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是根据我国绝缘材料粘接用双组分溶剂型聚酯聚氨酯胶粘剂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胶黏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HG/T 2378-2007 石墨粘接剂粘接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本标准代替HG/T 2379-1992《石墨粘接剂粘接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HG/T 2379-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石墨实心棒作为石墨粘接剂剪切试样。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上海卡朋罗兰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南通晨光石墨换热器厂、深州市天承石墨制品有限公司、南通三明石墨设备有限公司、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南通扬子江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杰、周天锡、黄健、李占省、汪吉林、钱文林、顾锦全。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G 5-1334-1980: ——HG/T 2379-1992。 《HG/T 2
本标准是对JB/T 5429-1991《胶粘装订联动机》的修订。 本标准与JB/T 5429-1991相比主要内容改变如下: --本标准编写符合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对JB/T 5429-1991作了编辑性的修改; --对表1所列的联动机的基本参数按目前的实际情况作了补充和修改: --提高了对联动机的噪声要求,使之符合环境要求; --提高了对成品质量合格率的要求; --取消了对机器大修期限的要求; --取消了安全防护方面的要求; --增加了对电气的质量要求,使之符合GB 5226.1-2002的要求; --取消产品成套从应范围的要求; --取消技术要求中的质量保证; --补充了试验方法中试验条件所列项次,即补充了“采用热熔速干胶”列项; --在极限幅面装订试验中,由原来的装订小幅
本标准代替HG/T 3508--1999(乳化剂S-80) 本标准与原标准的主要差异为: 一一按照GB/T1.1—200。《标准化工作导则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编写; 一一增加了乳化剂S一80的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一一产品酸值、皂化值、羟值和水分的检测方法均按照相关标准的*版本的规定进行。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表面活性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日。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天坛助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慧、钟仁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HG/T 35。8一l999。 本标准于1988年首次发布为专业标准,1998年转化成推荐性化工行业标准并重新进行了编号。
HG/T 3658——1999双面压敏胶粘带 本标准是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Z l528—1991《双面胶粘带》制定的。 本标准与JIS Z l528—1991的主要差异。 ——本标准不包括布基和无基材两大类。 ——本标准只按基材种类分类,没有再细分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化学工业局技术监督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中山永大胶粘制品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镇华、唐晓湘。 本标准委托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HG/T 3659——1999快速粘接输送带用氯丁胶粘剂 本标准根据输送带接头胶接的使用要求而制定。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化学工业部技术监督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葛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集泰化工有限公司、芜湖安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菁、邹榛夫、何思东、林坤华、李继春、赵洁婷、王和、史艳秋-、卢成、石正金、徐继成、曲国臣、王婧、卢立新、潘守伟、左洪武、陈中华。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书是合成胶粘剂丛书的册,首先介绍胶粘剂的发展史,合成胶粘剂的概况及应用;然后着重介绍合成胶粘剂的发展趋势,论述当代有发展前途的乳液胶粘剂、热熔胶粘剂和反应性的工程/结构胶粘剂及它们的改进方向;后简要介绍用于研究胶粘剂的几种物理方法。本书可供合成胶粘剂研究的工作者,生产及使用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鹏凯、许宁。 本标准为第1次发布。 本标准委托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按GB/T 1.1—2009要求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与HG/T 2727—1995相比主要的差别如下: ——产品分类增加常年用型(本版的第3章); ——删除要求中的灰分(1995年版的第4章表1); ——增加要求中的有害物质限量要求(本版的第4章表1)。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委托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汉高粘合剂有限公司、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浙江灵桥汽化工贸有限公司、贵州水晶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哥俩好化学有限公司、宁波松鹤文具有限公司、上海东和胶粘剂有限公司、宁波市胶粘剂及制品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宁、周意琳、刘鹏凯、冯益平、林其耀、王泽伟、黄仕峰、关爱君。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数码影像材料与数字印刷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保定乐凯数码影像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方君利,栾湘梅。
本标准按GB/T 1.1-2009要求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5)归口。
全书分八部分,每部分由若干个独立的问题组成。部分介绍了国内外不干胶标签印刷的基本情况,以及不干胶标签印刷方面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介绍了不干胶材料涂布加工、种类和性能方面的知识。第三部分介绍国内外不干胶标签印刷设备的种类和原理,以及加工特性。第四和第五部分是本书的重点,着重介绍不干胶标签的印刷工艺和印刷适性及不同种类模切版的制造、安装工艺和模切原理。第六部分介绍了树脂版制版,安装主、保养方面的知识。第七部分简单介绍了自动贴标方面的知识。第八部分介绍了如何选择和应用不干胶材料,以及各类材料的特点。 本书主要适合印刷厂的管理人员和操作者作为手册查询使用,也可作为印刷院校编写教材的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