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化学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关注固体中电化学反应过程及其相关材料构效关系。本书主要介绍固态电化学所涉及的物理、化学与材料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实验研究方法,体系应用及其今后发展趋势。全书共分为12章,内容包括固态电极/电解质材料合成方法(包括相关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固态材料结构分析、固态材料中的缺陷化学、固态电子结构与电子电导、固态离子输运过程及其特性、无机离子导体材料、聚合物电解质、离子嵌入脱出反应、氧离子导体及混合导体、材料物理与化学性质的计算机模拟、固态电化学研究方法(包括一些新型的表征技术等)。本书可供相关学科科研与技术研发的科研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校化学、物理、材料、化工、能源、环境等学科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生物电化学》首次从生物电现象及其研究范围、应用现状涉及的电化学基础知识出发,总结了现代生物电化学研究常用方法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当代生物电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对生物电现象与生物传感新技术的原理、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描述,主要内容包括生物电化学基础、生物电现象及酶、微生物、DNA及免疫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生物环境、氧化还原自组装膜界面电子转移研究、数理基础、技术基础、生物电化学的研究领域、进展与应用。 本书适合于电化学分析工作者阅读,可供化学(包括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及材料科学等领域工作者参考,同时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化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和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的教材。
本书在保证应用电化学理论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国内外电镀工艺新观念、新技术、新经验,阐述了电镀实验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与步骤及注意事项,目的是巩固和加强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贯通,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本书共设计基础实验、综合实验、选择实验等69个实验,各实验相对独立,循序渐进,配合理论教学,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独立操作的能力,使其真正地达到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水平。同时,对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沈品华主编的《现代电镀手册》分上下两册,共27篇。上册除总论外,有8篇:电镀清洁生产、电镀化学基础、电镀电化学基础、普通金属电镀(包括镀前处理、电镀挂具、8种单金属电镀工艺和刷镀工艺)、镀贵金属和贵金属合金、特种材料上电镀、电镀合金以及复合电镀,还有相关资料附录。下册19篇:电子电镀、化学镀、稀土添加剂在表面处理中的应用、电铸、铝和铝合金的表面氧化处理、金属表面的花色处理、金属的化学氧化和磷化、机械镀、达克罗涂覆层和烧结锌涂层、热浸镀、电泳涂装、电镀溶液性能测试、镀层性能测试、转化膜性能测试、现代检测仪器的应用、电镀溶液分析方法、电镀车间设计、电镀纯水的制备、电镀废水、废渣和废气的处理等。 《现代电镀手册》荟萃和网罗了国内外先进的电镀及相关工艺、材料、工装、电镀清洁生产技术以及电镀
《油田含油污泥生物-电化学耦合 深度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的作者历时5年的研究开发,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电化学耦合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含油污泥,该技术实现了生物和电化学的生物耦合,并进行了现场的中试试验研究。《油田含油污泥生物-电化学耦合 深度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全面地介绍了生物-电化学耦合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情况。 《油田含油污泥生物-电化学耦合 深度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创新地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新理论。其研究内容新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
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目前我国电镀行业中常用的电镀溶液化学分析技术。全书共分17章,包括镀铬溶液,镀锌溶液,镀铜溶液,镀镍溶液,镀镉溶液,镀锡溶液,镀银溶液,镀金溶液,镀其他单金属溶液,镀合金溶液,化学镀溶液,钢铁的氧化和磷化溶液,铝及其合金的氧化与着色溶液,其它金属的氧化溶液,镀前和镀后处理溶液,废水溶液,电镀溶液杂质元素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等等。本书内容全面,综合性强,方法实用,语言精炼,可供从事电镀溶液分析的工作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科技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在工作学习中参考。
稀土纳米材料 定价 148.00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开本 16 作者 张洪杰 等 编著 页数 379 ISBN编码 9787122316707 本书依据作者研究团队以及国内外稀土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从稀土元素的特点和性质出发,系统介绍了稀土有机- 无机杂化发光纳米材料、白光LED 稀土发光材料、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场发射显示器用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单分子磁性材料、稀土巨磁电阻材料、稀土陶瓷材料、稀土催化材料以及稀土电化学能源材料,内容涵盖稀土纳米材料在光、电、磁、催化等领域的应用。 本书可供从事稀土纳米材料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
《实用电镀溶液分析方法手册》共三部分,总计18章。包括各种常用镀液、电镀前后处理溶液、抛光、氧化、磷化、着色等溶液、镀层的化验方法;上下水质量的实用化验方法等。 《实用电镀溶液分析方法手册》适用于机械、电子、轻工、化工等行业的广大电镀工作者以及电镀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化验人员阅读和参考。
《电镀故障精解(第2版)》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介绍了各个镀种在电镀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分析了电镀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故障的方法。修订后,镀种由原来的17种增加到26种。更多的镀种,尤其是关于铝合金阳极氧化处理中的故障及其处理扩大了技术内容的适应面。 《电镀故障精解(第2版)》可供电镀及其他表面处理工艺人员在解决技术中的疑难问题时参考。
