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皮张以雍容华丽而闻名,以 软黄金而著称,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裘皮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促使我国的水貂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数量日益增大,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区,其中以山东河北辽宁三省的养殖数量居多水貂养殖已成为我国特色养殖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创造巨大的经济产值,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经济效益,在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水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出现了诸多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鲜饲料资源紧缺供不应求,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增加;饲料配制不合理,饲料利用率低,造成饲料浪费和环境污染;养殖条件粗放饲养管理和生产技术亟需提高;危害水貂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和严重频发,造成重大经
《镁基合成耐火材料》在MgO—Al2O3、MgO—SiO2、Al2O3—SiO2等二元体系材料基础上,提出以低品位菱镁矿为原料制备MgO—Al2O3—SiO2三元体系耐火材料的研究方法,通过固相反应合成MgO—Al2O3—SiO2镁质三元体系,研究了多种异类金属氧化物对合成MgO—Al2O3—SiO2系材料组成、结构的影响,还利用相对结晶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合成材料在高温固相反应烧结过程中液相性质的问题。《镁基合成耐火材料》还提出利用工业废弃物合成该类材料的方法,并分阶段叙述。 《镁基合成耐火材料》可供从事耐火材料科研、设计、生产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标准的第3章、第5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代替GB 9557-1999《40%辛硫磷乳油》。 本标准与GB 9557-1999的主要差异为: ——删去了氯化物控制项目。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并废止GB 9557-1999。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 13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沈阳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胜邦鲁南农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梅宝贵、李秀杰、于亮、俞建平、刘棠林、殷汉军。 本标准于1988年6月首次发布,1999年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本标准委托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本教材共分六章,包括绪论、农药剂型加工、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讲清概念,强化应用,充分体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性;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教材层次清晰,内容安排合理,突出了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的特色。 本教材既可作为高职高专化工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化工类其他层次学生的教材,还可作为化工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标准按照O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OB/T 6367—1997《表面活性剂 已知钙硬度水的制备》,与GB/T6367--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IS0前言; ——采标程度改为修改采用; ——增加了“分析天平”(见6.6);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了IS0 2174:1990《表面活性剂 已知钙硬度水的制备》。 本标准与IS0 2174:1990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02174:1990的章条编号对照表。 本标准与IS02174:1990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为: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作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6682--2008代替了IS0 3696:1987(见5.1);
GB/T 13917《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分10个部分: ——第1部分:喷射剂; ——第2部分:气雾剂; ——第3部分:烟剂及烟片; ——第4部分:蚊香; ——第5部分:电热蚊香片; ——第6部分:电热蚊香液; ——第7部分:饵剂; ——第8部分:粉剂、笔剂; ——第9部分:驱避剂; ——第10部分:模拟现场。 本部分为GB/T 13917的第10部分。 本部分代替GB13917.8—1992《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方法模拟现场药效测定方法》及GB/T17322.11—1998《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模拟现场》。 本部分与GB 13917.8—1992及GB/T17322.11—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GB 13917.8—1992及GB/T17322.11—1998进行了合并,使方法与评价在同一标准内得 以体现,应用更加便利; ——增加了蚂蚁的
本标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6366—1992《表面活性剂无机硫酸盐含量的测定滴定法》,与GB/T636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前言; ——提高了采标程度为修改采用; ——增加了“采样”(见第6章); ——增加了“精密度”(见8.2); ——增加了“试验报告”(见第9章);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0 6844:1983《表面活性剂无机硫酸盐含量的测定滴定法》。 本标准与IS0 6844:1983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06844:1983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IS0 6844:1983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作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
《画眉草弯孢霉除草活性次生代谢物的研究》内容共分十章,重点介绍了画眉草弯孢霉除草活性化合物α,β-dehydrocurvularin和helminthosporin分离,化合物对马唐致毒作用,化合物的寄主专化性和作物安全性,助剂对化合物除草活性的增效作用和化合物杀草机理。此外,本书还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利用天然产物开发除草剂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以及弯孢霉(Curvulariaspp.)真菌活性次生代谢物的研究现状。《画眉草弯孢霉除草活性次生代谢物的研究》内容丰富,是一本关于微生物源除草剂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论著,可作为与生物农药相关的农业和林业等方面教学和科研工作者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