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所址选择,电气部分,配变电装置的布置,并联电容器装置和对有关专业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将规范名称由《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改为《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2.将规范的适用范围从“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扩大为“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 3.增加了20kV变电所设计的各方面的技术要求; 4.增加了高层民用建筑物内变电所的设计要求和防火要求; 5.增加了“预装式变电站”一节的内容; 6.增加了变电所新型操作电源设计条款; 7.补充了并联电容器装置工程设计条款; 8.补充、完善和修改了变
本书以防止整定人员责任事故,防止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事故为主线,针对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和检修运行工作流程,以及流程各节点人员工作行为,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超前防范事故的发生,保障继电保护安全运行。Part 1 基础知识篇一、电网接线二、变电站接线三、故障分析四、二次回路Part 2 工程资料篇一、线路设计参数二、 线路实测参数三、主变参数四、工程图纸五、系统阻抗调整六、回路设计七、 保护装置参数八、互感器参数九、其它被保护设备参数Part 3 电网方式篇一、 正常运行方式二、 检修运行方式三、防全停方式四、高压母线全停转供方式五、重合闸方式Part 4 整定计算篇一、线路保护二、母线保护三、变压器保护四、其它设备保护Part 5 流程管理篇一、编制、校核及审核二、定值复核三、运行规程四、整定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8〕10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靠前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8章和1个附录。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导管、线槽敷设,配线,封闭插接式母线敷设,封闭插接式照明母线敷设,工程交接验收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识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技术管理的流程、内容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频率为50Hz,标称电压1000kV及以下电力系统。
《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检修(施工)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是在分析配电网各类检修(施工)作业项目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各类项目作业的流程,对每个关键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预控措施。本书共有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通用部分、架空配电线路检修(施工)作业、配电设备检修(施工)作业和电力电缆施工作业。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工程接地用铜覆钢的技术要求、检测及试验方法、检验、包装及运输等。本标准适用于发电、输变电、配电等电力工程接地用铜覆钢。
本标准是在Q/GDW384-2009《输电线路钢管塔加工技术规程》附录F的基础上,结合对薄壁直缝焊管纵向对接焊缝的检验要求,参照近年来超声波爬波检测的应用经验和*技术成果编制的。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Q/GDW384-2009《输电线路钢管塔加工技术规程》附录F“输电线路钢管塔薄壁管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检验及质量评定”。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潍坊长安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振光铁塔公司、山东中铁华盛机械有限公司、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09年*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定计划的通知》 (国能科技[2009]163号)的要求,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规范。本规范吸取了国内电力电缆直埋敷设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并参考了相关标准,对电力电缆直埋敷设在敷设要求、敷设工艺以及安全规定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为规范电力电缆直埋敷设提供依据。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力网继电保护原理学习指导》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力网继电保护原理学习指导》配套“电力网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部分为电力网继电保护原理思考题与习题及补充习题的详细解答;第二部分为电力网继电保护实验指导的基本知识,讲述了电力设备和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为了推广和介绍先进、成熟的典型设计方案,规范农村电网35kV送电线路建设与改造的设计模式,因此浙江省电力局农电工作部组织编写了本典型设计。 本书重点介绍了35kV送电线路15种铁塔和36种钢筋混凝土电杆的选型;钢筋混凝土电杆附件的加工图和组装图;导、地线安全系数的确定;杆塔基础的选用;杆塔结构设计计算的基本原则;绝缘配合及防雷保护;地质条件等有关设计技术资料。为农网35kV送电线路工程设计提供了设计范本。 本书适用于从事35kV送电线路工程的设计人员及相关的技术人员。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管理要求,为开展消弧线圈装置状态检修工作,参考各单位消弧线圈装置故障分析和运行检修管理经验制定本标准,作为制订状态检修计划的依据。对于开展状态检修的单位,按本标准要求开展设备状态评价工作。对于未开展状态检修的单位,仍然按原规定编制检修计划。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交流输电线路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并联连接在线路绝缘子两端,用于限制雷电过电压及(或)操作过电压。有带串联间隙和无间隙两种,属新型产品。目前尚无IEC标准。在本标准中,无间隙避雷器和带间隙避雷器本体参照现行国家标准GB 11032—200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带间隙避雷器的间隙性能要求,则根据设计原则制订相关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原电力行业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过电压及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能电力科技开发公司、广东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高压研究所、北京供电公司、清华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宝全、钟定珠、李启盛、张翠霞、王维洲、岳健民、幺虹、何金良。
