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论述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概念、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算法及MATLAB实现。全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基础、模拟信号的数字化、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Z变换、DFT与FFT、数字滤波器的结构及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本书在内容安排上突出基本概念和原理,注重各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各种信号变换处理之间的关系和应用。为了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每一章都结合主要内容,通过典型例题,说明用MATLAB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并提供了相应的MATLAB程序。读者可以运行这些MATLAB程序,得到数据和图表,形象直观地认识所讨论的主要内容。各章均配有一定数量的习题和MATLAB上机实验,便于读者更进一步地理解、掌握和实际应用所学概念。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通信、电子信息、计算机、信息工程、自动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799-2012):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共分14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缩略语,基本规定,会议讨论系统,会议同声传译系统,会议表决系统,会议扩声系统,会议显示系统,会议摄像系统,会议录制和播放系统,集中控制系统,会场出入口签到管理系统,会议室、控制室要求,线路要求等。
本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沙尘暴的物理特性、沙尘暴中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带电沙尘对微波传播的影响、球形粒子对脉冲波的散射、各向同性及各向异性带电球形粒子的散射特性等。本书可作为从事电磁波散射、电磁波传播、气溶胶遥感、雷达系统和隐身技术等研究的技术人员、研究生及相关专业科研工作者的参考书。
《信号与系统全程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在内容组织上与郑君里老师编写的《信号与系统》(第三版)相配套,根据大多数院校的教学内容。给出了~第八章和第十二章的学习指导和习题精解。针对《信号与系统》所涉及的内容多、方法多、知识点多的现象,本书立足教材,对每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归纳、提炼和概括,指导学生系统地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为理解和掌握信号与系统理论、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本书对《信号与系统》教材中的习题给出了详细的解答。针对每道习题,首先给出解题思路,理清概念,阐明逻辑推理,点明解题技巧,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然后给出完整步骤,附图齐全,使学生熟悉解题过程,培养细致规范的解题习惯。为了方便学生对每章节知
GB/T 28504《掺稀土光纤》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双包层掺镱光纤特性; ——第2部分:双包层掺铥光纤特性; ——第3部分:双包层铒镱共掺光纤特性; ——第4部分:掺铒光纤特性; 本部分是GB/T 28504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伟、雷非、王冬香、李诗愈。
本书是根据高等院校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本要求而编写的。在全书前11章中,对信号分析、信道、模拟调制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正弦载波数字调制系统、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数字信号的*接收、差错控制编码、正交编码与伪*序列,以及同步原理等,进行了简明扼要和系统的总结。前11章中的每章都包括了3部分,即学习要点、典型例题和自测自评。第12章是本科通信原理课程期终考试试题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信原理试题,以及这些试题的解答。书中例题和自测试题主要是从樊昌信等编著的《通信原理》(第五版)、曹志刚等编著的《现代通信原理》以及南利平编著的《通信原理简明教程》中选取的,有的题目是编者自编的。本书的编写注意了突出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重要结论,同时注重了通信系统的整体知
本书主要介绍了各种方式的拾音技术。本书针对不同形式的节目录音,重点从人耳的听觉特性和乐器声学出发,分别介绍了各种立体声拾音方式的基本原理和单件乐器的拾音技术,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实际录音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予以讨论和分析。全书共分四章: 章 立体声原理:主要分析了耳对声源定位的基本因素以及人耳在两场声器间的定位原理,同时介绍了一些基本的,与人耳声源定位有关的听觉特性和立体声系统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立体声拾音技术:从人耳对声源定位机理的角度,介绍了一些目前经常采用的立体拾音方式,并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对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另外,对目前正在探索的环绕声拾音技术给出了一些应用实际。 第三章 拾音技术基础:介绍了基本的录音方法和拾时方法,并对传声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作
