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按照*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在广泛吸取近几年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从橡塑制品厂工艺设计的工作要求出发,着重体现橡塑制品厂工艺设计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根据行业企业的新发展,设置教学情景和项目任务。全书共分三个学习情景、七个项目。情境一,橡塑制品厂的特点与工厂设计一般知识,设置两个项目;情境二,橡塑制品厂工艺设计,设置两个项目,其中一个为拓展项目;情境三,橡塑制品厂典型车间工艺设计与布置,设置三个项目,其中两个为拓展项目。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橡胶制品专业、塑料成型加工专业教材,也可供中职学校高分子类专业使用,或供橡胶行业、塑料行业、废旧橡塑制品回收与循环利用行业的工程技术和管理
本教材结合我国橡胶配合与塑炼、混炼生产工艺现状而编写。主要包括橡胶配方分析与计算、橡胶原材料加工与配合、生胶的塑炼与检测、橡胶混炼与检测四个部分内容,突出简洁、规范、实用。 本教材主要作为高职高专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橡胶)学生学习橡胶配合与塑混炼操作教材,也适用橡胶企业相关人员和培训及其他相关专业学生参考使用。
本手册较详细地介绍了天然橡胶、通用合成橡胶、工程橡胶、特种合成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等主要橡胶品种,并按照性能特点、主要品种、应用与外牌号编写格式介绍了每一个橡胶品种。此外,还扼要介绍了再生橡胶的回收利用技术与应用等内容。本书是橡胶行业材料研究、产品设计、制品加工生产、管理销售和教学人员等的案头工具书。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的橡胶制品工具书。全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橡胶及其制品的基本知识、胶管、胶带、胶板及橡胶衬里、胶布及其制品、橡胶密封制品以及其他橡胶制品。书中全面地介绍了各种橡胶制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和用途。 本书可供橡胶行业以及使用橡胶制品的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维修人员,营销、采购、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近年来,围绕投资者教育工作,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自律组织与中介机构都深入进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卓有成效的大量工作。由中国期货业协会组织编写的这一套《期货投资者教育系列丛书》就是协会按照中屆证监会的统一部署,贯彻落实期货投资者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该丛书作为期货市场套系统介绍我国上市期货品种的投资者教育普及读物和中,国期货业协会期货投资者远程教育学院课程的基础性教材,以广大普通投资者为服务对象,兼顾了现货企业等专业机构的需求。本套丛书在体例上采取简单明了的问答体例,在语言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在内容亡,丛书以‘‘风险教育”为主线,不仅对上市的期货品种基本知识和交易规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更从期货品种相关的现货生产、加工、贸易和消费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对该产品的特性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的橡胶制品工具书。全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橡胶及其制品的基本知识、胶管、胶带、胶板及橡胶衬里、胶布及其制品、橡胶密封制品以及其他橡胶制品。书中全面地介绍了各种橡胶制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和用途。 本书可供橡胶行业以及使用橡胶制品的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维修人员,营销、采购、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的橡胶制品工具书。全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橡胶及其制品的基本知识、胶管、胶带、胶板及橡胶衬里、胶布及其制品、橡胶密封制品以及其他橡胶制品。书中全面地介绍了各种橡胶制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和用途。 本书可供橡胶行业以及使用橡胶制品的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维修人员,营销、采购、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以图解形式介绍了橡胶技术基础、橡胶成型工艺和橡胶成型工艺应用。书中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并配以700余幅图片,系统地介绍了各类橡胶原材料和添加剂,橡胶的塑炼、混炼、压制和硫化设备及工艺,部分橡胶制品的生产设备和模具结构设计等内容。
本书内容分为部分。 部分为原材料,系统论述了生胶、硫化体系、补强与填充体系、老化与防护体系、增塑体系、特种配合体系、共混与改性体系等基础原材料的主要品种、原理和应用。概括介绍了发泡、黏合、阻燃、着色、抗静电、导电特种原材料。简介了橡胶增强材料——骨架材料,包括常用的各类纤维的性能特点和不同编织的纺织物,如帘布、帆布、线绳、金属骨架等。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能使读者掌握为什么要用这些配合体系?怎么才适用? 第二部分重点讲解了橡胶配方组成与胶料的工艺性能、物理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关系,使读者能根据性能要求合理地去设定橡胶胶料配方。 第三部分比较系统全面地讲解了混炼、压延、挤出、硫化4个橡胶加工工艺过程的原理、方法和典型实例。使读者了解怎样才能把所设计的配方和选用的骨架材料通过不同的加
本书主要探讨红外光谱技术在橡胶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特征频率和吸收强度、实验技术、橡胶胶种的鉴定、橡胶分子链结构的研究、橡胶的化学反应、硫化胶的组成分析等内容。本书将理论与大量实例相结合,较系统深入地论述了红外光谱在橡胶分析中的应用。
