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为YS/T 820-2012的第1部分。本方法为仲裁方法。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银亿矿冶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鑫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为YS/T 820-2012的第6部分。本部分为仲裁方法。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宝滨海镍业有限公司、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蒋晓光、李昌丽、汤淑芳、刘春峰、张彦甫、周恺、周建男、孙宝莲、戴凤英、刘宪彬、王小翠、刘天平、褚宁。
GB/T 23278《锡酸钠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锡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 ——第2部分:铁量的测定 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 砷锑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4部分:铅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锑量的测定 孔雀绿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游离碱的测定 中和滴定法; ——第7部分:碱不溶物的测定 重量法; ——第8部分: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本部分为第2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为YS/T 820--2012的第5部分。 本方法为仲裁方法。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部分起草单位: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宝滨海镍业有限公司、广西银亿矿冶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石晶晶、祁世青、邱平、吴琼、汤淑芳、刘春峰、窦怀智、胡德新、孙宝莲、周建男、丁菊香、孟凯、王金磊、刘宪彬、路宁宁、王多冬、付海阔。
GB/T 23278《锡酸钠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锡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 ——第2部分:铁量的测定 1,1O-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 砷锑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4部分:铅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锑量的测定 孔雀绿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游离碱的测定 中和滴定法; ——第7部分:碱不溶物的测定 重量法; ——第8部分: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本部分为第1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GB/T 23364《高纯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锑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4部分: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5部分:氯量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灼减量的测定称量法。 本部分为第3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GB/T 23364《高纯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锑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4部分: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5部分:氯量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灼减量的测定称量法。 本部分为第2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GB/T 23364《高纯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锑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4部分: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5部分:氯量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灼减量的测定称量法。 本部分为第5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GB/T 23364《高纯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锑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4部分: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5部分:氯量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灼减量的测定称量法。 本部分为第6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GB/T 23274—2009《二氧化锡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二氧化锡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 ——第2部分:铁量的测定 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 砷锑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4部分:铅、铜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锑量的测定 孔雀绿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硫酸盐的测定 目视比浊法; ——第7部分:盐酸可溶物的测定 重量法; ——第8部分:灼烧失重的测定 重量法。 本部分为第6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GB/T 23364《高纯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锑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4部分: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5部分:氯量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灼减量的测定称量法。 本部分为第4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为YS/T 820--2012的第4部分。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金川有色集团公司负责起草。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氯碱分会(SAC/TC 63/SC 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大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湄洲湾氯碱工业有限公司、锦西化工研究院、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沛云、孙文勇、叶乃义、刘小星、李富荣、胡立明、田友利。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4348.3—1984、GB/T 4348.3~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