本书全面介绍数字通信的基础理论及相关技术。全书内容共分8章,包括通信的基本概念、数字通信系统中常用的调制与解调技术、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技术、多路信号复用与多址技术以及*接收问题和同步技术。 本书注重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力求做到概念清晰、内容简洁、通俗易懂;在内容的选择方面侧重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注重应用,突出数字通信技术的核心内容的阐述。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电子、通信类专业数字通信课程的教材,还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根据当前信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结合高校教学改革的形势和要求,综合近10年来的教学实践,整合原“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精心编写而成。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讲述信号分析与处理,下册讲述系统分析与设计。与上册相比,下册重点强调了“离散”部分,主要分析了数字系统的时域、频域特性,介绍了数字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下册的具体内容是:系统及系统的时域分析、时域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时域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时域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无限长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有限长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的硬件实现。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对现代短波通信的主要技术、应用系统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主要内容包括:现代短波通信概论、短波通信信道、短波自适应通信、短波扩频通信、短波通信终端、短波天线与自动调谐技术、短波通信系统数字化和短波通信网络等。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条理清晰,说理深入浅出,是一本很好的短波通信技术指导书。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短波通信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
目前世界上有许多重要的DSP处理器生产厂商,主要包括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模拟器件公司(ADI),摩托罗拉公司和西门子公司等。其中TI公司是全球*的DSP制造商。本书以TI公司的TMS320VC5402和TMS32OLF2407芯片为基础,结合TI公司的TMS320OVC5402DSK板和长沙三知电子公司的DSP实验仪来详细说明DSP芯片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介绍DSP集成开发环境CCS,并分类给出典型实验。本书中的实验包括CCS应用实验、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相关软件实验和硬件实验。实验项目的性质有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以及综合设计性实验。 本书不仅是一本实验教程,也是一本学习ESP的工具书。
本书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通信原理教程》(第2版)的配套学习辅导用书,本书主要参考了其主教材,同时参考了目前国内优秀的通信原理教材,对课程所涉及的10章内容的思考与练习题进行了整理与解答,对各章主要概念、重要内容进行了解读与技巧分析,同时还整理了4套自测试题、5套硕士研究生入学《通信原理》考题及答案。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通信原理课程的同步学习指导用书,也可用做考研辅导及相关教学人员的参考书。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教程(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由苗澎、唐路、田玲,本书为东南大学“电子电路与综合实验”教学用书,是在多年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精选了射频通信基本单元电路,充实了射频通信系统应用方面的内容,增加了MATLAB和Multisim等EDA应用实验编写而成的。全书共三个部分。部分实验基础知识,主要介绍常用仪器使用、MATLAB和Multisim软件:第二部分EDA设计实验,主要有振荡器仿真实验、通信收发机仿真实验、模拟调频与调幅仿真实验、频率合成器仿真实验、混频器仿真实验、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实验等;第三部分电路实物实验,主要有振荡器实验、模拟调频与调幅实验、混频器实验、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实验等。《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教程(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
本书是现代通信原理实验课程的配套教材。包括循环编译码系统、抽样定理与脉冲调幅、增量调制编译码、脉冲编码调制、HDB3码型变换、移频键控、移相键控、数字多路传输系统、光纤通信原理、程控交换和直接序列扩频传输共11项实验内容。每项实验都以具体的电路结构为依托,在详细阐述实验原理的基础上,逐步引导读者观察、测试实验板上的信号,熟悉整个通信实验的具体过程。在每个实验的后面,还列出了一些思考题,目的是帮助读者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并拓宽思路。在实验12中介绍了通信原理实验平台。 本书可作为现代通信原理实验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实际设计电路时参考。
