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本标准按照GB/T l.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IEEE Std l043--1996《成型线棒和线圈电老化试验推荐规程》和IEEE Stdl553—2002《水轮发电机成型线圈和线棒电老化试验试行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气绝缘材料与绝缘系统评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SAC/TC301)。 本标准由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发电机厂负责起草,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山东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电机厂、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哈尔滨动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天津阿尔斯通水电设备有限公司、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金坛华荣绝缘材料厂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晓蕾、王立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能源部西北电力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六章和三个附录。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总则,一般规定,环境条件,导体电器,安全净距,配电装置形式选择,通道及围栏,防火与茺油设施,配电装置对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要求。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1951号)的要求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和附录I为资料性 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试验研究分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军阳、王健军、王东烨、田勇、杨铁军、钟雅风。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DL/T 846 的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DL/T 846《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分为12个部分: 第1部分:高电压分压器测量系统; 第2部分:冲击电压测量系统; 第3部分:高压开关综合测试仪; 第4部分:脉冲电流法局部放电测量仪; 第5部分:六氟化硫微量水分仪; 第6部分:六氟化硫气体检漏仪; 第7部分: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 第8部分:有载分接开关测试仪; 第9部分:真空开关真空度测试仪; 第10部分:暂态地电压局部放电检测仪; 第11部分: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仪; 第12部分:电力电容测试仪。本部分是DL/T 846的第10部分。本部分规定了测量频率范围在3MHz~100MHz的暂态地电压局部放电检测仪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暂态地电压
本标准是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9年1月颁发的SDJ/-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和1984年3月颁发的SD119-84《500kV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经合并、修订之后提出的。 本标准较修订前的两个标准有如下重要技术内容的改变; 1)增加了电阻接地系统交流电气装置保护接地接地电阻的规定; 2)修订了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规定;提出3~6kV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进行异地两相短路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要求; 3)补充了接地网非等间距布置时的接地网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方法; 4)修订了杆塔接地装置和自然接地极冲击系数的计算方法; 5)提出接地装置耐腐蚀的工作寿命的要求; 6)增加了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接地规定; 7)参考IEC有关标
本规范共分7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一般规定、环境条件、导体和电器的选择、配电装置、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配电装置、配电装置对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要求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地址: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团结南路22号,邮政编码:710075),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简要解答了10~110KV架空电力线路运行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包括线路构造、线路接地和防雷、线路竣工验收、线路运行维护、线路安全运行、线路经济运行、线路运行技术管理、线路超重知识、线路继电保护知识、线路测试仪表等方面的知识。此书可作为四级及时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运行工人的学习资料,也可供其他线路运行人员及厂矿、农村电工的学习参考。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局)《关于下达2002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计划的通知》(电力[2002]973号文)而编制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和解释。
本标准按照国家标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规定了紧凑型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结构要求,产品分类,使用条件,质量要求和试验,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本标准适用于1kV及以上电压等级紧凑型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使用维护技术问答》以高压带电显示装置为主要对象,从实用性和通用性出发,总结了高压带电显示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维护方法,立意新颖,实用性强。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着重对高压带电显示装置有关知识点进行编写,侧重有关人员在技术方面的实用性。此外,本书还包括了一些与高压带电显示装置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问答知识点,以丰富读者知识。
本书为中等专业学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高电压技术课程教材。全书共分八章,前三章介绍有关绝缘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的试验方法,后五章介绍过电压的基本原理和物理过程以及防护措施。 内容主要包括:电气放电、液体及固体介质的电气性能和绝缘预防性试验;波过程、雷电及防雷设备、发电厂变电所和输电线路防雷保护及内过电压的物理过程与限制措施等。 本书亦可做为中等专业学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的教材。并可供电力工人和技术人员及电力技工学校教学参考。
