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6章,内容包括绪论、数字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程控交换与软交换技术、移动通信、三网融合。每章讨论一个课题,并以典型案例为载体阐述各种通信系统的应用。《通信技术基础(第3版)》充分考虑了中职学生的特点,从物理概念和实际出发,以通信工程中典型案例为载体,结合现网实际,用通俗语言讲授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同时,还考虑了新技术、新知识的发展和应用,形象地阐述了3G、软交换及三网融合的概念,并从工程的角度介绍了通信工程规范和技能,激发学生兴趣。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复习指导丛书:音响调音员(初级)》由“国家题库简介与复习要求”、“理论知识考试重点”、“理论知识考试复习指导”、“试题精选”和“试卷样例”等五个部分组成。书中介绍了国家题库的命题依据、试卷结构和题型题量,公布了近几年职业技能鉴定的重点内容,讲解了理论知识复习重点或难点,同时直接从国家题库中抽取部分理论知识试题和试卷样例供考生参考、练习。因此,该书对广大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考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理论知识考前复习用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铁路通信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7号)文件的要求,本规范由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总结了我国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建设及施工验收方面的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标准规范,吸取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后经专家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五章及九个附录,主要包括:总则,施工前准备,系统施工,系统验收,系统使用和维护等。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识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卫星光通信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本书主要介绍卫星光通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系统组成及*进展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卫星光通信系统组成,捕获、跟踪、瞄准技术,激光信号的传输与检测,卫星振动对通信系统的影响,典型的卫星光通信试验系统,编队卫星光通信等前沿技术。 本书可作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光通信专业硕士研究生参考书,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介绍了ATM的诞生、ATM交换机的基本组成和关键技术、ATM组网技术以及在多业务平台和与IP结合中的应用。较为详细地讨论了ATM的特点与结构、编号与信令、ATM分层与分类控制技术、ATM网络与帧中继网及N-ISDN的互连技术、基于ATM的宽带数据业务、会议电视和点播电视的组成及应用。书中还讨论了ATM与IP结合的技术,如LANE,IPOA,MPOA,IP交换,标记交换等。后,介绍了作为信息高速公路标志的宽带信息网技术的发展动向。
本书结合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选取很多实例,以加强读者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本书所选实例涉及电子电路、生物系统、信号处理等不同的工程领域。例如书中对RLC电路、兔子繁殖、回声消除、人体药物吸收代谢、汽车运动、离散全通系统、倒立摆、贷款差额系统、电话的拨号音等实际应用问题进行信号与系统分析,利用MATLAB语言得到这些问题的计算机解。本书通过这些实例展示了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相关知识点的实质。 本书可作为本科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类有关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实训教材,也可供从事电子信息类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同时也可供读者自学。
本书全面介绍了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的相关知识。全书共分六个部分:部分——基础篇,介绍了ASON的基本概念,与其他技术的关系,标准情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技术篇,侧重于ASON技术本身,详细介绍了ASON相关的各种关键技术,概念和机制;第三部分——互通篇,主要围绕网络互通展开,既包括互通建议也包括目前互通遇到的困难;第四部分——网络篇,解答了网络建设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第五部分——业务篇,详细介绍了ASON的几种新型业务模型,并对如何应用它们提出了建议;第六部分——测试篇,列举了ASON测试同传统SDH测试相比增加的测试内容,并简要说明了测试方法。 本书适合于从事与ASON技术相关的广大电信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自学,并可作为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企业的员工培训材料;同时,该书也适合于设备厂商和科研机构的相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并结合实践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城市遥感数据处理及成果制作;5.城市遥感信息应用基本要求;6.城市遥感信息管理与服务。
本书是一本关于*信号(*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例题及习题的汇编。 全书共分七章,主要内容有:概率论的基础知识,*过程的基本理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理论及分析方法。各章皆由本章要点、基本内容与例解、习题三部分组成。其中基本内容概括了读者应掌握的基本概念、定义、定理、性质,并针对重要论点配上例题。在书末附有全部习题的答案。 为了便于读者自测综合掌握*过程基本理论的程度,特设计了10份综合练习。 本书通俗易懂,概念清晰,适于电子工程等专业工科大学师生使用,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为了适应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本标准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通信设计应包含的内容和达到的深度,以满足工程建设和运行的需要。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新建工程不同阶段的通信设计。不同类型的工程可根据工程任务、特点和要求有所侧重和取舍。特大型或利用外资的水电水利工程,其设计内容和深度可按本标准及建设项目法人或主管部门所提出的补充要求进行。改建、扩建及小型水电水利工程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安排制定的。 国际电工委员会第57技术委员会(TC57)制定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标准,该标准为基于通用网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国际标准,具有如下特点和优点:分层的智能电子设备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根据电力系统生产过程的特点,制定了满足实时信息和其他信息传输要求的服务模型;采用抽象通信服务接口、特定通信服务映射以适应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采用对象建模技术,面向设备建模和自我描述以适应应用功能的需要和发展,满足应用开放互操作要求:快速传输变化值:采用配置语言,配备配置工具,在信息源定义数据和数据属性;定义和传输元数据,扩充数据和设备管理功能;传输采样测量值等。该标准还包括了变电站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ll dielectric self-suppor-ting optical fiber-cable,以下简称ADSS光缆)是一种用于高压输电系统通信线路的新型结构的光缆,对其抗电腐蚀特性和机械特性等均需有严格的检验标准,为了完善ADSS光缆产品的试验标准以保障产品的质量,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标准计划项目进行制订本电力行业标准。本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将为ADKS光缆产品提供统一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主要参考了IEEE P1222—1997《IEEE P1222-1997《IEEE Standard for All-Dielectric Self-supporting Fiber Optic Cable (ADSS) for Use on Overhead Utility Lines》标准草案,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根据当前技术发展水平而制订的。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E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电通信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书是与“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理论教材《信号与系统分析》(徐亚宁、李和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一书相配套的计算机仿真实验课程指导书。本书的实验内容与教材的理论同步,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应用MATLAB对信号与系统进行分析的具体方法,包括MATLAB程序入门和基础应用、连续时间信号的分析、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连续信号的采样与恢复等内容,同时还附有理论教材中各章的部分上机练习参考程序。 本书内容叙述清楚、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实践性强,所有应用实例均通过MATLAB上机调试。 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学生的实验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
《电网专业技术监督丛书》共有绝缘、继电保护、电测量、化学、电能质量、调度自动化、电力通信、环境保护及热工专业九个分册,系统地介绍了国家电网技术监督规定中要求的各项技术监督工作的目的、依据、监督项目、管理内容及相关基础知识。本丛书可作为从事电网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参考书,也可作为电网专业技术监督培训用书。《电力通信专业》是电力通信专业分册,主要包括电力通信系统技术监督管理、电力通信技术监督基础知识、电力通信业务三章内容。《电力通信专业》由卜劲松担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