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针对高等院校本科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的教材。全书分为6 章,内容包括电子电路的测量、常用实验仪器、焊接技术、Multisim 的仿真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与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电子信息、计算机、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作为电子设计竞赛和开放性实验的实践教材。
本书从工程实际应用角度出发,以典型工业现场总线为基线,在追踪外该领域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典型工业现场总线的基本模式及在处于主流地位的若干种工业现场总线的相关理论、技术、应用实例与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内容。第3~6章重点介绍了Rockwell公司的DeviceNet、ControlNet与西门子公司的PROFIBUS工业现场总线的相关技术与应用,第7章介绍了目前代表着工业现场总线发展趋势的工业以太网技术,第8章详细介绍了工业控制网络系统的集成技术与应用实例。 本书不仅适合工作在自动化、电气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为活页式实训手册,共分为三个工作任务,涵盖了全站仪的认识、全站仪的常规测量功能的使用、全站仪检校、全站仪的数据管理、全站仪程序测量五大方面。每个工作任务根据内容的需要,均设计了若干个工作训练、1个工作依据以及工作自测。每个工作训练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明确了训练内容、所需器具以及训练方法,同时,给出必要的训练指导。工作依据主要是以知识点清单的方式补足实践所需的理论知识。*后通过工作自测进行检验。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测绘类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技能训练教材,也可以作为土木建筑大类工程测量相关课程配套实训教材使用,还可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为方便教学,本书还配有电子课件及相关资源,凡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注册下载。机工社职教建筑群 (教师
本书共分8章。第1章首先介绍了学习方法,接着全面诠注了各种基本概念;第2章至第7章分别以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典型应用电路、基本的电路以及使用频率很高的实用电路为例,全面而详细地阐述了具体的识图方法、电路工作原理和电路故障分析;第8章讲述了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 本书在写作时尽量避开繁锁的数学公式,减少纯理论的叙述,尽*可能用浅显易懂的语句说明复杂的道理,力求通俗易懂;在讲解电路原理时,大量使用便于理解和记忆的方法、技巧,使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更加科学地记忆。 本书适合零起点的无线电爱好者、电子技术产业工人、厂矿企业电工和各类家电培训班学员阅读。
《2017-2018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丛书从工业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出发,系统分析了2017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 外经济形势,深入探讨了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和2018年的发展趋势。该丛书自2012年推出以来,深受业界认可,已成为行业内的重要参考文献,是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一直深耕细作并逐年不断丰富的鸿篇巨制。本册为刘文强主编的《2017-2018年中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蓝皮书》。
《2017-2018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丛书从工业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出发,系统分析了2017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 外经济形势,深入探讨了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和2018年的发展趋势。该丛书自2012年推出以来,深受业界认可,已成为行业内的重要参考文献,是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一直深耕细作并逐年不断丰富的鸿篇巨制。本册为刘文强主编的《2017-2018年中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蓝皮书》。
《2017-2018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丛书从工业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出发,系统分析了2017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 外经济形势,深入探讨了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和2018年的发展趋势。该丛书自2012年推出以来,深受业界认可,已成为行业内的重要参考文献,是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一直深耕细作并逐年不断丰富的鸿篇巨制。本册为刘文强主编的《2017-2018年中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蓝皮书》。
本教材分5篇,共18章。主要从测量技术、显示技术、测量装置组成等几个方面来介绍自控系统中所需的各种参数的测量与显示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配套装置等应用技术知识。 本教材取材广泛、深度适宜、偏重应用,同时侧重反映了目前自动控制系统中测量与显示技术方面的新技术、新动向。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自动化、电气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信息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教材,同时也适用于职大、夜大和函大的教学,还可供从事自动控制、检测技术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包括5个项目,每个项目以常见的电子产品为载体,把现代电子产品设计制作工艺融人工作任务中,主要介绍商光控延时开关的设计与制作、智能完电器的设计与制作、数学方年历的设计与制作、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制作、超声波源距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书中详细介绍了每一种电子产品的功能要求、电路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包括输出加工文件),装配与调试,让读者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满足企业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另外,本书在项目中专门齐绍了利用线路板刻制机雕刻加工电路板的步骤,根据书中介绍,读者可以学习到利用HW系列线路板刻制机进行双面板和单面板的雕刻加工。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任务,每项任务均包含任务目标、实施方法与步骤、操作技巧等,结构清晰。 本书可以作为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自动化专业“电
