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等同采用ASTM D1900-94(2002年确认)《散装炭黑采样标准方法》(英文版)。本标准采用代替HG/T 2725-1995《散装炭黑采样标准方法》。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为与现有标准一致,改变了标准名称;删去了ASTM中的“gal”等英制计量单位,保留了SI计量单位;删除了ASTM的前言。 本标准与HG/T 2725-1995的主要差异:本标准增加了卸货过程中、装货过程中的采样方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像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炭黑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5)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定友、余艳、薛蕾。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5年,本次为第二版HG/T 2725-1995。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JB/T10394《涂装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钣金件; ——第2部分:焊接件; ——第3部分:涂层; ——第4部分:安装。 本部分是JB/T10394的第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武汉博力机电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上海涂装工程公司、北京波罗努斯涂装设备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零七研究所、广州南亚安格热能源公司、江苏省劳动保护科研所。
JB/T10394《涂装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钣金件; ——第2部分:焊接件; ——第3部分:涂层; ——第4部分:安装。 本部分是JB/T10394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武汉博力机电发展有限公司、机械科学研究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上海涂装工程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零七研究所、北京波罗努斯涂装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地亚安格热能源公司、江苏省劳动保护科研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曲银燕、许志军、陶云亮、单国良、岳丽霞、刘晓君、张少山、李菊英、杨玉敏、张学友、邝演涤、金雪芳。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787/22——1980《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二十二部分:颜料抗渗色性的比较》。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杭州油墨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绥英。 本标准为国家标准清理评价后由国家标准直接转化工行业标准,仅进行了编辑性修改,技术内容不变。 本标准于1989年以GB/T11187——1989首次发布,本次直接转化为化工行业标准。 本标准委托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787/23——1979《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二十三部分:密度的测定(用离心机排除夹带空气)》。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
本标准代替HG/T2588—1994《直接艳黄4R(直接冻黄G)》。 本标准与HT/T2588—1994的主要差异: ——取消了并更使用的产品名称——直接冻黄G(HG/T 2588—1994的标准名称); ——增加了23种有害芳香胺限量的技术指标(本标准的3.2); ——调整了色牢度检验项目和技术指标(本标准的3.3); ——增加了5g棉纱或棉布染色的内容(本标准的5.2); ——型式检验项目由每半年检验一次改为每年检验一次(本标准的6.1,HG/T 2588—1994 的5.1)。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TBS/TC1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化工研究院、天津信汇染料化学品有限公司、招远市新亚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仲生、李文芳、吴兴旗。
本标准代替HG/T 2992-1982《直接铜盐蓝2R》。 本标准与HG/T 2992-198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命名原则对产品名称重新命名; ——取消了分光曲线; ——增加了23种有害芳香胺限量指标; ——按现行有关标准进行测试,重新确定了色牢度检验项目和技术指标。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梁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君庆。 本标准于1966年首次发布为化工部颁标准HG 2-370-1966,1979年进行修订并调整国家标准GB 1649-1979,1982年经复审为GB 1649—1982。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数码影像材料与数字印刷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保定乐凯数码影像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方君利,栾湘梅。
本标准是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 5552——1991《富锌底漆》制定的。 本标准与JIS K 5552——1991主要技术差异为: ——“加热残分”改为“不挥发分”。这是根据GB/T 5206.4《色漆和清漆 词汇 第四部分 涂料及涂膜物化性能术语》的规定以及我国的习惯,其技术指标完全相同。 ——“不挥发分中金属锌含量”的测定按GB/T 6890.3——1986《金属锌含量的测定》进行。 ——试验条件按GB 9278——1988《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进行。 ——按照我国涂料行业的习惯增加实干项目。 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化学工业部技术监督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开林造漆厂、化工部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本书是建筑工系列之一,共9个任务,是按照建设部颁发的《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岗位鉴定规范》的要求,结合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油漆施工机具和工具、溶剂型涂料施工、水溶性涂料施工、玻璃加工及裁装、裱糊工艺、质量与安全要求等知识。 本书适合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员阅读和作为农民工的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