进行编制。本标准未尽事宜及在实施过程中与本标准相冲突时,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试验及技术论证的原则解决。 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碳纤维复合芯铝绞线的施3232艺及验收标准,适用于500kv及以下新建和改建工程架空输电线路碳纤维复合芯铝绞线的施工及验收。本标准内容包含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总则、施工准备、张力放线、连接、紧线、附件安装、验收。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行业标准修订、制定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7]1415号)的安排制定的。 随着电力变压器不断向超高压大容量方向发展,对500kV变压器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表明,固体颗粒杂质对油的电气性能有显著影响。为保证超高压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有必要对颗粒杂质进行监测。本标准的制定对超高压充油电气设备的运行监督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智、付强、张淑珍、付锡年。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安排修订的。本标准是指导我国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的标准。十多年来DL 5002-1991在我国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工作中起到了主要的指导作用。本标准中规定的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的内容,以及功能和性能指标原则上适用于所有地区电网。由于我国地区电网为数众多,情况不尽相同,本标准规定的有些功能和要求,在某些地区电网尚不具备实施条件,或者暂无需求。为此,在具体工程的设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取舍和配置。 本标准与DL 5002-199l相比,除对原规程部分条文作了补充和调整外,主要修订内容为: ——对原规程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补充,修改了一些较低的指标。 ——增加了调度自动化调度端的应用功能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动态消息编码规范,以二进制自描述方式描述大型电力系统模型和数据,给出了五种消息编码方式:兼容ASN.1编码方式(M0)、带名字的ASN.1编码方式(M1)、对象编码方式(M2)、类编码方式(M3)、类对象编码方式(M4)。本标准适用于通信双方在没有协商通信内容的情况下交换模型和数据。
为进一步增强参与电力工程建设的各责任主体对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认识,提高贯彻实施强制性条文的自觉性,建立执行强制性条文的长效机制,保障电力工程质量和安全,特组织专家编制了《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表格》,共8个分册。 本套丛书贯彻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执行的指导思想,体现强制性条文执行完整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事前策划、事中控制、事后检查的全过程控制的原则。从执行计划、执行记录、执行检查到验收汇总做了统一规定,编制了相应表格,分别用于施工、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的执行检查、验收监督管理,形成了执行强制性条文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的管理体系。 本分册为《焊接分册》,主要包括1个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6个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4个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1个强制性条文执行汇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6712011):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技术规范》规定了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的使用条件、额定值、设计和结构、试验及选用导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设备及其附属专职用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
本标准规定了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并联补偿电容器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对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并联补偿电容器保护装置,并作为该装置设计、制造、试验和运行的依据。
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01)电力行业标准,现已予以出版发行。 为了方便广大电力员工学习、查阅和携带,以利于提高电力生产和安全工作水平,我社决定出版本标准16开版本的同时,了版32开便携版本,以满足广大电力员工的需要。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872号)安排制定的。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总结了我国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维护和现场检验的经验,特别是反映了大量使用微机型保护装置的特点,汲取了继电保护管理及运行维护单位的意见,在原水利电力部87水电电生字第108号文颁发执行的《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的基础上补充、修改、完善,形成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