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论述了电子对抗概况、电子进攻、电子防护、电子支援、频率测量方法、测向技术以及分选技术。电子对抗概况主要包括:我国电子对抗的概念、俄美电子战的定义、作战思想、信号环境及其发展。电子进攻包括:反辐射武器攻击、定向能武器攻击、电磁欺骗、电磁干扰。电子防护既包括敌方对己方进行电子进攻时己方的电子防护,又包括己方、友方在使用电子进攻时己方的电子防护。电子支援主要依靠侦察接收机,对侦察辐射的各种参数进行定位,为电子进攻或电子防御提供技术支持。频率测量方法主要介绍频率搜索接收机测频、比相法瞬时测频接收机测频以及信道化接收机测频。测向技术主要介绍具有超分辨、高精度的空间谱估计测向技术。信号分选技术主要介绍基于PRI的信号分选技术和多参数匹配法。 与同类书相比,本书除了在整体上对电子对
信息对抗技术是一个多学科相结合的专业,主要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等学科。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全面介绍了信息对抗的作用、信息对抗技术、信息进攻和信息防御的内容。同时,以雷达对抗和水声对抗为例,介绍了有源对抗和无源对抗技术。下篇主要是网络对抗部分的内容,介绍了网络攻击的基本概念和各种网络攻击技术,详细介绍了信息安全工程、信息交换安全技术及网络系统安全技术。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信息对抗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供初学者和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从军事通信系统及通信对抗的基本概念出发,主要介绍了军事通信对抗系统的原理,系统构成,应用领域,以及现在的对抗技术和其发展趋势。全书共分7章,第1章和第2章中,着重介绍了军事通信对抗系统、军事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第3章、第4章和第5章着重介绍了通信对抗系统三大组成部分——通信侦察子系统、通信干扰子系统和通信抗干扰系统及其各自应用的相关技术;第6章介绍了通信干扰效能监测与评估技术;第7章介绍了通信对抗系统和通信对抗技术发展的趋势。 本书可作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对抗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教科书,也可以作为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或深造的参考书。
该书系统介绍了雷达对抗的基本原理,系统的组成,应用的主要技术等。全书共分9章。章介绍雷达对抗的基本定义和分类、雷达对抗的信号环境,雷达侦察、干扰设备的基本功能和组成;第2章、3章分别介绍对雷达信号频率、方向的测量,对雷达辐射源无源定位的方法;第4章讨论对雷达侦察信号处理的方法;第5章讨论雷达侦察的作用距离和截获概率;第6、7章分别讨论对雷达的遮盖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第8章讨论干扰机的空间能量计算和重要的干扰技术。第9章介绍无源干扰技术。 此书可作为信息电子工程专业本科专业课教材,也适用于该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科技工作者参考。
《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共分12章,全面系统地讲述了数据库设计、实现的基本原理及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侧重于介绍如何利用数据库来管理数据、创建应用程序。’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查询优化、关系规范化理论、面向对象与UML基础、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管理;简要介绍了数据库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技术,例如网络数据库技术、XML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简要介绍了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 《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内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概念清晰,理论结合实际,每一章节都给出了相关的实例。每章都有知识的总结,并附有各种类型的习题,从不同方面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电子
无源互调是大功率多通道通信系统中的寄生干扰之一。互调产物一旦被耦合到接收机中,落入接收频段,就会远远超过接收机的热噪声*容限,并大大降低接收机的灵敏度,从而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 本书简述无源互调干扰的产生机理及其减小措施,采用傅立叶级数法分析了互调产物的一般行为特性,采用合成干扰模型假设和特征函数方法对无源互调对通信系统的抗噪性能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幂级数法和双指数法研究了无源互调的幅度和功率电平预测方法,采用时域物理光学法对无源互调散射场进行分析计算,分析移动通信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无源互调干扰,分析讨论无源互调的电路模型和测量方法。
基本原理和基于概率的基本算法,并就与定位紧密相关的方位测量和时差测量进行介绍。作为新兴的并且正在迅速发展的电子对抗技术,专门的技术书籍十分紧缺。无源定位技术是目前军事电子技术中的一个热门,在应用L具有很多优点。《无源定位》正是为弥补这一方面的空缺,柒作者多年的经验和新思维而写的。本书较为深入地论述了无源定位的基本原理和基于概率的基本算法,并就与定位紧密相关的方位测量和时差测量展开了洋细的论述.是目前论述无源定位的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专业用书。《无源定位》共分5章,不但论述了无源定位的原理,还提供/具体的算法,提出并比较了方位测量和时差测量的多种方法,给出了机理明确的定位误差分析。各章内容不但有理论和算法,包括基本思路和必要的推导,而且还给出了模拟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工程参考价值。全
本书内容涵盖了有关通信抗干扰技术的各个方面。首先介绍了通信电子战的基础知识。接着系统地阐述了直接序列扩频和跳频两种抗干扰体制的原理、抗干扰性能分析和同步技术。然后介绍了时域、变换域和空域干扰抑制技术,给出了有关这几种干扰抑制技术的*发展情况。后讨论了抗干扰技术在短波、超短波通信和卫星通信领域的应用。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通信中各种主要的抗干扰技术,对于基础性理论,比如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和跳频技术,讨论得比较深入,对于一些比较新的专门技术,比如干扰抑制技术,则力求给出其*的发展状况,对于其基础理论推导,讨论得较少。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其他通信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