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认识颜色、用数据表示颜色、测定颜色、实际调色操作为主线,从颜色的物理学基础讲起,逐渐深入到颜色表示方法,对颜色属性、加色混合与减色混合、用数据颜色的方法(CIE 1931-XYZ色度系统)做了系统阐述,还介绍了均匀色空间及孟塞尔表色系统;在此基础上,对颜色的测量原理及测色仪器也作了介绍;*后介绍计算机调色和人工调色方法以及相关技巧。读者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既可以掌握涂料行业的计算机调色技能,也能掌握人工调色技能。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涂料方向专业的教材及涂料企业调色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供涂料行业的调色人员和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结合化工生产实际,对化工企业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以化工生产工艺流程认知为目标,设计了5个模块,依次为识别化工工艺流程、认知设备、认知管路中物料及走向、认知主要工艺参数和认知化工生产工艺流程,从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可提高学生对化工工艺流程的认知。 本书内容上对接岗位需求,在典型任务中均设置了任务描述、知识、任务实施等栏目,模块后还设置了技能训练、拓展阅读,便教易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化工技术类及相关专业学生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五年制高职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参考书。
《市政污水处理人工湿地和水生植物系统设计手册》主要介绍了水生植物处理系统、环境和公共健康问题、人工湿地设计以及水生植物系统设计等,内容涵盖了人工湿地基础知识、污染物所涉及的环境和公共健康问题以及解决市政污水污染问题的人工湿地和水生植物系统的设计,全面多方位地讲述人工湿地和水生植物处理系统的内容和特点,同时给出了国外人工湿地的实际应用案例和经验总结。 本书可供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阅读,还可供高等院校环境、生态相关专业师生作为教材参考使用。
《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技术》根据现代化工企业生产的特点,利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系统而又简明地分析了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风险评价的方法和过程。全书共分8章,主要包括概述,化工企业安全评价的前期准备,化工企业危险、有害辨识及评价单元划分,化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化工企业安全对策措施,化工企业安全评价结论,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化工企业安全评价实例。 《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技术》既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又具有实用性与知识普及性,可供化工企业从业人员学习、了解安全评价相关知识使用,也可作为安全生产及其相关专业日常安全培训教育用书,还可作为从事安全评价工作的从业人员的日常学习手册。
王新主编的《化学分析技术》按照“行动导向,先会后懂,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重组教材结构,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为主线,安排设计了6个教学情境,包括:分析检验前准备、酸碱滴定法测定物质含量、配位滴定法测定物质含量、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物质含量、沉淀滴定法测定物质含量、重量分析法测定物质含量,下设若干个目标任务。开篇情境导入,任务引领,明确任务后展开实训、知识点、学习要点、拓展任务、能力考核等内容的介绍。本书充分挖掘化学分析在工业产品检测中的典型应用,强调化学分析技能,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涵盖了较为广泛的化工产品领域的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技术》图文并茂、实例丰富、内容浅显易懂,可作为高职高专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化工技术类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分析、化验、
HG/T 4007-2008照相化学品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硫酸铝钾) 本标准与IS0 3620:1994(E)照相化学品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硫酸铝钾)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采用。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中的含量的测定原理相同,但测定方法有差异。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l0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化工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萍、刘亚利。 本标准为2008年首次发布。 HG/T 4008-2008照相化学品 乙酸(冰乙酸) 本标准与IS0 3298:1994(E)照相化学品 冰乙酸的标准的一致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将标准中的含量测定改为化学分析方法; ——结晶点、与水混合试验、干燥失重、技术指标和测定原理与IS0 3298:1994(E)相同,具体方法参考了化学试剂检验方法。其中,与水
本部分4.2、4.3、4.4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GB 18071《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烧碱制造业; ——第2部分:纯碱及碳酸氢钠制造业; ——第3部分:硫酸制造业; ——第4部分:硝酸制造业; ——第5部分:盐酸制造业; ——第6部分:硫化碱制造业; ——第7部分:黄磷制造业; ——第8部分:氢氟酸制造业。 本部分为GB 18071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 18701-2009《氯碱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本部分与GB 18701-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调整了标准名称,并依据68/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调整了标准结构; ——修订了卫生防护距离的定义,增加了敏感区、复杂地形两项术语和定义; ——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与已出版的王振中、张利锋编《化工原理》(上、下册,第二版)相配套。《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紧扣教材,按章给出了学习要求、学习要点、例题与解题分析和习题解答。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条理清楚,系统性强,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全面体现教学目标。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化工类及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化工原理”课程的学习指导书,也可作为教师讲授本课程的参考书,还可作为从事化工工作人员的自学指导书。
本书主要包括无机产品、有机产品 用产品、涂料产品、黏胶产品、洗涤用品、化妆用品以及其他方面的新产品共计130种。详细介绍了产品特点、主要用途、生产方法等内容。 本书可供化学、化工、日化、美容、农业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和管理者使用,可供中小企业、乡镇企业以及创业人员阅读,山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是依据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化学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等级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要求编写的,依据高等职业院校工种考级考核原则,为职业院校工种考核综合技能训练提供服务。针对高职院校高级工考级考核技能训练需要,主要介绍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中实用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侧重于化学检验高级工兼顾化学检验技师所必需的理论技术知识和实践技术知识,同时还介绍了计算机在化学检验中的操作技术知识。为满足培训、鉴定、考工、教学实践训练的实际需要,根据《化学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职业技能要求,为学生、教师及化学检验工作者提供部分化学检验工理论和操作试题。 本书内容简明扼要,实用性强。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各行业从事化学检验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教材和参考书。
