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化妆品方向的本科生提供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人员的参考资料使用。主要内容分为十二章,分别介绍了绪论、油脂与蜡类原料、粉质和胶质原料、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原料、色素原料、防腐剂和抗氧化剂、保湿原料、祛斑美白原料、防晒原料、抗皱及营养性原料、和化妆品的包装材料,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化妆品中常见原料的种类、性质和应用。
全书共三个部分十二章。基础部分是化妆品的基础理论,包括绪论,化妆品与皮肤、毛发和牙齿科学,表面活性剂理论,化妆品原料;专业部分是典型化妆品的生产,包括乳液及膏霜类护肤化妆品、洁面化妆品、水剂类化妆品、沐浴及洗发用品、粉剂类化妆品;拓展部分是其他一些常见化妆品的生产,包括护发及美发用品、美容化妆品、口腔卫生用品。 本教材共设计了8个实训项目,在完成实训项目过程中,学习者经过“明确学习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确定工作方案、实施方案、评价和反馈”等这一完整的工作过程,不但可学会制备膏霜乳液类、液洗类、水剂类、粉剂类等典型化妆品,还可培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精细化工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化妆品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的人员阅读。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LY/T 1064--1992《异长叶烯》,与LY/T 1064--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第2章中增加了GB/T 14454.4、68/T 6680的引用;取消了GB 3100、GB 11538、QB798的引用; ——第3章中,增加了异长叶烯的“定义”; ——增加了第4章:鉴定方法; ——第5章的技术要求中,取消了牌号,改用等级,修改了相对密度及含量; ——第6章中异长叶烯含量的测定由内标法改用面积归一法定量; ——对原附录A的技术内容做了变更,增加了附录B;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工研究所南京科技开发总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建陵、陈瑶、张燕、杨小华、黄坤、李梅。
本书由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组织编写,供医疗美容技术、医学美容专业使用的教学用书。 本教材共分为20章。~三章为总论,主要介绍了化妆品的定义、与化妆品相关的皮肤科学和化妆品的基础科学;第四~十六章为各论,主要介绍了与各类化妆品的作用相关的皮肤学基础、各类化妆品的活性成分及功效评价方法;第十七章为化妆品的制备,主要介绍了化妆品的生产设备和制备工艺;第十八章为化妆品的选择和使用,主要介绍了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类化妆品;第十九章为化妆品的皮肤损害,主要介绍了化妆品引起的各种皮肤损害及其诊断和处理的原则;第二十章为化妆品的卫生规范,主要介绍了我国对化妆品管理的法规和要求。
董益阳编著的《化妆品知识问答》基于我国化妆品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从化妆品的综合知识、质量功效、监督检验、卫生安全、鉴别选购和使用保存等六个方面进行系统介绍,内容全面,浅显易懂,旨在成为广大消费者全面快速地了解化妆品相关知识的一本生活手册,供百姓日常消费参考。本书也可作为化妆品生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业余读物。
本教材系卫生部规划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编写,作为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教学用书。 美容化妆品是根据美容学技术、结合化妆品基本理论而新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教材的编写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力求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理论知识以“必需、实用”为度,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列举了大量实用性强的化妆品配方及配制方法,做到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美容化妆品是以美容为目的,作用于皮肤、毛发表面的化工产品,包括各种用于化妆的膏、霜、粉、脂、液、水、气溶胶等。本教材共分为十三章。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化妆品的定义、作用与分类、特性及发展简史。第二章、第三章介绍化妆品的基质原料和辅助原料。第四章至第十章着重介绍了清洁类、护肤类、彩妆类、特殊用途类、芳香类和发用类化妆品
