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问答的形式,详细解答了与石化工业中常用管式加热炉密切相关的296个实际问题。共分14个部分,内容涉及管式加热炉的专用术语、分类方法、基本结构、主要配件、运行原理、操作技术、设计要求、效率、节能、检查及检修、安全以及装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对了解管式加热炉的基本工艺过程,熟悉其运行及操作的基本特点,维持安全、高效、长周期运转和加强管理等,都是极其重要的。 本书可供加热炉设计人员及现场的技术工人、管理干部阅读,特别适用于作培训教材。
本书包含9个化工单元过程的基本操作训练,共分为基础模块和选做模块两个部分。基础模块有:液体输送岗位、换热器岗位、精馏岗位、吸收与解吸岗位共4个单元过程。选做模块有:离心压缩机的操作、非均相物系分离岗位、蒸发岗位、干燥岗位、冷冻岗位共5个单元过程。全部9个化工单元过程的内容安排了相应的技能训练,共37个:其中离心泵、换热器、精馏、吸收、干燥共5个单元过程还安排了仿真操作训练。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化工、食品、医药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化工、食品、医药等相关企业技工培训使用和参考。
《批发仓库建设标准》是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3 172号),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组织兵器工业安全技术研究所和中国日用杂品流通协会共同编制而成。 本建设标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节约投资、保护环境、安全适用、合理使用土地资源的原则,旨在规范批发仓库建设,提高批发仓库安全水平,加强市场安全监管,确保安全储存和中转,满足现代物流专业化、科学化的要求。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充分参照并吸收了国家相关安全、经济标准及规定,收集分析了大量统计数据,并对北京、河北、安徽、江西、湖南、广西、青海、宁夏等我国主要产、销区的同类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历经多次论证和反复修改
本书内容以涂装材料的准备开篇,直接切入操作技能,对涂装前工件表面预处理、常见的涂装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从而使学员掌握基本的涂装技能。在此基础上,本书又对先进的涂装方法和设备、常见涂装缺陷及其检测方法,以及涂装作业安全与卫生等知识进行了梳理,以帮助学员更好地适应当前涂装市场的需求。后本书还列举了几个典型的涂装实例,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 本书内容丰富,技能突出,语言通俗易懂,配图形象直观,实用性强。通过本书的学习,学员能够从事涂装相关岗位工作。
班建峰、刘括、梁春杰、罗志辉编著的《高分子 化学合成实验》为了提高学生对实验研究的兴趣以及 灵活运用科学原理的能力,除按照高等院校高 分子课程的要求进行编写外,对实验中引用的相关知 识和原理均作了详细论述,并对实验的 操作步骤与技巧亦作了详细的叙述。《高分子化学合 成实验》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介绍实验的基本知识 和基本 操作;二是介绍聚合方法;三是具体的实验内容。其 编排合理,适合学生阅读和标注,并在 每个实验之后,附有实验记录,便于书写和总结,同 时通过实验后的分析和思考题培养学生 在操作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标准代替HG/T3242-1989《橡胶门尼粘度计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HG/T3242-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模腔温度试验的章节内容及附录: ——对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按照GB/T1.1-2000重新进行了编辑。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橡胶测试仪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代替HG/T 3408-2000《2-氨基-8-萘酚-6-磺酸(Y酸)》。 本标准与HG/T 3408-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流动相由甲醇+碳酸铵水溶液改为甲醇+四丁基溴化铵水溶液(本标准的5.4.4;HG/T 3408——2000的5.3.4); ——标准溶液的配制做了适当的调整(本标准的5.4.5;HG/T 3408——2000的5.3.5); ——修改了灰分测定的表述方法(本标准的5.6;HG/T 3408——2000的5.5); ——对硝基苯胺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略有改变(本标准的5.3.1;HG/T 3408——2000的5.2.1); ——增加了对硝基苯胺重氮盐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计算公式(本标准的5.3.1)。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l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海晨化工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七男、季浩、杨杰民。 本标准19
本标准代替HG/T 2679-1995《工业重质氧化镁》。 本标准与HG/T 2679-1995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提高了工类产品氧化镁含量、氧化钙含量、盐酸不溶物含量、三氧化二铁含量和灼烧失量的指标要求(1995年版4.2,本版4.2)。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SAC/TC63/SCl)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松江县金星化工厂。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HG/T2679-1995。
本标准代替HG/T 3181-1989《高频电阻焊螺旋翅片管》。 本标准与HG/T 3181-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翅片管翅片的结构形式; ——增加了翅片底部褶皱宽度的要求; ——修改了翅片管长度、基管外径的范围及翅片管螺距; ——提高了翅片管测量处高频电阻焊实际焊缝的平均宽度的要求; ——增加了翅片管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提出了焊接工艺评定的合格指标。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化学:仁业机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代替HG/T 3132-1998《L型冷却塔风机》。 本标准与HG/T 3132-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风机叶轮直径向两端延伸,系列尺寸扩展为*1800 mm~*10060 mm。 ——给出了风机系列新的命名方法。 —— 对风机叶片的平衡质量提出了新的量化指标。 ——齿轮的设计计算、精度等级采用新的国家标准,提高了齿轮的加工精度等级。 ——扩大了减速器的选用范围。 ——扩大了联轴器材质的选用范围,高性能的碳纤维联轴器列人产品标准范围。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机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尔华杰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海静、谭正明、徐平、虞国光、翁瀛皓、蔡艳艳、张焕武。 本标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5981:2007《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组合剪切曲挠和摩擦性能的测定》(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 5981:2007(E)。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覆制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 35 / SC 10)归口。