本书以模具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近年来的多项科技成果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为基础,介绍塑料成型和橡胶成型工艺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及模具的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塑料成型部分以注射模成型为主,较详细地介绍了注塑成型模具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的优化设计,注塑模成型过程中的三维冷却、三维流动和翘曲变形的计算机模拟技术,以及自行开发的Z-MOLD计算机模拟和优化设计集成系统软件。此外,对塑料挤出成型、热成型、吹塑成型模具和成型过程计算机模拟技术,以及气体辅助注射成型、传递成型、反应注射成型、微电子塑封成型等新工艺也作了介绍。橡胶成型部分包括模具设计、硫化工艺过程控制、像胶模具集成系统Z-RMOLD和典型结构与标准化设计。 本书反映橡塑成型行业的新技术、新成就、新工艺,内容实用,可供模具行业的工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的橡胶制品工具书。全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橡胶及其制品的基本知识、胶管、胶带、胶板及橡胶衬里、胶布及其制品、橡胶密封制品以及其他橡胶制品。书中全面地介绍了各种橡胶制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和用途。 本书可供橡胶行业以及使用橡胶制品的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维修人员,营销、采购、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是《化工产品手册》(第五版)分册之一。 本书以栏目的形式较系统地介绍了高聚物合成、塑料、橡胶及以塑料和橡胶为基材胶黏剂常用和新开发助剂615种,每个品种内容包括中英文化学名称及其他名称、分子式及结构式、性状、制法、产品规格、生产厂家。本书共分五章,分别为高聚物合成助剂、塑料助剂、橡胶助剂、胶黏剂助剂、其他助剂。正文后有中文索引和英文索引,供读者查阅。 本书编者具有较丰富的橡胶、塑料、精细化工的研究及生产经验。因此,本书所介绍助剂的物化性能,生产方法等内容真实可靠。 本书是橡塑原料合成、塑料、橡胶及胶黏剂等化学领域的科技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橡胶、塑料、精细化工、有机化工等化工类大专院校教师和学生、科研院所人员教学和科研的参考书。对于从事塑料、橡胶、化纤及胶黏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外关于橡胶制品加工方面的进展,作了较大的修订。 全书共分22章,全面阐述了橡胶制品生产的基本原理和实用加工技术。书中介绍了原材料、配合技术、生产工艺及设备、胶带、胶管、胶辊、胶板、减震制品、密封制品、压出制品、胶布制品、多孔制品、纺织橡胶制品、汽车用橡胶制品、建筑橡胶制品、鞋底材料、橡塑并用技术、废旧橡胶循环利用、胶粘剂、电子计算机在橡胶工业中的环境保护。 本书除可供橡胶工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人员使用外,还适用于橡胶工业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阅读,还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标准的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技术委员会(SAC/TC 35/SC 1)归口。
本书是《化工产品手册》(第五版)分册之一。 本书以栏目的形式较系统地介绍了高聚物合成、塑料、橡胶及以塑料和橡胶为基材胶黏剂常用和新开发助剂615种,每个品种内容包括中英文化学名称及其他名称、分子式及结构式、性状、制法、产品规格、生产厂家。本书共分五章,分别为高聚物合成助剂、塑料助剂、橡胶助剂、胶黏剂助剂、其他助剂。正文后有中文索引和英文索引,供读者查阅。 本书编者具有较丰富的橡胶、塑料、精细化工的研究及生产经验。因此,本书所介绍助剂的物化性能,生产方法等内容真实可靠。 本书是橡塑原料合成、塑料、橡胶及胶黏剂等化学领域的科技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橡胶、塑料、精细化工、有机化工等化工类大专院校教师和学生、科研院所人员教学和科研的参考书。对于从事塑料、橡胶、化纤及胶黏
本标准对应于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D 150:1998《固态电绝缘材料体的Ac损耗指数及介电常数(电介质一定)的测定方法》,与AsTMD 150:1998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T 1694-1981《硫化橡胶高频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定方法》和 GB/T 1693-1981《硫化橡胶工频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标准GB/T 1693-1981和GB/T 1694-1981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前言; ——增加了警示语(本版的标题后);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本版第2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本版第3章); ——对试样的厚度进行了修改(1981年版的2.1;本版的6.1); ——对电容的测量精度进行了修改(1981年版的3.2.1;本版的5.2.1.1.2);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附录B。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
GB/T 24797《橡胶包装用薄膜》共分三个部分: ——第1部分:丁二烯橡胶(BR)和苯乙烯一丁二烯橡胶(SBR); ——第2部分:天然橡胶; ——第3部分:乙烯一丙烯一二烯烃橡胶(EPDM),丙烯腈一丁二烯橡胶(NBR),氢化丙烯腈一丁二烯橡 胶(HNBR),乙烯基丙烯酸橡胶(AEM),丙烯酸橡胶(ACM)。. 本部分为GB/T 24797的第l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020299-1:2006((橡胶包装薄膜第1部分:丁二烯橡胶(BR)和苯乙烯一丁二烯橡胶(SBR)》(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修改: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改为我国现行国家标准,技术内容与相应的国际标准一致; ——按照汉语语言习惯,对标准的文字进行了编辑性修改。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