本书包括5个项目,每个项目以常见的电子产品为载体,把现代电子产品设计制作工艺融人工作任务中,主要介绍商光控延时开关的设计与制作、智能完电器的设计与制作、数学方年历的设计与制作、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制作、超声波源距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书中详细介绍了每一种电子产品的功能要求、电路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包括输出加工文件),装配与调试,让读者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满足企业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另外,本书在项目中专门齐绍了利用线路板刻制机雕刻加工电路板的步骤,根据书中介绍,读者可以学习到利用HW系列线路板刻制机进行双面板和单面板的雕刻加工。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任务,每项任务均包含任务目标、实施方法与步骤、操作技巧等,结构清晰。 本书可以作为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自动化专业“电
本书包括5个项目,每个项目以常见的电子产品为载体,把现代电子产品设计制作工艺融人工作任务中,主要介绍商光控延时开关的设计与制作、智能完电器的设计与制作、数学方年历的设计与制作、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制作、超声波源距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书中详细介绍了每一种电子产品的功能要求、电路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包括输出加工文件),装配与调试,让读者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满足企业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另外,本书在项目中专门齐绍了利用线路板刻制机雕刻加工电路板的步骤,根据书中介绍,读者可以学习到利用HW系列线路板刻制机进行双面板和单面板的雕刻加工。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任务,每项任务均包含任务目标、实施方法与步骤、操作技巧等,结构清晰。 本书可以作为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自动化专业“电
本书包括5个项目,每个项目以常见的电子产品为载体,把现代电子产品设计制作工艺融人工作任务中,主要介绍商光控延时开关的设计与制作、智能完电器的设计与制作、数学方年历的设计与制作、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制作、超声波源距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书中详细介绍了每一种电子产品的功能要求、电路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包括输出加工文件),装配与调试,让读者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满足企业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另外,本书在项目中专门齐绍了利用线路板刻制机雕刻加工电路板的步骤,根据书中介绍,读者可以学习到利用HW系列线路板刻制机进行双面板和单面板的雕刻加工。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任务,每项任务均包含任务目标、实施方法与步骤、操作技巧等,结构清晰。 本书可以作为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自动化专业“电
本书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无线电调试工》国家职业标准,以无线电调试工的应知、应会内容为核心,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进行编写。内容分为8章: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
激光雷达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地理空间三维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这项技术是继 定位系统(GPS)以来在遥感测绘领域的又一场技术革命。本书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激光雷达技术的理论展开,逐步介绍激光雷达各类软硬件产品和应用场景,重点介绍机载、车载、地面、背包等激光雷达产品的作业流程,即系统阐述了激光雷达的测距理论到项目实际应用的全流程。本书以务实为原则,内容翔实而丰富,不仅可作为测绘、电力、交通、水利、林业等激光雷达相关应用领域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亦可作为各大专院校测绘相关专业及激光航测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教材。
激光雷达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地理空间三维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这项技术是继 定位系统(GPS)以来在遥感测绘领域的又一场技术革命。本书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激光雷达技术的理论展开,逐步介绍激光雷达各类软硬件产品和应用场景,重点介绍机载、车载、地面、背包等激光雷达产品的作业流程,即系统阐述了激光雷达的测距理论到项目实际应用的全流程。本书以务实为原则,内容翔实而丰富,不仅可作为测绘、电力、交通、水利、林业等激光雷达相关应用领域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亦可作为各大专院校测绘相关专业及激光航测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教材。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书是以工程项目为教学主线,将知识点和技能训练融于各个项目之中,各个项目按照知识点与技能要求循序渐进编排,对知识点做了较为紧密的整合,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有利于教,又有利于学。在结构的组织方面大胆打破常规,以项目任务为教学主线,适应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要求。全书分11个项目单元,项目单元1绪论,介绍了传感器的作用与定义、组成与分类,传感与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传感器的基本特性,测量的基本概念和误差理论等;项目单元2至项目单元10从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出发,分别介绍了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霍尔式、压电式、超声波、热电式、数字式、光电式等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测量电路及应用,以及各自典型传感器应用项目;项目单元11介绍了一些新型的传感器及现代检测系统,包括计算机检测系统的发展等内容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传感器检测技术概论,包括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基本特性、技术性能指标及改善性能途径、传感器的标定和选用方法及传感器的发展和选用原则,并对各类传感器(如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压电式、磁电式、热电式、光电式、数字式和光纤传感器等)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典型应用作了较系统的阐述,并对其他现代新型传感器作了简要介绍。同时,介绍了常用的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和传感器检测系统。每章后面附有一定数量的思考题与习题,书末附有部分题目的参考答案。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工程、检测技术、自动化和仪器仪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教材,建议课时为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