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电力系统远动与调度自动化(第二版)》内容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通信基础及信息传输规约、变电站自动化、配电自动化和电网调度自动化。每章末均有习题。本书涵盖了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各个主要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介绍基础知识为主,使读者能够对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有较为完整、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习题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配套教材》通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每章习题的详细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解题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习题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配套教材》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辅导用书,也可作为研究生、继电保护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本教材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教材以《国家职业标准·变配电室值班电工》为依据,紧紧围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编写理念,力求突出职业技能培训特色,满足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的需要。 本教材详细介绍了高级变配电室值班电工要求掌握的*实用知识和技术。全书分为8个模块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供配电系统、过电压保护、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检查与故障处理、母线停送电操作、变配电设备异常与事故处理、电气试验、设备的交接与验收、组织管理。每一单元后安排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书末提供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试卷,供读者巩固、检验学习效果时参考使用。 本教材是高级变配电室值班电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用书,也可供相关人员参加在职培训、岗位培训使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现场调试一本通》提纲目录总述一、 概述二、 调试内容三、 调试条件四、 调试工作流程五、 调试工作要求Part 1 调试工作基础篇一、 调试工作人员基本要求二、 调试工作资料准备三、 调试工器具四、 调试工作安全交底Part 2 智能站二次构成简介篇一、 三层两网二、 两层两网三、 EPONG网Part 3 系统组态篇一、 全站虚端子表二、 系统组态三、 CID文件下装Part 4 设备单体调试篇一、 保护装置调试二、 智能终端调试三、 合并单元调试四、 网络设备测试五、 故障录波器调试六、 保护子站调试七、 对时设备调试Part5 设备整组联动篇一、 保护整组联动二、 检修压板功能验证三、 GOOSE二维表检查Part 6 整站通流通压试验篇一、 条件二、 工作流程Part 7 投产试验篇一、 条件二、 工作流程Part 8 工器具使用介绍篇一、 三相数字式测试仪使用介绍手持式数
本书是变电站倒闸操作实训指导用书,主要包括66kV光华变电站和220kV柳树变电站的概况介绍,详细介绍了两个变电站的典型操作等,有利于变电运行人员科学管理变电站,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指导书的内容立足现场实际,结合两个变电站的典型操作案例。同以往的培训教材相比,实用性更强,有利于提供变电运行人员的常规倒闸操作能力。
《电力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教材 电气倒闸操作》结合生产现场实际,适合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事故案例生动宜观,切实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主要讲述了电气倒闸操作的执行程序、执行要求及其管理和考核,同时列举了各种电气接线的操作原则。本书以事故实例详细说明不按规定执行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章 电气倒闸操作一、倒闸操作的基本要求二、倒闸操作的执行程序三、倒闸操作的技术原则四、典型倒闸操作实例第二章 线路倒闸操作一、线路倒闸操作执行程序二、线路倒闸操作票填写要求三、线路倒闸操作的有关规定四、线路倒闸操作的技术原则五、线路典型倒闸操作实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核电站安全概述、核安全管理基础、一回路辅助系统、专设安全设施、核电厂安全分析方法、核电站辐射防护与废物处理、核电站典型事故分析与处理和核安全文化等。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电力技术类专业选用,还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核电站安全概述、核安全管理基础、一回路辅助系统、专设安全设施、核电厂安全分析方法、核电站辐射防护与废物处理、核电站典型事故分析与处理和核安全文化等。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电力技术类专业选用,还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单元划分、状态量描述、状态量变化和状态评估等。本标准适用于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以下简称“线路”)运行状态的技术评估工作;35kV架空线路可参考采用。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验与调试》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测试仪器与测试装置、互感器及二次回路的检验、继电器的检验与调试、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检验与调试、CSC-103A/B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的检验与调试,CSC-326系列数字式变压器保护装置的检验与调试,CSC-150型数字式母线保护装置的检验与测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验与调试》注重对学生进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验调试方法和技能的培养。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验与调试》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专业的实验指导书和继电保护调试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全国电力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根据配电网自动化的系统组成、层次结构编排教学章节,遵循高等职业院校情境化、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路,是《配电网自动化》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立项项目的建设成果之一。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配电网及其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的通信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馈线自动化设备及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地理信息系统;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配电网简介;配电网自动化工程实例。
《变电运行与检修精益化管理典型案例》可作为电网企业开展精益化管理的参考用书,也可为其他相关企业提供借鉴经验和帮助。
为把中国南方网公司建设成为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国内领先、国际著名的企业,实现南方电网统一开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发展目标,规范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建设及改造工作,提高与电网设备装备水平,保证配电网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满足南方五省(区)城市用电需要,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规程和规范,并结合南方五省(区)城市配电网目前的发展水平、运行经验和管理要求面提出,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城市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建设与改造工作。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要求,对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规定》(DL/T)5096-1999)进行修订的。 本次修订在《电力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规定》(DL/T)5096-1999)和《电力工程水文地质钻探技术规定》(DL/T)5171-2002)的基础上增加电力工程岩土施工钻探,把电力工程钻探有机地结合,改名称为《电力工程钻探技术规程》。 本标准与DL/T)5096-1999和DL/T)5171-2002的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一些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 ——将两个标准合并成一个,统一了技术要求; ——增加了电力工程岩土施工钻探工作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编单位:东北电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内容主要包括PSCAD操作环境介绍、PSCAD基本特性与操作、PSCAD元件库、PSCAD绘图功能、自定义模型、PSCAD接口、PSCAD工程实践开发等。书中着重介绍PSCAD操作环境及基本属性和PSCAD仿真建模的关键问题。
《施工负责人》为《电力建设施工管理问答丛书》之一。该丛书主要内容包括电力施工项目组织管理概述,电力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电力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电力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计划与进度管理、质量验收、质量通病与防治及工程质量事故、产品防护。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电力施工项目组织与管理概述、电力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电力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电力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电力施工项目的计划与进度管理等。
本书主要内容有华中华中电网有限公司防止人身伤亡事故措施实施细则、华中电网有限公司预防系统稳定破坏事故措施、华中电网有限公司防止机网协调事故措施、华中电网有限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措施实施细则、华中电网有限公司预防枢纽变电站全停事故措施、华中电网有限公司预防架空输电线路事故措施等。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高压输电线路(简称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允许值,给出了危险和干扰影响计算方法,提出了必要的参数,提出了防护措施。 本标准包括范围、术语和定义、输电线路故障状态和电信回路工作状态、危险和干扰影响允许值、危险影响计算、干扰影响计算、防护措施等内容,本标准还包括四个规范性附录,即无限长接近线路互感阻抗计算、无限长平行接近线路互感系数计算、屏蔽体磁屏蔽系数计算、放电器对地电压及其接地电阻计算等内容和条文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安排,对DL/T 586-1995《电力设备用户监造技术导则》进行修订的。 DL/T 586-1995实施十几年以来,对规范电力设备监造活动、确保发电设备制造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设备监理制度的实施以及电力工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适时修订该标准以保证其适用性是非常必要的。 本标准与DL/T 586-1995版比较有以下一些主要变化: ——标准名称由《电力设备用户监造技术导则》改为《电力设备监造技术导则》; ——取消了一级和二级见证方式的分类; ——明确了委托人、监理单位及制造单位的职责和权限; ——设备制造质量见证项目附录中增加了部分设备。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T 586-1995。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