GB/T 14643《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菌藻的测定方法》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黏液形成菌的测定平皿计数法 ——第2部分:土壤菌群的测定平皿计数法 ——第3部分:黏泥真菌的测定平皿计数法 ——第4部分:土壤真菌的测定平皿计数法 ——第5部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测定MPN法 ——第6部分:铁细菌的测定MPN法 本部分为GB/T 14643的第6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14643.6—1993《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铁细菌的测定 MPN法》。 本部分与GB/T 14643.6—1993相比,在技术内容上并无变化,只是对文本结构和文字进行了修改。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处理剂分会(SAC/TC 63/SC 5)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本书上一版书名为《从金丹术到工业化学》,于2010年4月出版,并且入选了“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图书”目录。但是原版书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书名太学术化,二是定价(29.00元)偏高,不适合中小学馆配。因此,本次修订一是修改了书名,二是删减了部分内容,并且增加了一些新内容,使图书的内容和定价更适合中小学馆配,从而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张振宇主编的《化工产品检验技术(第2版)》是第二版,保留了版教材的基本框架和编写风格,按照*发布的国家标准和化工行业标准,编写产品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和分析规程。全书内容包括化工产品检验的意义及其标准化、化工产品物理参数测定技术、化工产品定量分析技术、化工产品中杂质和水分的检验、无机化工产品的检验、有机化工产品的检验和13种典型化工产品检验实训项目。《化工产品检验技术(第2版)》可供高职高专工业分析、化工类专业和化工行业中、高级化验工实训教学使用,也可供与化学检验相关的其他企业或商检部门化验人员及从事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是和胡建生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化工制图》配套使用的习题集。内容包括选择题、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补漏线、改画错误图例、阅读图样回答问题等多种形式的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增加一部分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考试中、高级制图员《制图基础》考题相近的题目,其题型、难度都与制图员职业技能鉴定的考题相类似,便于有目的地进行训练。 本习题集按50~80学时编写,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职工中专、电视中专等)化工类专业制图实训的需要,也可供其他相近专业使用或参考。
本书与已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配套。本书紧扣教材,按节给出了知识要点、例题解析和习题,并且每章后有综合练习题,全书有自测题。全书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判断、计算四类。 本书条理清楚,系统性强,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力求全面体现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注重知识的相互铺垫。本书可供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工艺及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作化工操作工培训教材。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水利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节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化工分离工程》是中国石化总公司人事部组织的高等专科学校统编教材中的一种。 全书共分六章,分别介绍了非理想体系的气液平衡,多组分精馏,特殊精馏,多组分吸收,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和分离过程的节能。各章均附有例题、习题和参考文献。结合大专工科教学的工作,本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并强调了计算机在课程中的应用。 本书适用于高等工程专科化学工程及有关化工工艺专业,也可供大学本科有关专业师生及生产、设计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教材以Q(质量)、H(健康)、S(安全)、E(环境)、清洁生产内容为主线,介绍了职业健康及职业安全相关知识,包括职业病及防治、职业危害因素、安全、防火、防护、自救等,设置了动作稳定测试、听觉测试、反应时间测定、注意力集中测试、暗适应测量、个人防护训练、应急疏散训练、模拟救生训练技能测试;教材另介绍了环境污染、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相关知识,设置了环境照明测量、校园环境噪声测量技能测试;除此之外,教材简要介绍了质量与质量管理以及ISO 9000族标准相关知识。教材整体培养学生安全、健康、环保与质量意识并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技能测试项目选取以企业要求为依据,重点培养,突出训练,实用性强。 本教材可供高职高专化工技术类各专业使用,也可供相关人员培训使用。
本书旨在发展绿色化工技术,合理利用可再生天然资源,开发绿色精细化工产品,服务于发展经济,造福于人类社会。 本书的突出特点在于新颖性和实用性。从当今国际上备受关爱的天然产物制品中,遴选编写其中的52种产品,这些产品都是医药、保健、美容不可或缺的有效物质,有着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极具开发价值。 书中系统介绍了人编的52种天然产物制品的物化性能和主要用途,详细叙述了制造每种产品的绿色技术、生产原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原料配方、控制参数、操作过程和产品质量指标等;此外,还特别提出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环境标志等事宜。为天然产物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全新技术资料。 本书适合于从事化学化工、医药卫生、保健品以及美容化妆品的科技人员阅读,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打破了机械理论体系的固有模式,以一线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较系统地介绍了化工设备的基础知识、化工设备的结构及其管道、机械传动有关知识及化工运转设备,并对化工设备的维护、维修、管理及材料方面的知识进行了适当的介绍,另外还介绍了一些相关实验。 本书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各化工工艺类专业使用,也可供其他相关人员参考。
本书赵品等主编的《材料科学基础教程》的配套习题课教材。内容包括书中各章习题及补充习题的详细解答,共计378道大题。习题及补充习题的解答均采用多种形式,突出重点,有助于对《材料科学基础教程》一书中基本理论及重点、难点的掌握。
本书重点介绍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及其计算。全书共10章,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除绪论和附录外,包括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非均相物系的分离、传热和蒸发等5章。下册有蒸馏、气体吸收、蒸馏和吸收塔设备、液一液萃取及干燥等5章。每章均编入较多具有工程背景的例题,章末有习题,习题后附有参考答案。《化工原理(上册)(第3版)》配套出版教学参考书《化工原理学习指南——问题与习题解析》(天津大学出版社)。同时,《化工原理(上册)(第3版)》配套有电子教案,符合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些共性,又能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需要提供参考。
本书共分五章,阐述了化学工业中典型反应设备的特点、结构、应用场合及设计计算方法,并对反应器领域中的新技术作了简要介绍。书中编入了较多的例题与习题,便于教学中使用。 本书适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工艺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化工技校有机、无机及精细化工专业的反应器教材,还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