YB/T376《耐火制品 抗热震性试验方法》共分3个部分: 第1部分:水急冷法; 第2部分:空气急冷法; 第3部分:水急冷-裂纹判定法。 本部分为第3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郑州豫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亚静、张喜成、杨喜财、袁晓萍、杨慧敏。
本标准规定了玻璃鳞片衬里胶泥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耐蚀衬里为使用目的,以耐腐蚀合成树脂材料为主要成膜物,以玻璃鳞片为骨料,以其他功能性助剂为填料的复合型树脂胶泥。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2归口)。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和68/T18820--2002《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所规定的原则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部归El管理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化工机械动力技术协会、山东红日阿康化jE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士龙、舒仕涛、杨建全、黄进、陈应斌、魏婕、王治方、石俊中。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2411:2000《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涂覆层粘合强度的测定》(英文版)。 本标准代替HG/T 3052—1989(1997)《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涂覆层粘附强度的测定》。 本标准等同翻译IS0 2411:2000。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c)删除国际标准前言。 本标准与HG/T 3052—1989(1997)相比主要差异: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本版3); ——试样的数量改为横向、纵向各5个(1997版5.3,本版4.1); ——试样的调节不同(1997版5.5和6,本版4.3.5和4.2.2); ——增加了湿涂覆织物涂覆层粘合强度的测定(本版4.4); ——试验结果的计算和表示重新进行了规定(1994版8,本版7)。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的要求,对DL/T 465—1992进行修订而成的。 煤的冲刷磨损指数是反映煤磨损特性的重要指标。为保证煤的冲刷磨损指数测定试验精度的提高,特修订原标准,以满足试验精度提高的要求。 本标准与DL/T 465—1992相比,主要差别如下: ——修改了煤的冲刷磨损指数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煤细度、粉细度和加权细度(煤样细度)的术语和定义; ——取消了作图法求Ke值的内容; ——增加了对试验方法精密度要求的内容: ——增加了煤的冲刷磨损指数评价指标的范围。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L/T 465—1992《煤的冲刷磨损指数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
本标准代替GB/T 14189-1993《纤维级聚酯切片》。 本标准与GB/T 14189-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全消光聚酯切片; ——增加了全消光聚酯切片、生产批和检验批的定义,修改了粉末的定义; ——在产品分类中增加了全消光聚酯切片; ——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全消光聚酯切片的性能项目和指标; ——提高了特性粘度、二氧化钛含量、灰分和铁分考核值的要求; ——原“异状切片和粉末”考核项目改为“异状切片”和“粉末”两项考核项目; ——羧基含量和二甘醇含量考核值由原单边控制改为双边控制; ——铁分考核项目的计量单位由“%”改为“mg/kg”; ——修改了检验规则中部分内容,明确仲裁时如相关项目涉及两种试验方法的,原则上按 GB/T 14190-2008中相关试验方法的A法进行试验,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HG/T 3399-1977。 本标准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政策法规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沈阳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勇、沈日炯、马君庆。
本标准是根据我国国情,结合各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而成。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l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宏达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天津市汇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深圳泛胜塑胶助剂 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虞立江、王勇、王培、梁沛基、吴九英。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34)归口。
本标准代替HG/T 3394-1999《硫化棕3RB(硫化红棕B3R)》。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34)归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彩色雨靴(鞋)》规定了彩色雨靴(鞋)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彩色雨靴(鞋)》适用于弹性材料制成的一般防水穿用的彩色雨靴(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彩色雨靴(鞋)》不适用于工矿及特种劳动防护的胶面胶靴(鞋)。
本标准与俄罗斯标准ГOCT 2263:1979(1990)《工业用苛性钠的技术条件》(俄文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氯碱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锦西化工研究院、新疆中泰化学有限公司、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是根据我国绝缘材料粘接用双组分溶剂型聚酯聚氨酯胶粘剂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