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原料生产操作》在内容编排上,遵循“理论上够用,指导生产中实用”、“注重岗位、遵循行业标准”的原则,力求突出浮法玻璃生产的实践性、实用性和职业性,同时兼顾内容的理论性和实时性;书中有大量的图表,适合从事浮法玻璃生产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主要岗位操作人员阅读,本丛书也可作为玻璃工程人员的技术参考、岗前培训用书。
丛书在内容编排上,遵循“理论上够用,指导生产中实用”、“注重岗位,遵循行业标准”的原则,力求突出浮法玻璃生产的实践性、实用性和职业性,同时兼顾内容的理论性和实时性;书中有大量的图表,适合从事浮法玻璃生产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主要岗位操作人员阅读,本丛书也可作为玻璃工程人员的技术参考、岗前培训用书。
《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包含了湿拌砂浆生产控制,干混砂浆生产控制,干混砂浆产品检验规则,湿拌砂浆产品检验规则,施工质量控制预拌砌筑砂浆,预拌抹灰砂浆,预拌地面砂浆等内容。《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四川省建材工业科学研究院负责技术内容解释。
张丽霞主编的《玻璃窑炉砌筑与维修技术》从玻璃窑炉的设计、施工和使用三者之间的联系出发,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窑炉建筑工程图纸设计规范、玻璃窑炉用耐火材料、玻璃窑炉的砌筑施工、放水和烤窑、玻璃窑炉的热修等内容。 本书既可作为职业教育“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现代玻璃企业的岗位培训教材,同时可供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赵海江编著的《砂浆配合比速查速算手册(附光盘根据jgj\t98-2010编制)》依据《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编写,包括:水泥石灰混合砂浆配合比;粉煤灰混合砂浆配合比;沸石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与EN l863—1:2000《建筑用玻璃—热增强钠钙硅酸盐玻璃 第l部分定义和描述》和EN1863-2:2004《建筑用玻璃—热增强钠钙硅酸盐玻璃第2部分 一致性评价/产品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同时参考了ASTM C l048-04《热处理平板玻璃-热增强玻璃、镀膜和普通钢化玻璃产品规范》。 本标准代替GB l7841—1999《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与GB l7841—1999相比主要技术差异为: ——取消了钢化玻璃的技术要求; ——取消了抗风压性能的技术要求,增加了碎片状态、弯曲强度的技术要求; ——尺寸及允许偏差项目中增加了边长大于3000 mm 的技术要求,增加了对圆孔的技术要求; ——外观质量项目中增加了对爆边缺陷的允许规定; ——弯曲度项目中取消了对垂直法半钢化玻璃的要求; ——增加了附录A(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
本标准代替GB/T 8931—1988《耐火材料抗渣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上一版的主要变化是: ——增加术语和定义; ——保留“回转渣蚀法”; ——整合YB/T 117—1997《高炉用耐火材料抗渣性试验方法》,并定名为“静止试样浸渣通气法”; ——增加较广泛使用的“静态坩埚法”; ——增加全新的“转动试样浸渣通气法”。 本标准由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无锡市宜刚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郑州耐都热陶瓷有限公司、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高密市宝鼎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华能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广州石泰环保窑炉材料有限公司、北京通达耐火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宜兴市中电耐磨耐火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阳升、魏发灿、王战民、种伟、苏道金、黎建文、臧凌云、王小军。
本标准修改采用SEMI MF87-0705《硅片参考面晶向X射线测试方法》。 本标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G 203)提出。
本标准代替GB/T 3302—1982《日用陶瓷器验收、包装、标志、运输、储存规则》、GB/T 11423—1989《日用陶瓷纸箱包装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 3302—1982、GB/T 11423 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两个标准进行了合并,并对标准结构进行重新编排; ——取消了日用陶瓷器验收部分; ——增加了包装设计; ——扩大了包装材料的范围; ——修改了部分包装要求; ——对标志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 ——将运输和储存改为运输和贮存,增加了堆码高度的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陶瓷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代替GB 13691——1992《陶瓷生产防尘技术规程》。 本标准与GB 13691——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主体结构按照陶瓷生产工艺流程编排,方便使用和相应条文查找;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和术语定义; ——增加了除尘设备维护的相关条款; ——增加了个人防护的相关条款; ——增加了防尘管理中教育和培训的相关条款。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玻璃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l7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轻工业玻璃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建新、杜玉海、梁叶、袁春梅。
本标准代替GB/T6618-1995《硅片厚度和总厚度变化测试方法》。 本标准与GB/T6618-l995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化: ——将适用范围扩展到外延片; ——增加了第4章干扰因素; ——增加了150mm和200 mm两种规格的基准环的尺寸; ——增加了7.2仪器校正的内容。 本标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材料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有研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立延、孙燕、杜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6618-1986、GB/T 6618-1995。
本书介绍了玻璃在建筑学中的应用的知识,详细说明了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以及完工后的运营、维护管理等一系列事项,通俗易懂,不仅适合建筑领域的专家、学生,也适合一般读者了解玻璃建筑的特点。 全书分7章,第1章主要内容为玻璃发展的历史。第2章至第7章主要内容为“玻璃的各种特性”、“建筑用玻璃材料的制作方法”、“玻璃与窗户结构”、“光与热的环境控制”、“玻璃建筑的隔热与防结雾的方法”、“玻璃建筑的维护管理”。从玻璃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和玻璃的再利用等方面进行说明。图表众多,数据详尽,列举的实例多为著名建筑师的著名作品,书末列举了“玻璃建筑年表”、“玻璃建筑的开口部安全设计规定”等实用资料,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本标准由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八三特种耐火材料厂、宜兴市钰玺窑业有限公司、中钢集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代替GB/T 14901--1994《玻璃密度测定方法沉浮比较法》。 本标准与GB/T 14901--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试剂部分做了编辑性修改(1994年版的第5章,本版的第4章),亚甲基碘化物改为二碘甲烷; ——仪器部分做了编辑性修改(1994年版的第4章,本版的第5章); ——参照标样与试样位置做了改动(1994版的第6章,本版的4.4)。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