《中药化妆品学》是中医美容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化妆品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中药化妆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而诞生的。它的特点是将中药的有效物质运用到化妆品中,充分发挥中药的嫩肤、祛斑、除痘、美白、黑发、生发、美发、洁齿、护齿等特殊作用。其目的是建立和完善中药化妆品学的独特的理论,研制各类中药化妆品,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的中药化妆品专业人才,以满足当今世界“美容”的需要。 本教材被列入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美容专业创新教材系列,反映了21世纪中药化妆品的发展水平。本教材有以下特点: 1.在编排体系上,注意内容上的衔接。全书分正文与附录两
本书全面论述功能性化妆品的功能性机理、功能性物质、配方、制备及检测等内容。先介绍护肤用功能性化妆品,内容包括皮肤学;美白、祛斑功能化妆品;抗衰老、抗皱化妆品;保湿功效化妆品;抗粉刺化妆品;防晒化妆品。然后介绍发用功能性化妆品,内容包括毛发组织学;防脱发化妆品;乌发化妆品;祛头屑、止痒功能化妆品。后介绍功能性口腔卫生用品,内容包括牙齿与牙周概述;防龋病牙膏;消炎止血类牙膏;脱敏类牙膏;美白洁齿类牙膏;生物型牙膏。 本书内容新颖、丰富,紧跟21世纪化妆品行业的趋势和时尚。可供从事功能性化妆品研发、生产和应用的技术人员阅读,还可作为对功能性化妆品有浓厚兴趣的各界读者的业余读物。
本书是“美容专业系列教材”中的一册。主要从化妆品的安全性(包括化妆品原料的品质管理分析、制程的品质管理分析、产品的检验及安全性试验)和化妆品的有效性(包括化妆品有效性的分析、有效性的试验)两个方面系统介绍化妆品的检验。以浅显的文字叙述,有条理地介绍化妆品的检验项目及流程,读者很容易从中了解检验的方式及可达到的目标。 本书可作美容化妆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化妆品生产、检验、销售的人员及美容人员阅读。
本书收集了化妆品配方500余例包括膏类化妆品(雪花膏),润肤霜、蜜类、冷霜、粉底)美容化妆品(唇膏、胭脂、眉笔、眼影粉、睫毛膏、眼线液、指甲油、面膜),香粉类化妆品(香粉、粉饼、爽身粉),香水类化妆品9香水、古龙水、花露水、奎宁水、润发水、化妆水、须后水),头发美容化妆品(生发、所发水、发油、发蜡、发乳、发胶),染发和烫发化妆品(染发剂、烫发剂),疗效型美容化妆品(皮肤病汉疗护肤剂、抗粉刺化妆品、祛斑化妆品,防皱抗衰老化妆品、减肥化妆品、增白化妆品),防晒化妆品,抑汗、祛臭剂,剃须膏,脱行剂等。与以往配方类书籍不同的是,所选配方以实用性为原则,原材料立足于国内。每个配方和每类产品配有制法,包括生产工艺条件等。对读者更具有参考价值。本书收录化妆品品种齐全,内容广泛,实用性强,可作为
本书研究的是各种调料和香料背后的故事,它们的味道是怎样令人神魂颠倒,香料贸易是怎样逐渐形成海上和陆地上的运输线。为了解香料贸易,我们不仅从其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原产地入手,而且还从现代香料贸易网络的角度来进行研究。香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发挥的作用得以窥见一斑;它们给人类带来快乐,也带来健康;它们唤起人类的贪欲,甚至还会引起战争和暴虐。这是一个奇怪的故事,它让所有对历史感兴趣的人为之着谜。关于现代香料贸易曾经有很多历史记载,无论在古代东方还是西方都有关于香料的研究文献;但是我认为这是本从早的香料起源写起,集中论述香料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著作。
本书是一本系统地介绍化妆品所致人体损害的书籍。全书从化妆品原料成分的特性和人体皮肤的状况、结构、功能等诸多方面,揭示了各种类型的化妆品可能对人全造成的各种损伤,并配合临床工作中收集到的照片给以说明,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书中内容深入浅出,可供广大消费者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化妆品,减少和预防化妆品所造成的人体伤害。本书亦可供化妆品生产厂家和医务工作者参考。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7)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华熙福瑞达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资生堂丽源化妆品有限公司、上海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学平、郭风仙、穆淑娥、张昱、沈敏、康薇。
GB/T 26515 精油气相色谱图像通用指南》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标准中气相色谱图像的建立; ——第2部分:精油样品气相色谱图像的利用。 本部分为GB/T 26515的第2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011024—2:1998 精油气相色谱图像通用指南第2部分:精油样品气相色谱图像的利用》。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香料研究所、山东省滕州悟通香料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华宝孔雀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安徽丰乐香料有限责任公司、昆明艾谐香料制造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其璋、徐易、曹怡、李琼、舒宏福、蒋蓉、孙清华、林承杰。
