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厂化学品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781-2012》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7 的通知(第二批)》建标[2007]126号文的要求,由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电子工厂化学品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781-2012》在编制过程中,根据我国集成电路工厂、平板显示器件工厂和太阳能电池工厂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工厂目前的现状,对国外工程公司也进行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与个人意见,并反复修改,后经审查定稿。 《电子工厂化学品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781-2012》共分7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缩略语,化学品供应系统,化学品回收系统,化学品监控及安全系统,相关专业设计,
本书集收录了作者自1989年以来所写的一批关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善的调研报告,以及有关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道路和技术策略等方面的论述,共40篇文章,按内容分为七大部分,每部分中的文章按时间顺序编排。作者在文中给出充实的数据、图表和明确的论点。对于人们了解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历程和指导、规划当前中国集成电路企业和产业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读者对象:从事或关心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有关部门、机构、企业的领导、抗美援朝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力图做到教材内容的精选和完整,分析和论述的深入浅出,理论上的严密与工程实践经验的融合。 本书以晶闸管供电的直流调速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分析方法、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介绍。 本书按讲课40学时编写,全书共分五章:*章为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着重介绍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原理及设计思路;第二章为以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为主的各种多闭环调速系统,包括磁场控制系统;第三章为可逆调速系统;第四章为直流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第五章介绍位置随动系统。
本书叙述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传统和状态空间的)和传统控制理论的大部分内容。
电子元器件飞速发展,数字电路广泛应用,使电子整机向小型化、轻量化、高速度、高可靠、多功能迅速发展。各类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促使高速电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印制电路板(以下简称印制板)的基材、布局、布线和电磁兼容问题都会影响电路的特性和信号完整性,高速电路用印制板的设计与一般印制板设计有很大区别,必须根据高速电路的要求和印制板的高速特性,认真分析高速信号在印制板上传输的特性.充分考虑电磁兼容性。做好布局和布线。经反复优化才能取得较好的设计效果。 本书将从印制板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入手,结合现行有效的国内外相关标准,对在高速电路用印制板设计时的基材选择、印制板各要素设计、信号完整性、地线和电源线设计、布局、布线、印制板的功率热匹配考虑和可制造性检查以及制
Protel 99是应用广泛的电子线路设计软件,使用简单、易于学习、功能强大。本书以Protel 99英文版为基础,结合电子电路设计的特点,从实用角度出发,全面介绍了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及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方法。 具体内容有Prorel 99基础、原理图设计环境的设置、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层次式原理图的设计、原理图元件的创建、电路板设计的基本知识、电路板设计环境设置、电路板规划和网络表的载入、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元件封装的创建、各种报表文件的生成及设计成果的输出等。全书内容翔实、层次分明、语言简练、图文并茂、实例丰富,便于读者轻松掌握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每章后附有习题,便于读者练习。 本书面向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及相关专业学生,也可供电子线路设计工作者参考阅读。
本书介绍了实用、有趣的数字集成电路的应用实例300个。书中按功能将电路分为15大类,它们分别是:信号产生电路、电源和保护电路、信号变换电路、定时电路、灯控电路、显示电路、控制电路、门铃电路、密码锁电路、计数及编码电路、报警电路、放大及收音电路、家用小电器、测试电路及其他一些常用电路。 书中的实例涉及到的集成电路均为通用性很强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读者掌握了电路的设计思路后,可以举一反三。 本书可供广大电子爱好者阅读。
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介绍了Protel 99 SE中的原理图与PCB设计方法,共三个部分。部分包括第1~4章,主要介绍利用Protel 99 SE进行原理图设计的方法和操作步骤,同时也介绍如何在大型设计中采用层次原理图将复杂电路分解为多张简单电路的方法。第二部分包括第5章,主要介绍原理图和PCB封装中新建元件库的编辑和设计方法。第三部分包括第6~9章,主要介绍印刷线路板的基本知识、布局和布线以及PCB设计的一些高级技巧和经验。 本书是作者根据多年教学和工作实践,按照行动导向模式编写的,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图文并茂,适合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也便于读者自学。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相应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电路设计的人员参考。
本书上篇介绍模拟集成电路图编辑与电路仿真、版图设计与验证(包括DRC、LVS、LPE和后仿真等)及其他高级仿真技术等;下篇介绍VLSI的设计流程以及逻辑仿真、逻辑综合、静态时序分析、版图综合、自动测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工厂化学品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781-2012)》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7 的通知(第二批)》建标[2007]126号文的要求,由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工厂化学品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781-2012)》在编制过程中,根据我国集成电路工厂、平板显示器件工厂和太阳能电池工厂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工厂目前的现状,对国外工程公司也进行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与个人意见,并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工厂化学品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781-2012)》共分7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缩略语,化学品供应系统,化学品回收系统,化学品监控及安全系统,相关专业设
《集成电路芯片测试》主要从集成电路测试从业人员所需的职业道德、C语言、自动分选机、测试机系统及应用以及常用的仪器元件、常见产品测试实例等几个方面着手,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成品测试的重要组成步骤,为微电子专业学生进行集成电路测试岗位培训提供必要的知识。 王芳、徐振主编的《集成电路芯片测试》可作为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学生的实验课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企业岗位培训用书。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业在我国的大量兴起,集成电路生产线的优化调度问题已成为我国学术界和工程界研究的热点。因此,本书将相关的文献及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加以整理,著书出版,希望能为广大业内人士提供指导与帮助。 全书供分为8章。第1章是结论。第2章介绍了集成电路的生产过程和特点。第3章至第6章分别阐述了集成电路生产优化调度的内容和含义、理论模型、算法以及系统仿真。第7章介绍了课题组在集成电路生产优化调度方面的*研究进展。第8章即后一章是结束语。 本书的读者对象包括高等学校相关领域的教师、研究生以及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和有关研究单位的科技人员。
本教材为全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电子类专业教材,供各类高职院校、技师学院、高级技校相关专业使用。主要内容有: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电路、半导体存储器与可编程器件、实用数字电路制作等,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配有实训练习。对于已具有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的学生,可从第二章开始学习。本教材适用于一体化教学,也可用于职业培训。 本教材由汤湘林主编,梁卫文副主编,傅乐鸿、胡晓苏、赵玉林参加编写;邵展图、程慧娟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