本书以特殊用途的无线电收发信机——业余电台的相关知识与操作实践为主要内容,旨在让读者通过本书的阅读了解并学会业余电台的操作与应用。 本书共分4章。 第1章为关于业余无线电通信的概述。简略介绍了业余无线电活动的发展历史,阐述了业余无线电的有关概念,罗列了业余无线电活动中的重要法律规则。对业余电台设备及用途进行了铺展,并介绍了无线电波的特性及业余电台在人类应急状态时的作用。 第2章为关于业余无线电通信诸方法的介绍。业余无线电通信问世100多年来,其通信方式随着一代代爱好者的不懈努力探索,不断跟进着科学的发展,从古老的莫尔斯电码到今天的空间通信,无一不显示出其诱人的魅力。本书对电码通信、岛屿通信、小功率通信、图像通信、航天通信等几种常见的通信方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第3章介绍了业余电
《光纤传感器及其应用》是根据光纤生产与应用、仪表与传感器等相关生产企业的人才培养要求设立的高职院校一门新课程的教材。全书根据生产实际划分为7个学习情境:光纤基本知识、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及其应用、频率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及其应用、相位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及其应用、偏振态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及其应用、波长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及其应用、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补偿原理与技术,重点阐述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及其应用。通过《光纤传感器及其应用》的学习,可让学生在完成每一个项目的过程中获取技能经验和理论知识,在完成数个项目的基础上,再拓展相关技术理论知识,后以技术理论知识指导每个学习情境中相关实训项目的完成。《光纤传感器及其应用》可作为高职院校光电子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仪器与测量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等
本教材包括光纤通信基本理论、光纤线路工程和设备应用三部分。基本理论部分知识点通俗易懂、循序渐进;光纤线路工程部分主要强调工程应用;设备应用部分的实践与技能主要借助中兴S320光端机组成的传输网络来完成,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通信、电子等专业的教材, 也可供电大、函大、成人自考等有关专业选用,对光纤通信工程技术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规范适用于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2010-12-01实施。
通信网络的建设、扩容、整修、改造、设备更新等均离不开通信工程施工。 本书是工程实践指导教材,重点讲述了通信安装工程的一般特点和施工步骤,在此基础上,共分八章逐一介绍了目前经常遇到的几种通信工程施工,即电话线路工程;有线电视工程;光缆线路工程;移动通信工程;卫星电视工程;无线集群系统工程;小灵通电话工程等,对上述通信项目工程从原理上,工程特点上,施工流程上,施工方法上进行了全面阐述。本书可为承接小型通信工程项目工程提供解决方案、标书制作、工程实施和管理、工程竣工验收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信息产业部的要求和规定,通信工程建设必须有通信工程监理公司参与,并由其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理。因此,本书也编写了适当的内容,引入了通信工程监理的概念。 本书资料详实,配有大量插图和表格,便于
被人们当做一个中国电信问题专家,对我来说,是一件意外事故。话说1998年夏天,我有机会到世界银行总部参加一项有关基础设施融资的研修项目,当时北大课程结束得比较晚,所以等我于6月21日赶到项目所在地美国马里兰大学时,研修活动已经开始了整整一周。因为晚到的缘故,我对研修内容就没有怎么进人状况。没有料到的是,两天以后美国电信业发生的一件大事,却让我赶上了。6月24日,世界各大媒体差不多都在财经头版报道,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宣布与美国第二大有线电视公司TCI合并,全部交易额480亿美元。 企业兼并在美国不算新鲜事。1989年到1996年间我在美访问求学,知道公司兼并和分拆差不多就是美国企业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早就学得见怪不怪。但是,AT&T兼并TCI,仍然不失为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人们都知道AT&T公司是美国电信业的龙头老
"本书从先进性和实用性出发,比较全面地介绍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有关技术。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数据通信概论、数据编码、数据传输、数据通信协议、多路复用技术、数据交换、数据通信设备和接口、数据通信网络和网络互连设备以及宽带数据通信。 本书在讲述“必需、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介绍大量的*的通信网络新技术。书中内容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并配有大量的实例与实物图,便于自学和理解。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职业学院和高等专科学院的通信技术类专业、电子技术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通信专业的培训教材,并可供广大IT业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