本标准根据((2007年度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07)555号文)安排制定。 本标准规定了标称电压高于l000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用绝缘子的一般技术要求、选择原则、检验规则及运行维护。 Q/GDW 515—2010《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用绝缘子使用导则》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瓷、玻璃绝缘子。 ——第2部分:复合绝缘子。 本部分为Q/GDW 515—2010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光亚、叶廷路、张锐、杨本渤、周国华、姚涛。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文)安排制定的。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大规模建设及输电电压的不断提高,必将给邻近的电信线路带来电磁影响。然而,关于直流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的危险影响及其防护,相关的影响机理、计算方法在国内外资料及文献尚无系统的介绍,在我国也尚无统一的计算、设计标准。因此,制定本标准对配合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设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通信保护设计质量、缩短工程周期、节省工 程投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标准重点描述直流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影响设计的个性和特点,与交流输电线路设计有共性的规定,参照DL/T 5033—2006《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执 行。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规定了供电和用电名词术语。本标准适用于从事电力行业工作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在对外交流、定货、签订合同、设备验收和学术交流时,使用规范的中、英文名词术语。 本部分为DL/T 1033的第8部分,本部分共有379条词汇。 本部分中文电力词汇中涉及本行业中易混淆或与其他行业有歧义的词汇带有含义注释,列在英文之后。若有两个以上相应英文的词汇时,本标准将逐一列在下一行。本标准选用的英文是近年国外习惯用语。 本部分词汇在同类别中,中文的电力词汇按汉语拼音排列。索引中对于同一词汇在不同章节出现的情况,先列出首次出现位置的章节号,其余在括号内注明。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电力行业计算机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本部分由国电信息中心负责解释。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国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的安排制定的。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分层管理,上下级电网间、同级电网间交换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所需的电网参数与配合保护定值越来越多,但各电网间用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数据格式各不相同,不利于相互交流。本标准即为了适应这一要求而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和解释。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为规范和有效开展消弧线圈装置状态检修工作,参照相关规程制定本标准。对于开展状态检修的单位,执行本标准。对于未开展状态检修的单位,仍然按原有的检修管理标准和相关规程、规定开展消弧线圈装置的检修工作。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华中电网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四川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建明、王家礼、方定江、彭江、王成智、陈继东、杨东俊、孟毅、史天如、吴欣烨、焦飞。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专项课题 可拆卸式全钢瓦楞结构架空导线交货盘工程应用研究 的研究成果,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制定时广泛调研和认真总结我国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中使用型钢复合结构交货盘及全钢瓦楞结构交货盘的设计和制造的情况,针对900mm2和1000mm2钢芯铝绞线设计试制了PL/42600 1500 1900架空导线交货盘并通过了工程检验,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的企业标准。本标准制定时,交货盘的部分规格、尺寸参照JB/T 8137.1~4。可拆卸式全钢瓦楞结构交货盘具备可循环使用、节约、环保的特点,适用于较大单盘质量及大截面的架空导线。本标准规定了可拆卸式全钢瓦楞结构架空导线交货盘的定义、代号及产品表示方法、标准规格、生产材料、技术要求及验收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
本标准规定了并网风电场风电机组、机组单元变压器、主升压变压器、站用变压器、接地变压器、无功补偿设备、汇集线路、汇集母线、汇集母线分段断路器等电力设备继电保护的配置及整定原则。本标准适用于通过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送出线路与电网连接的风电场,通过其它电压等级送出的风电场可参照执行。并网风电场继电保护相关的科研、设计、制造、施工、调度和运行等单位及部门均应遵守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