GB/T 26515《精油气相色谱图像通用指南》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标准中气相色谱图像的建立; ——第2部分:精油样品气相色谱图像的利用。 本部分为GB/T 26515的第l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011024-1:1998《精油气相色谱图像通用指南第1部分:标准中气相色谱图像的建立》。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香料研究所、山东滕州悟通香料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华宝孔雀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安徽丰乐香料有限责任公司、昆明艾谐香料制造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其璋、徐易、曹怡、李琼、舒宏福、蒋蓉、孙清华、林承杰。
随着中国化妆品市场逐渐走向成熟,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也更加理性,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化妆品时,开始更多地意识到产品的安全性远比美容本身更重要。消费者开始更多地关注健康、安全和有效的化妆品,追求那些含有更多天然成分的产品。“天然”。“有机”和“绿色”的化妆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我国植物资源众多,中医思想博大精深,对植物有着细致深入的研究,有记载的中草药就不下几千种,因而对化妆品植物功效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更具优势。 一般化妆品植物功效添加剂的研发思路是:首先,查阅文献,进行理论研究,筛选出需要的植物功效成分;然后利用提取技术将其由植物中提取出来;接着进行体外功效、安全性评价研究,选出适合的成分组方,进行产品开发。因而,本书主要介绍了植物功效添加剂的应用、提取、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上海香料研究所、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婷、王超、马强、肖海清、张庆、沈敏、康薇。
GB/T 14454《香料通用试验方法》由下列部分组成: ——第1部分:香料试样制备; ——第2部分:香料香气评定法; ——第4部分:香料折光指数的测定; ——第5部分:香料旋光度的测定; ——第6部分:香料蒸发后残留物含量的评估; ——第7部分:香料冻点的测定; ——第11部分:香料含酚量的测定; ——第12部分:香料微量氯测定法; ——第13部分:香料羰值和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第14部分:香料标准溶液、试液和指示液的制备; ——第15部分:黄樟油、黄樟素和异黄樟素含量的测定填充柱气相色谱法。 本部分为GB/T 14454的第2部分。 本部分是对GB/T 14454.2-1993《香料 香气评定法》的修订。本部分与GB/T 14454.2-1993相比,主要是增加了三角评析法。 GB/T 14454.2-1993采用的是成对比较检验法,终由评价员主观
俗话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关于化妆品雏形的使用和生产的记载。在世界各地,不论国家先进与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低,都生产和使用化妆品。化妆品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2002年,我国化妆品销售额达到500亿元人民币,更可以看出化妆品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化妆品的品质和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从事化妆品研制的工作者也不断地在原料的开发、剂型的优化、配方的设计、生产工艺的改进及效果的科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目前,国外的一些化妆品企业,已将各种现代的科学技术如分子生物学、仿生学、纳米技术、基因技术等应用于化妆品中,而且在化妆品的原料、包装、功能性评价等方面不断的推陈出新,从本质上发展了化妆品。 化妆品学是一
本书系统介绍了清洁化妆品、护肤类化妆品、发用类化妆品、美容类化妆品和各类特殊化妆品的原料成分、配方、作用、合理使用、卫生评价及副作用防治等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全书内容新颖、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是由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组织编写的“全国美容医学专业系列教学用书”之一,可作为医学美容专业大、中专教材,亦可作为医学美容专科医生、美容师、化妆品科研和教学工作者的参考书。
化妆品是一门集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卫生学、环境化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的学科,只有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采用先进的配方技术与合理的配方工艺才能生产出质量高、品种多的产品,以满足各阶层人士的选择和使用。 为了使从事化妆品生产、科研和教学的技术人员以及广大的化妆品爱好者了解和掌握化妆品知识,我们编写了《化妆品配方设计及应用实例》一书。本书详尽地阐明了化妆品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乳化原理的基本知识和乳化技术;化妆品主要原料的基本结构及其特性;化妆品的配方原则、配方原理和实例,以供从事化妆品生产和科研、教学、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或作为化妆品生产、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