本书是《实用电镀技术丛书》(第二批)的一个分册。 贵金属和稀有金属元素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电学性能、高催化活性和强配位能力。本书详细介绍了金、银、铂、钯、铑、铱、锇、钌等贵金属和稀有金属及其合金的实用电镀技术,其中对镀金及金合金更是作了详尽的介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书中内容包含作者的经验积累、*的发展趋势以及近年专利方面的*研究成果。适合从事装饰性电镀生产技术人员、表面处理教学与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表面处理相关专业教学的参考用书。
金属氢化物-镍(MH—Ni)电池由于其高能、安全、无污染、无记忆效应、价格适宜,已成为目前*发展前景的“绿色能源”电池之一。 本书简述了MH—Ni电池的基本原理、结构、特性、应用、发展现状和趋势;阐述了MH—Ni电池的理论基础;介绍了MH—Ni电池镍电极材料、金属氢化物电极材料、基体材料、电解液、隔膜、导电剂、黏合剂等关键材料性能要求和生产技术,MH—Ni电池设计与制造工艺及主要生产设备,MH —Ni电池性能影响因素,计算机技术在MH—Ni电池中的应用,以及MH—Ni 电池规范和性能检测技术。 本书既阐述基本概念和理论,同时着重论述相关工艺技术,概念清楚,易于理解,适于从事MH—Ni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师、本科生、研究生参考。
本书较为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电化学动力学研究中的各类测量及研究方法的原理、测量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 本书分三个部分共11章:部分简要介绍了电化学基本原理及相关概念,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电极过程的基本动力学;第二部分详尽地介绍了电化学测量的入门知识,讲述了稳态极化法、电流阶跃、电位阶跃、线性扫描、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等测试技术;第三部分对电化学研究领域快速发展的电化学噪声、超微电极、扫描探针显微术、光谱技术及其他联用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全书大量引用新近研究论文,以实例详细介绍了各种测量方法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 本书可作为电化学、分析化学、金属材料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电分析化学、电源、电镀、金属腐蚀和冶金等专业或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150种电镀液配方与制作》收集了150余种电镀液制备实例,涉及配方300余个,详细介绍了产品的特性、用途与用法、配方和制法,内容包括电镀铬液、电镀合金液、电镀金液、电镀银液、电镀镍液、电镀铜液、电镀锌液和其它镀液。 《150种电镀液配方与制作》适合电镀、精细化工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全3册】涂装车间设计手册(第三版)+涂装工艺与设备+现代涂装技术 定价 375.00 ISBN编码 9787122338983 涂装车间设计手册(第三版) 定价 198.00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开本 16 作者 王锡春、吴涛 主编 页数 575 ISBN编码 9787122338983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部阐述新理念、总结新技术的实用涂装车间设计手册,系统介绍了涂装车间的工艺设计,前处理、电泳、喷漆室、粉末涂装、喷涂机器人和烘干室等涂装设备设计,机械化输送设备设计,电控设计和环保安全设计。新版以第二版为基础,对各章进行
《臭氧金属氧化物催化降解水中有机物的研究》以臭氧氧化技术为核心,围绕作者所在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介绍单独臭氧氧化、均相催化臭氧氧化、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及相关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机理,是一本应用、介绍各种臭氧氧化技术的专业书。 全书的主要内容是采用蜂窝陶瓷作为催化剂基体,制备新型的Al2O3负载Mn-Fe-K金属氧化物催化臭氧氧化分解水中有机物。《臭氧金属氧化物催化降解水中有机物的研究》各部分的叙述,力求把理论、方法的介绍与获得的结果及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便于读者理解和进一步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
本书是《制造业过程质量控制与检验丛书》之一。 本书以电镀生产过程为主线,介绍了电镀的基础知识、镀前处理和镀后处理的基本工艺过程与质量控制,重点介绍了单金属电镀、合金电镀、难镀金属电镀过程的质量控制与检验,详细介绍了基体金属质量控制与检验、金属覆盖层质量性能测试、电解液性能的测定、镀液分析方法等内容。对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及排除方法,本书以图表的形式予以简单明了的剖析和比较,并对上述电镀液的分析、杂质的去除及检验的标准做了进一步的阐述。针对当今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需求,书中附有一定数量的思考题。 本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读性,适于从事电镀生产的设计、工艺、质量检验、质量管理人员以及生产一线工人学习、阅读,也可作为青工培训和自学教材。
本书涉及整个电镀过程的技术问题524个。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电镀前处理、单金属及合金的电镀工艺、电镀后处理、电镀设备以及镀层及镀液性能检测等。本书的编写力求做到实用和新颖,即表达通俗易懂,语言简练,查阅方便,侧重应用技术、生产工艺和电镀过程中经常碰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同时尽可能将国内外*研究成果反映出来。 书中所有配方如无特别说明,都为质量分数。
本书结合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以常见的表面处理溶液中成分分析为实验内容。本书分为两大部分,部分是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包括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等,以使学生能够掌握系统的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实验,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及实际工业生产需求进行合理选取实验项目,以巩固理论课程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本书可为高等院校表面工程、金属材料等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供从事化学实验工作或化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参考。
本标准适用于: ——电弧蒸发离子镀膜设备; ——电子束蒸发离子镀膜设备; ——磁控溅射离子镀膜高发; ——上述三类离子镀膜设备的组合。 其他类型的具有离子镀膜特征的设备可参照执行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