本标准规定了标称电压高于1000V、频率为(50-60)Hz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和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户外和暴露在污秽大气中的复合绝缘子(以下简称绝缘子)工频污秽耐受特性的测定。 线路柱式绝缘子、电站电器类高压支柱绝缘子、高压线路横担绝缘子及复合间隔棒绝缘子属于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和智能变电站建设与改造的要求,制定了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给出了高压设备智能化的技术特征和硬件结构,提出了基本技术要求和应用原则。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110kv及以上高压设备的智能化设计和改造。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有为、吴立远、邓彦国、李刚、苏瑞、周泽听、万博、王冬青。
本书介绍长空气间隙(简称长间隙)的放电过程及击穿特性的预测。主要内容包括: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和基本理论,研究长间隙放电的测试技术,预测击穿电压的经验公式和数值计算方法,长间隙的沿面闪络,长间隙的穿特性的模拟,污层与气象条件对击穿的影响及有关工程领域中的防雷措施。 本书系高等学校“高压技术及设备”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教材及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其他专业学生选修“气体放电”和“高电压工程”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电力系统、高压设备制造、技术物理、高层建筑及航天工程等领域从事高电压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介绍了高压开关设备检测和试验的标准、要求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高压开关的机械试验、高压开关的绝缘试验、高压开关的有机绝缘件的绝缘试验、高压开关的温升试验、高压开关的短时耐受电流试验、高压断路器的开断试验、六氟化硫(SF6)断路器的基本检测方法、GBC自能灭弧室开断试验中的问题研究及处理、高压开关的交接试验与预防性试验等。 本书不仅适用于电力企业高压开关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等方面的技术人员,高压开关设备制造行业的检验、试验技术人员,广大农村、城镇和工厂从事高压开关设备安装、调试的人员使用;亦可以作为高压开关设备检验和试验人员的教材;同时还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为适应电网生产技术进步和当前管理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司输变电设备管理制度体系,提高设备安全运行水平,公司组织编写了《输变电设备管理规范》、《输变电设备评价标准》和《输变电设备技术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保证设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实现设备规范化的全过程动态管理。 为贯彻实施上述规章制度,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本系列规章制度的宣贯培训读本。本书为《高压并联电容器管理制度宣贯培训读本》,包括综述、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技术标准、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规范、高压并联电容器检修规范、高压并联电容器技术监督规定、预防高压并联电容器事故规范、并联电容器装置评价标准、并联电容器装置技术改造指导意见八个部分。 本书可供电力企业从事高压并联电容器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使用
本标准规定了换流变压器、直流穿墙套管、直流旁路开关、直流电压测量装置、直流电流测量装置等 800kV直流设备现场直流耐压试验的试验装置、试验条件、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判断等。 本标准适用于 800kV直流设备现场直流耐压试验,其他电压等级直流设备现场直流耐压试验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行业标准修订、制定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7]1415号)的安排制定。 超、特高压电力变压器(电抗器)是电力工程的关键设备,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与系统长期可靠运行。而设备监造是设备从设计、制造到投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设备提高制造质量的手段。为了指导超、特高压电力变压器(电抗器)的设备监造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参考dl/t 586—2008《电力设备监造技术导则》的基础上,针对超、特高压电力变压器与电抗器的特点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网国际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西北
本导则是根据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33.05工作组1984年9月提出的《高压直流换流站绝缘配合和避雷器保护使用导则》编写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导则等效。 由于将国际导则转化为本国标准时,应符合GB/T1.1—1993的规定,故增加了1章,即第2章引用标准,将CIGRE导则的第2章绪论和第3章确定过电压和避雷器强度的方法和手段合并为第3章通则,其后各章与CIGRE导则的编号相同,即国际导则的第4~9章为本导则的第4~9章。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CIGRE33/14.05工作组1987年发布的《HVDC换流站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在第3章和9.2节中对条文作了适当修改和简化,其他条文及内容基本不变或稍有改变。 CIGRE导则在条文中提到了一些国际标准,这些标准有的已转化为国家标准或国内已有类似的标准,也有的还没有转化为国家标准。本导则第2章只列出了引用的国内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实验实训规划教材。 本书主要内容包含《高电压技术》教学大纲所列电气设备绝缘试验,同时增补了绝缘子串电压、电场分布测量,接地电阻与土壤电阻率的测量两个试验。章主要介绍高电压试验中的安全知识,第二章介绍电气设备绝缘特性试验,第三章介绍电气设备绝缘强度试验,第四章介绍实验室常用的高电压测量设备,第五章简要介绍数理统计在高电压试验中的应用。 本书可以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验指导书,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自学用书或参考用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信高压直流电源设备工程设计规范(GB 51215-2017)》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深入调研我国通信高压直流电源系统的应用现状,认真总结工程设计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制造、研究等方面的意见,很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整流设备配置、配电设备配置、蓄电池组配置、导线的选择与布放、监控系统要求、防雷与接地要求、机房与设备布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