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结构、性能与测试》以常用高分子材料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其结构与成型性能、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并通过实验测试加以验证。内容包括:高聚物结构与性能关系概述,高分子链的结构,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高聚物的屈服、断裂和力学强度,高聚物的高弹性和黏弹性,高聚物的电学性能,高聚物的流变性能,高分子溶液及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等。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高分子的结构对其物理性能、加工性能及应用性能的重要影响,理解高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为将来能对高分子材料合理地选择和改性、并正确地加工成型奠定基础。 本书为高职高专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专业的学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以及职工培训用书。
张立新主编的《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高分子化学篇高职高专项目导向系列教材)》主要内容分为认识高聚物、连锁聚合反应、逐步聚合反应和高聚物的化学反应四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明确了知识目标要求及能力目标要求。根据本专业必需的高分子化学知识,采用“典型实例分析”、“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应用”等学习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中相关内容的学习获取知识完成任务,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能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拓展知识面,达到学习的目的。任务选取考虑了与专业的联系、后续课程的联系和本课程知识体系三个方面,任务与知识内容联系紧密,配以自我评价,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和提高学习效果。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高分子化学篇高职高专项目导向系列教材)》体现了以任务驱动、项
......
本书深入论述了X射线光电子谱(XPS)和静态次级离子质谱(SSIMS)及其在聚合物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在聚合物表面的结构分析与特性研究,特别是解决工业研究中有关问题时,XPS和SSIMS普遍被认为是强有力的技术。随着过去十年仪器分析能力和数据阐释方面的飞速发展,该领域已经发展到有可能将这两方面的信息合并起来的阶段。本书中,作者叙述了XPS和SSIMS技术,并就各自可获得的住处类型分别作了解释。本书也包含实际研究细节,强调了在聚合物表面结构研究中,XPS和SSIMS的信息互与联合作用,及其同材料性质的关联。对那些有志于聚合物表面和表面分析科学工作者、工业研究人员,本书是很有考参价值的。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注塑用材料的性能、注塑工艺、注射成型设备和模具、注塑制品设计和质量分析。内容全面,文字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适用于从事塑料行业的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学生参考。
本书共八章。章介绍塑料基本特性、塑件结构和工艺性设计。第二章介绍注塑总体结构设计。第三章介绍浇注系统设计、浇口设计和选取原则。第四章介绍注塑模零部件设计,成型尺寸计算,强度、刚度设计。第五章介绍脱模机构和脱模元件设计、螺纹塑件脱模设计。第六章介绍侧向分型与芯机构设计。第七章介绍热固性注塑模、结构泡沫注塑模、反应注塑模设计。第八章介绍无流道注塑模设计及其发展动向。各章均附有大量图表、数据,并列有适当的设计计算实例。 本书可供塑料成型、模具设计专业研究和设计人员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教学参考。
本书共13章。第1至第3章介绍塑料及塑料成型工艺,阐述塑料的组成与分类、各种塑料成型原理与工艺;第4至第12章重点介绍注射模具结构的设计,阐述注射模具的分类、注射机与注射模的关系、分型面的选择、浇注系统设计、模具各部分零部件设计、注射模具设计程序及实例;第13章简介其他塑料成型工艺。
本标准主要参考ISO/DIS22391:2008《冷热水用塑料管道系统——耐热聚乙烯(PE-RT)》。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书包括注射成型过程中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注射成型模具和注射成型工艺三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常用注射成型机的注射成型系统、合模系统和控制系统,注射成型机的安装、调试及安全生产;注射成型模的组成以及成型零件、浇注系统、合模导向机构、脱模机构、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温度调节系统等的设计;介绍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及工艺条件分析、常用热塑性塑料的注射成型、注射成型制品的质量分析与管理、典型制品的注射成型工艺等。 本书内容密切联系生产实际,适合高职高专高分子材料加工专业的师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主要工艺装备,彩模具生产零部件,具有高效、节材、成本低、保证质量等一系列优点,是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许多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模具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之一。 振兴我国模具工业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大力提高模具从业人员的素质,因此,教材改革变得尤为重要。编写教材难处理的就是内容的取舍。在非常有限的篇幅中,应当将哪些为重要的内容交给学生呢?经验证明,重要的就是要在教材中把基本原理讲清楚。理论联系实际十分必要,但显然不应将教材写成工程实践使用手册。针对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本教材在内容上不求面面俱到,重点强调实用和够用原则;在内容编排上注重避繁就简,突出
本标准修改采用IS0 4574:1978《塑料——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热增塑剂吸收量的测定》英文版)(2004年10月20日确认)。 本标准根据ISO4574:1978重新起草,与其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按照GB/T 1.1—2000的规定,对一些编排格式及表述进行了修改; ——按照GB/T 1.1—2000的规定,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增加了两项引用标准(第2章); ——增塑剂使用试剂级过于严格,修改为工业品的一等品(IS0 4574:1978中第4章;本标准第4章); ——ISO 4574:1978发布时,被引用的IS0 1060—1《塑料一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第1部分:命名》标准还处于草案阶段,因此用脚注的形式给予了说明。本标准直接引用等同采用该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GB/T 3402.1,因此删除了脚(IS0 4574:1978中脚注1); ——由于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引用的标准未注明年代号,因此
......
GB/T 28799(/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分为三部分: 一一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管材; ——第3部分:管件。 本部分为GB/T 28799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的制定参考了IS0 22391:2007((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系列标准和奥地利国家标准0NORM B5159:2004l(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紧密跟踪了标准的制定工作进展和管道原材料的*发展,并结合了我国耐热聚乙烯管道生产使用实际。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8)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乔治费歇尔管路系统有限公司、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
本书系统论述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理论,在介绍金属塑性变形金属学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讲解了塑性变形力学分析的基础知识,并进而对塑性加工工序分析中常用的主应力、滑移线及上限法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这些都是制订和优化塑性加工工艺参数的知识。全书共分5章,每章都有习题和思考题,后还有实验选编及部分该课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选编。 本书主要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及模具设计制造培训班的教材,也可供工厂企业、科研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张立新主编的《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高分子化学篇高职高专项目导向系列教材)》主要内容分为认识高聚物、连锁聚合反应、逐步聚合反应和高聚物的化学反应四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明确了知识目标要求及能力目标要求。根据本专业必需的高分子化学知识,采用“典型实例分析”、“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应用”等学习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中相关内容的学习获取知识完成任务,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能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拓展知识面,达到学习的目的。任务选取考虑了与专业的联系、后续课程的联系和本课程知识体系三个方面,任务与知识内容联系紧密,配以自我评价,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和提高学习效果。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高分子化学篇高职高专项目导向系列教材)》体现了以任务驱动、项
全书分6章,首先介绍注塑机的分类和主要参数,注塑制品的结构及尺寸设计,然后介绍注塑机和模具工作中的安全保护装置,模具的修复。重点阐述注塑工艺、注塑机和传动部分的使用与维护保养,以及设备故障对制品质量的影响。并附常用热塑性塑料简介和设备维修配件常用材料。 本书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连,图文并茂,适合塑料制品生产操作人员与设备维修工人参考。
本书介绍了塑料织物及制品的制造、加工、应用及检测等,对扁丝制造所用原料、设备及制造工艺,塑料织物织造工艺及设备、挤出涂布与复合以及塑料织物袋的制造等进行了较详尽的叙述,对各工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措施。本书通俗易懂、实用,适全塑料纺编织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阅读,也可供科研与教学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